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控制攻角的振动翼风能、潮流能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25161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177628.9

    申请日:2014-04-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0 Y02E10/70 Y02E10/7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轨道控制攻角的振动翼风能、潮流能转换装置,包括支架、椭圆攻角控制轨道、直线导轨、叶片、攻角控制杆、连接杆、曲轴、轮盘。直线导轨固定安装在支架上;叶片两端通过轴承与滑块嵌入导轨;连接杆两端分别与叶片转轴和曲轴的曲柄或轮盘边缘支点铰接。曲轴与传动主轴相连,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上。攻角控制杆一端与叶片转轴的弦向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嵌于椭圆控制轨道盘的导轨内并附有质量块;曲轴两端安装轮盘。叶片两端安装端部翼板。采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叶片,各个与叶片相连的曲轴在传动主轴盘面的投影为均匀分布,以达到装置持续稳定运转的目的。本发明能效高,可用于陆地、近岸的风力发电、潮流能发电等领域。

    一种船模强迫横摇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23866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333812.8

    申请日:2014-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船模强迫横摇实验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控制与驱动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上的框架,还包括曲柄导轨移动装置和连杆驱动装置,曲柄导轨移动装置包括安装在直线导轨支座上的一号水平导轨及二号水平导轨、与一号水平导轨及二号水平导轨配合的一号滑块及二号滑块、与两个滑块固连的竖直导轨、与竖直导轨配合的竖直滑块和与竖直滑块连接的曲柄,所述曲柄中间位置和控制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连杆驱动装置包括推杆和连杆,推杆的一端与一号滑块固连、另一端与连杆连接,连杆的下端与数据采集装置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加工和制造,用于船舶横摇水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一种船模强迫横摇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23866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33812.8

    申请日:2014-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船模强迫横摇实验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控制与驱动装置和数据采集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上的框架,还包括曲柄导轨移动装置和连杆驱动装置,曲柄导轨移动装置包括安装在直线导轨支座上的一号水平导轨及二号水平导轨、与一号水平导轨及二号水平导轨配合的一号滑块及二号滑块、与两个滑块固连的竖直导轨、与竖直导轨配合的竖直滑块和与竖直滑块连接的曲柄,所述曲柄中间位置和控制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连杆驱动装置包括推杆和连杆,推杆的一端与一号滑块固连、另一端与连杆连接,连杆的下端与数据采集装置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加工和制造,用于船舶横摇水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联轴往复式风能潮流能转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42356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22468.0

    申请日:2014-0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联轴往复式风能潮流能转换装置。包括支架、叶片和主轴,主轴通过轴承安装于两根支架上,两根支架的相对的一侧上安装导轨,叶片两端通过轴承及滑块与导轨连接,叶片与主轴之间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接杆和摇杆,摇杆一端与主轴固定连接,摇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叶片的转动中心固定连接,且叶片弦向中心线所在平面与连接杆垂直。本发明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风能/潮流能发电设备,其设计安装简单,维护成本低,发电效率较高。与水平轴发电装置相比,受风向偏离的影响较小。

    一种水平摇板式内波造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7550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51820.5

    申请日:2013-1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摇板式内波造波装置,包括造波机构、控制与测量系统、机座三部分,该造波机构为水平摇板式造波机构,摇板置于双层流液面交界处,采用曲柄摇杆机构进行驱动,能够在双层流交界面上下进行往复造波运动,生成周期性内波;该控制与测量系统为造波机构提供控制信号,并且反馈电机运动频率;该机座为造波机构和测量系统提供支撑,使得整个装置合为一体,并具有消波功能。本发明摇板能够在双层流交界面处进行复杂的造波运动,从而生成周期性内波,真实的模拟海洋内波,在生成内波的同时并无表面波的产生,完全消除了以往实验中表面波的干扰。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动精度高、能耗低,有着良好的应用和市场价值。

    基于泰勒展开边界元方法的船舶运动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4663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811236520.7

    申请日:2018-10-23

    Inventor: 陈纪康 段文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基于泰勒展开边界元方法的船舶运动预报方法。读取网格文件,进行静水力计算;计算泰勒展开边界元方法所需的边界积分方程的影响系数矩阵;叠模速度势及其空间一、二阶导数和Mj项求解;时域格林函数及其空间法向导数求解;辐射速度势瞬时项及其空间一、二阶导数求解;辐射速度势记忆项及其空间一、二阶导数求解;附加质量,兴波阻尼,辐射波浪力脉冲响应函数求解;全浪向下入射速度势脉冲响应函数求解;绕射速度势及其空间一、二阶导数,绕射波浪力脉冲响应函数求解;全浪向船舶运动求解;各级海况下船舶运动谱分析计算。本发明能够预报三大主力船型的水动力系数,波浪载荷,全浪向船舶六自由度运动,各级海况下船舶运动谱分析。

    预报多浮体结构物波漂载荷的三维频域数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4453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811236514.1

    申请日:2018-10-23

    Inventor: 陈纪康 段文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预报多浮体结构物波漂载荷的三维频域数值方法。读取网格文件,利用网格信息进行船舶静水力计算;计算简单格林函数的影响系数矩阵;计算复杂频域格林函数的影响系数矩阵;应用泰勒展开边界元方法求解各单位辐射速度势和绕射速度势及其空间导数;多浮体结构的各单体水动力系数求解;多浮体运动方程求解;多浮体结构的整体、各单体的波浪力和波漂载荷求解;依据浮体运动响应RAO,进行不规则波中浮体运动谱分析计算。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预报能够精确预报多浮体结构各单体的水动力系数,运动RAO,波浪力,六自由度方向的波漂载荷以及浮体运动谱分析结果。

    一种可升降主动式水下航行器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3740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016501.4

    申请日:2020-0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主动式水下航行器回收装置。在监测到待回收的水下航行器时,操作捕捉端口靠近待回收的水下航行器,开启捕捉端口内的螺旋桨,利用端口抽吸作用将水下航行器吸附到捕捉端口内,之后操作捕捉端口返回平台内部,通过螺旋桨反向作用将水下航行器送回仓库内,完成回收作业。本发明可以避免常规回收装置定位精度差、受海流影响大等不足,具有回收效率高的特点,适合多个水下航行器集群作业后的快速回收。

    一种纵流过渡型半滑行艇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50903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0602819.8

    申请日:2019-07-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性能船舶技术领域,涉及的是一种滑行艇艇型,具体涉及一种纵流过渡型半滑行艇。本发明的纵流过渡型半滑行艇在过渡状态以相对较高速度航行时,空气在冲压的作用下从艇艏部的喇叭口处进入后与艇底部的水流相混合形成水气混合物,起到了润滑减阻的效果。直壁的艇侧减小了艇体兴波,起到了降低压差阻力的效果。相比于槽道滑行艇,本发明在中低航速时湿表面积小,故其摩擦阻力也相对较小。相比于单体滑行艇,本发明有更宽的甲板面积可供装载,同时由于底部有一定的横向斜升角相当于增加了滑行艇底部的“深V程度”,有利于减少滑行艇在波浪中的摇荡和拍击,提高了航向稳定性。

    一种基于RGB色彩模式的三维物体平面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45385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32876.4

    申请日:2020-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RGB色彩模式的三维物体平面化方法。(1)在三维物体所处空间中,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2)在建立的三维空间坐标系中,在原三维物体表面,得到一系列离散的、并能够凸显三维物体表面形状的型值点,并得到这些型值点在所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3)将型值点的三维坐标转化为平面彩色像素点的R、G、B三个通道的数值,得到与原三维型值点相对应的平面彩色像素点;(4)将所得平面彩色像素点顺序排列,得到平面化图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在保留三维物体形状特征的条件下,将其转化为一张平面图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