内窥镜处理器具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29175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80009701.0

    申请日:2012-10-15

    Abstract: 该内窥镜处理器具包括:鞘;支承部,其安装于上述鞘的顶端侧;一对钳子构件,其被支承为能够绕设于上述支承部的转动轴转动;线状部,其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于上述鞘,随着该线状部自上述转动轴离开,该线状部使分别设置于上述钳子构件的相对面相互接近,随着该线状部接近上述转动轴,该该线状部使一对上述相对面相互分开;卡定部,其设于上述支承部;被卡定部,其设于上述线状部;以及移动机构,其用于在上述鞘的长度方向上使上述线状部的顶端部相对于上述被卡定部的位置从基准位置移动到比上述基准位置靠顶端侧的顶端位置。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62158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180009936.5

    申请日:2011-12-22

    Inventor: 铃木启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处理器具。该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包括:处理部,其用于对体腔内组织进行处理;操作部,其用于操作上述处理部;操作轴构件,其连接上述处理部与上述操作部;以及多股线圈护套,其呈螺旋状卷绕线材束而形成,并贯穿有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的上述操作轴构件,上述线材束具有沿径向排列的多个线材;上述多股线圈护套具有固定部,该固定部在多股线圈护套的长度方向上以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并且,限制上述多个线材之间的第1相对移动,以及呈螺旋状卷绕而相邻接的上述线材束的部位之间的第2相对移动。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70002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5046.7

    申请日:2010-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处理器具。该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包括:一对钳子构件(11、12),其被钳子转动轴(13)支承为能够相对转动;操作部(20),其用于进行上述一对钳子构件的开闭操作;操作线(31),其连接上述一对钳子构件与上述操作部;连接构件(34),其设置在上述操作线的顶端部,并具有至少一个连杆转动轴(34A、34B);一对连杆构件(35、36),其第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一对钳子的各个基端部相连结,第二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上述连杆转动轴相连结;以及限制部(33),其限制上述连接构件及上述操作线相对于上述钳子转动轴相对移动的方向;上述连接构件具有以与上述操作线的轴线平行的方式形成的槽(34C),上述限制部通过与上述槽相配合而限制上述连接构件及上述操作线的上述相对移动的方向。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38970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810001841.9

    申请日:2008-01-09

    Inventor: 铃木启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其能同时提高可动前端部的旋转操作性及动作性,从而能谋求简化手操作技术。其具有:用于对生物体进行处理的可动前端部(5);多个第一线圈护套(6A、6B),它们由1根线材(6a)呈螺旋状缠绕而成;第二线圈护套(7),其由多根线材(7a)沿同一方向呈螺旋状缠绕而成,外套于第一线圈护套(6A、6B);多条操作线(8),它们细长地延伸形成,其前端分别与可动前端部(5)相连接;操作部,其用于对操作线(8)进行进退操作。第二线圈护套(7)的前端固定于可动前端部(5),并且,第二线圈护套(7)的基端固定于操作部。操作线(8)被配置成分别从第一线圈护套(6A、6B)中穿过、且可分别相对于第一线圈护套(6A、6B)移动。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38970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810001841.9

    申请日:2008-01-09

    Inventor: 铃木启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其能同时提高可动前端部的旋转操作性及动作性,从而能谋求简化手操作技术。其具有:用于对生物体进行处理的可动前端部(5);多个第一线圈护套(6A、6B),它们由1根线材(6a)呈螺旋状缠绕而成;第二线圈护套(7),其由多根线材(7a)沿同一方向呈螺旋状缠绕而成,外套于第一线圈护套(6A、6B);多条操作线(8),它们细长地延伸形成,其前端分别与可动前端部(5)相连接;操作部,其用于对操作线(8)进行进退操作。第二线圈护套(7)的前端固定于可动前端部(5),并且,第二线圈护套(7)的基端固定于操作部。操作线(8)被配置成分别从第一线圈护套(6A、6B)中穿过、且可分别相对于第一线圈护套(6A、6B)移动。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62158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180009936.5

    申请日:2011-12-22

    Inventor: 铃木启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处理器具。该内窥镜用处理器具包括:处理部,其用于对体腔内组织进行处理;操作部,其用于操作上述处理部;操作轴构件,其连接上述处理部与上述操作部;以及多股线圈护套,其呈螺旋状卷绕线材束而形成,并贯穿有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穿的上述操作轴构件,上述线材束具有沿径向排列的多个线材;上述多股线圈护套具有固定部,该固定部在多股线圈护套的长度方向上以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并且,限制上述多个线材之间的第1相对移动,以及呈螺旋状卷绕而相邻接的上述线材束的部位之间的第2相对移动。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27771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080021814.3

    申请日:2010-11-12

    Inventor: 铃木启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处理器具。该内窥镜用处理器具(1)包括:操作线(3),其在顶端具有处理部(2),并能够进行进退操作;第1护套(4),其贯穿有操作线(3);第2护套(5),其供第1护套(4)插入,处理部(2)自该第2护套(5)的顶端突出;卡定部(12),其设置于处理部(2),并伴随操作线(3)的进退操作而进退;第1止挡件(17),其用于限制卡定部(12)的前进移动;第2止挡件(20),其用于限制卡定部(12)的后退移动;以及护套操作部,其用于使第2护套(5)在相对于第1护套(4)的沿轴线方向的相对位置彼此不同的第1位置关系和第2位置关系之间进退。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48491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80003929.4

    申请日:2011-05-31

    Abstract: 本发明的内窥镜用处理器具(1)包括:一对钳子构件(第1钳子构件(11)、第2钳子构件(12)),其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被钳子转动轴支承;操作部,其用于进行一对钳子构件的开闭操作;操作线,其连接一对钳子构件与操作部;插入部,其贯穿有操作线;罩(14),其相对于插入部固定钳子转动轴;连接构件,其设置在操作线的顶端部,并具有连杆转动轴;以及一对连杆构件(第1连杆构件(35)、第2连杆构件(36)),该一对连杆构件的第一端部借助转动轴构件(38、39)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一对钳子的各个基端部相连结,该一对连杆构件的第二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连杆转动轴相连结。而且,罩(14)具有槽(14A、14B),该槽(14A、14B)通过与转动轴构件的端部相配合来限制转动轴构件向靠近上述操作线的轴线(X1)的方向移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