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38523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384058.6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对失踪者的搜寻和定位系统及方法,在无缆作业模式下,采取自主探测,通过所装备的侧扫声纳及其处理系统控制舱在灾害区域内进行大范围搜索作业,获得不同置信率的疑似失踪者水下位置信息。在带缆作业模式下,按疑似失踪者目标置信度由高到低,分别在各疑似区域内进行精细搜寻,船上人员观察实时上传到母船上水下光学与声学图像,通过人机协同判断进行精细化失踪者搜寻作业。本发明是一种高效、多方法配合的探测手段,能够在恶劣复杂的水体状况下,对水下情况进行探测,通过区域排查,人机协同,化学试剂嗅探追踪等手段,对遇险人员进行及时定位,为进一步施救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63787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384065.6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赤潮海域多AUV分层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探测系统分为近水面AUV探测系统、水体AUV探测系统以及海底AUV探测系统,所述近水面探测系统通过在水下近水面布设多个AUV对水面赤潮藻类进行精细探测,所述水体AUV探测系统是通过数个AUV在海洋水体中部进行分层探测,所述海底AUV探测系统是在海底布置多个AUV进行探测。所述AUV均搭载探测、导航和定位设备。AUV在探测区域进行原始数据采集,数据包括海水温度、盐度、PH值、溶解氧、电导率、叶绿素,通过周期性探测作业建立数据模型,并进行基于边缘检测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数据分析,以判断赤潮面积覆盖率、主要成因和各种不同的发展阶段,为选择针对性的方法治理赤潮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31352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03973.0
申请日:2020-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H02J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移动式核能发电装备的分布式供电保障方法。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布置至少两辆核能保障车和一架核能保障飞机;在三线城市布置至少两辆核能保障车,所述的一线城市包括直辖市和深圳市、所述的二线城市为省会城市、所述的三线城市为其他地级市。本发明通过在各中心城市内合理部署不同形式及数量的移动式核能发电装备,形成覆盖全国范围内核心用电区域的分布式核能支持保障体系,实现核能发电装备的统筹管理、有效调用及临近共享,便于发电装备灵活调动并及时转移至局部断电地点进行应急供电,同时可保证一定供电功率输出,为大功率设备临时运行、紧急情况下居民基本生活及重要战略任务等用电提供能源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026193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96446.0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极地AUV声光探测系统,属于极地探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极地AUV表面安装有探测模块的水下高清网络摄像机、水下照明灯,水下高清网络摄像机通过网络交换机与图像处理嵌入式计算机、存储硬盘连接,极地AUV的后部下方安装有深度计,前部上方安装有多波束前视声纳,前部下方安装有声速剖面仪,中段为可替换的模块化搭载舱段并在表面安装有多波束测深仪及其控制系统,数据通信与处理模块的主控计算机与网络交换机连接,并通过光纤与母船的设备连接。本发明是一种有效连续自主实时的观测手段,实现了冰下多种测量设备的同步观测;两种工作模式任意切换,能够根据需要来调整工作模式;本发明通过模块化搭载不同声纳任务载荷,来完成不同的任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232350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496423.X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目标跟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在线学习的实时水面多运动目标检测跟踪方法。本发明首先利用已经训练好的改进的YOLOv3和改进的SSD网络模型检测输入的视频序列,获取目标候选框位置及其对应的LBP、CN和HOG特征以及类别信息;之后用检测结果初始化跟踪器;然后通过相关滤波计算响应值,选取最大响应值位置作为改进的YOLOv3和改进的SSD检测模型对应的跟踪结果;将两个跟踪结果的目标跟踪框融合取并集进行加权平均优化修正作为融合修正的跟踪结果;通过将融合修正的跟踪结果加入训练集进而更新训练改进的YOLOv3和改进的SSD网络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0031849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12013.5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全海深水下机器人视听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包括浮标、水声通讯声呐、耐压舱、照明灯、摄像机、麦克风、高度计、视听数据采集模块、图像压缩处理模块和主控制模块。耐压舱通过水密线将电信号输入给照明灯、摄像机和麦克风,摄像机和麦克风将视频图像信号和声信号回传到视听数据采集模块上。图像压缩处理模块与主控制模块TCP/IP全双工通信;主控制模块与水声通信声呐串口通讯;水声通信声呐与浮标半双工水声通讯;浮标与母船上无线电通讯。本发明使水下机器人能够在浅海至最深11000m下采集图像、视频和音频信息,并使用改进的小波变换图像压缩算法将图像进行压缩,通过水声通信传递给浮标,再经过无线电传递给母船。
-
公开(公告)号:CN110232350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1910496423.X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目标跟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在线学习的实时水面多运动目标检测跟踪方法。本发明首先利用已经训练好的改进的YOLOv3和改进的SSD网络模型检测输入的视频序列,获取目标候选框位置及其对应的LBP、CN和HOG特征以及类别信息;之后用检测结果初始化跟踪器;然后通过相关滤波计算响应值,选取最大响应值位置作为改进的YOLOv3和改进的SSD检测模型对应的跟踪结果;将两个跟踪结果的目标跟踪框融合取并集进行加权平均优化修正作为融合修正的跟踪结果;通过将融合修正的跟踪结果加入训练集进而更新训练改进的YOLOv3和改进的SSD网络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8766601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810511336.2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工质液相夹带研究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包括T型管实验段、称重水箱、称重平台、离心泵、工质容器、风机以及相关管道,T型管实验段包括水平的主管段和竖直的支管段,工质通道和引风通道分别与主管段的液相入口和气相入口连接,支管段出口装有导流板,支管段与称重水箱连接,折流板安装在称重水箱内部,称重水箱置于称重平台上,主管段的出口与三个工质容器分别连接。本发明的实验装置可以为T型管内液相夹带起始点和稳态夹带过程的研究提供服务,具有快速切换实验工质的功能,可进行多种不同工质的液相夹带实验。此外,在实验方法中采用空气吹扫和两相冲洗结合的方法,有效节约了切换实验工质时消耗的冲洗工质。
-
公开(公告)号:CN11170355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78453.8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搜寻水下失踪者的ROV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水下工作部分包括水下主控制系统、水下视觉探测系统、机械臂、水下发声装置、水下声音收集装置。水下主控制系统用来与母船进行信息交互,同时对水下各作业部分进行整体控制。机械臂A用于连接ROV与沉船,同时机械臂A搭载水下发声装置和水下声音接收装置。水下发声装置用于向沉船内失踪人员进行广播。水下声音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失踪人员反馈的敲击声音和沉船附近的声音,并实时上传到母船上的声音在线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机械臂B用于敲击沉船。母船工作部分包括母船主控制系统、视觉观察控制系统和声音在线处理系统。本发明提高救援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89844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201375.3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珊瑚生物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深度聚类分析的珊瑚分布及健康状况评估方法。本发明通过改进的图像拼接算法将采集的视频图像拼接成较大的图像,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暖水珊瑚进行目标识别检测,之后将识别目标通过k-means分割算法进行图像分割,最后再来研究珊瑚的分布及健康状况。本发明提出的方法提高了图像拼接效率,实现了珊瑚图像的光滑无缝拼接,利用YOLOV3实现了对图像中珊瑚的快速检测,通过图像分割计算珊瑚面积提高了珊瑚覆盖率的精确度,使得珊瑚分布及健康状况的整体计算速率获得很大提高,对研究珊瑚礁的分布情况和健康状况具有良好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