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9784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24002.7
申请日:2016-12-08
申请人: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IPC分类号: G05B13/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逆变器电势参数辨识误差波动系数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建立光伏逆变器电势参数辨识误差波动系数演化时间序列;(2)建立光伏逆变器电势参数辨识参数离散空间状态方程;(3)求解光伏逆变器电势参数辨识误差波动系数预测模型。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方法忽略分布式光伏,光伏与配电网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检测时刻状态与上一时刻状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不能有效利用电网和分布式光伏发电运行数据资源,评估准确度和光伏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具有提高评估准确度和光伏利用率,有效避免配电网系统因光伏接入带来的电压问题,显著提高配电网电力系统在分布式光伏接入后的可靠性与经济性等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7837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30144.3
申请日:2023-11-16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相间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海拔修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相间间隙类型,获取所述相间间隙类型发生相间间隙放电对应的试验条件组,所述试验条件组包括:波前时间、海拔高度、0米海拔相间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电压;获取与所述相间间隙类型对应的海拔修正系数计算模型,所述海拔修正系数计算模型包括预先训练完成的布谷鸟搜索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利用所述海拔修正系数计算模型处理所述试验条件组,确定与所述海拔高度对应的海拔修正后的相间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电压。如此,适用海拔范围更广,且考虑波前时间,适用多种相间间隙,应用方便、准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63363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43990.0
申请日:2020-11-26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摘要: 一种多电源系统互补性的评价方法,包括步骤将多电源系统分为自然资源型电源和常规可控型电源,利用自然资源型电源的天然互补能力以及常规可控型电源的调控能力分别提出针对多电源系统互补性的评价指标;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各自的权重;利用所述的评价指标的定量数据得到决策矩阵,利用所述的权重求取加权规范化的决策矩阵,利用改进的TOPSIS法,结合灰色关联分析的思想从位置和形状两个角度对多电源系统进行比较,最终得到各个多电源系统互补性评价的结果。本发明提出的多电源系统的互补性评价指标更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614934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374291.9
申请日:2018-04-24
申请人: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站故障成本计算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根据待测光伏电站的工作条件,对待测光伏电站的工作特性进行仿真模拟,获得模拟工作数据,对待测光伏电站进行检测,获得实测工作数据;将模拟工作数据与实测工作数据进行比较,判断待测光伏电站是否处于故障状态;若待测光伏电站处于故障状态,则根据模拟工作数据与实测工作数据,采用分析算法确定待测光伏电站的故障类型;根据模拟工作数据及待测光伏电站的故障类型,采用模拟算法计算待测光伏电站的故障成本。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站故障成本计算的系统。本发明的光伏电站故障成本计算的方法及系统可以有效快速的对故障所述造成的经济成本损失进行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684566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063183.7
申请日:2016-11-28
申请人: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并网点电网阻抗辨识误差波动系数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方法包括所述方法包括:(1)根据实时监测获得的参数,建立光伏并网点电网阻抗辨识误差波动系数演化系统时间序列;(2)根据所述演化系统的时间序列对光伏并网点测量数据进行动态聚类划分;(3)根据所述遗传神经网络优化处理结果计算光伏并网点电网阻抗辨识误差波动系数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本发明解决了评估准确度和光伏利用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取得提高光伏逆变器的评估准确度,避免配电网系统因光伏电站接入带来的电能质量的问题,提高光伏利用率,提高配电网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提高配电网电力系统在分布式光伏的经济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63363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1343990.0
申请日:2020-11-26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639 , G06F17/16 , G06Q50/06 , H02J3/38 , H02J3/46
摘要: 一种多电源系统互补性的评价方法,包括步骤将多电源系统分为自然资源型电源和常规可控型电源,利用自然资源型电源的天然互补能力以及常规可控型电源的调控能力分别提出针对多电源系统互补性的评价指标;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各自的权重;利用所述的评价指标的定量数据得到决策矩阵,利用所述的权重求取加权规范化的决策矩阵,利用改进的TOPSIS法,结合灰色关联分析的思想从位置和形状两个角度对多电源系统进行比较,最终得到各个多电源系统互补性评价的结果。本发明提出的多电源系统的互补性评价指标更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79797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0486953.9
申请日:2020-06-01
申请人: 武汉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联合粒子滤波和卷积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方法:离线学习部分,先利用历史RTU/PMU量测融合数据,分析系统注入功率的概率分布,再通过基于贝叶斯估计的粒子滤波算法,利用蒙特卡洛采样,生成训练样本,训练卷积神经网络;在线状态估计部分,将实时PMU量测数据预处理后,根据从离线学习部分训练获得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和权重值建立网络,再通过前向计算和后向传播,完成电力系统的状态估计。相较于传统最小二乘估计的牛顿法迭代算法,该方法能有效提升计算速度,提高状态估计的精度和抗差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53767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313485.5
申请日:2020-04-20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富集的轻负荷地区装机容量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新能源富集且轻负荷地区的边界条件,构建所述地区中各分区电网的基础案例;基于各分区电网在基础案例中的新能源受限电量对选定的分区电网提出新增输电通道的电网补强方案;基于所述电网补强方案获得新能源消纳情况;基于电网补强方案以及所述电网补强方案对应的新能源消纳情况,确定含最优新能源装机容量的规划建设方案。本发明技术方案为新能源富集的轻负荷地区合理新能源装机规划提供方法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542852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58378.0
申请日:2020-11-27
申请人: 浙江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偏远地区的热电供储一体化装置,包括汇流箱、逆变器、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水泵、换热器、平衡水箱、相变储热池、蓄电池组等,装置电能来源为PV/T的光伏板,光伏板产生的电能通过汇流箱到逆变器,经过直流‑交流变换之后汇入电网;装置中水源热泵的水源为PV/T系统太阳能分集水器中具备一定热量的水,通过驱动水泵实现水循环,以水为载体传递热量;空气源热泵接室外机组,将空气吸入并获取热量,再将冷空气排出。本发明一体化装置可以有效地集成供电‑供热‑储能‑储热等分散子系统,解决新能源电热供给系统的系统规划、系统运行及能量综合利用等现有的关键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4575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063049.7
申请日:2016-11-28
申请人: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阳工业大学
CPC分类号: G06Q10/0635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光伏逆变器阻抗辨识误差指数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根据实时监测获得的参数,建立大型光伏逆变器阻抗辨识误差指数演化系统的时间序列;(2)根据所述演化系统的时间序列对测量数据的遗传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处理;(3)根据所述遗传神经网络优化处理结果计算大型光伏逆变器阻抗辨识误差指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只采用区域电网或光伏发电系统内各个系统独立进行参数波动分析,评估准确度和光伏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具有提高评估准确度,避免配电网系统因光伏电站接入带来的电能质量等问题,显著提高光伏利用率,显著提高配电网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显著提高配电网电力系统的经济性的技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