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70175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15437.1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06T15/04 , G06T3/4076 , G06T5/90 , G06T7/13 , G06N3/0475 , G06N3/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倾斜摄影测量的建筑物纹理增强方法,实现自动化的纹理质量提升。首先,对倾斜影像数据进行校正,制备训练数据集。其次,采用L1损失和边缘检测损失训练生成对抗网络,实施逐步加权训练策略,先优化整体图像质量,再强化边缘细节。然后,利用训练好的网络对校正后的三维模型纹理进行超分辨率增强。最终,将增强纹理应用于模型,显著提升纹理清晰度与细节,增强视觉效果及应用价值。此方法有效改进了超分辨率网络性能,自动化处理复杂城市场景纹理,降低成本,适用于城市规划与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4455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930061.1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06F18/213 , G06F17/18 , G06Q50/26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绿潮不适宜生长区提取方法,首先,在实验室条件下识别影响绿潮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其次,选取能反映这些因子的多源遥感数据;接着,对目标海域的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重采样至特定分辨率;然后,利用预处理数据和生物培养模型计算绿潮生长速率;最后,基于计算结果识别不适宜生长区域。此方法摒弃了仅依赖数据相关性和统计分析的传统做法,通过将实际影响绿潮生长的环境因子与遥感数据直接关联,提高了生长速率计算的精确度。其不仅增强了监测的空间覆盖和效率,而且综合海洋环境因素,更真实地映射了绿潮在复杂海域的生长情况,为绿潮灾害的治理与监测提供了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16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06287.9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06F1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张量链分解的电磁数据补全方法,包括:构建电磁数据的三维张量,预期张量和权重张量;根据三维反距离插值算法进行电磁数据初步填充,得到初步填充张量,并从中找到最大值所在索引位置,作为初始辐射源位置;根据已知点的接收信号强度计算衰减常数;以初始辐射源位置作为辐射源位置,根据衰减常数和传播距离,计算衰减张量;对衰减张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进行张量链分解;对预期张量进行张量链分解,并使用归一化衰减张量的张量链分解结果进行修正,得到修正的预期张量;基于修正的预期张量、三维张量和权重张量,构建张量补全的优化目标函数并进行迭代优化,直至满足预设的迭代终止条件,完成电磁数据补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09171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12425.4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GNSS生成式同步欺骗信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收集GNSS接收机跟踪环路中的I路相关器和Q路相关器的输出;步骤B:根据I路相关器的输出构建线性组合,得到复信号检验量的实数部分;步骤C:根据Q路相关器的输出,得到复信号检验量的虚数部分;步骤D:将实数部分和虚数部分组合起来得到复信号检验量;步骤E:根据复信号检验量进行计算,使用二元假设检验方法将计算结果与预先确定的欺骗信号检测门限进行比较;步骤F:根据二元假设检验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存在欺骗信号。对I路信号质量异常和Q路载波能量泄露异常进行联合检测,充分利用欺骗信号引起的Q路载波能量泄露异常信息,实现高效和准确的GNSS欺骗信号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813904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43385.X
申请日:2024-05-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H04W12/03 , H04W12/041 , H04W12/0433 , H04B7/185 , H04N1/44 , H04N1/32 , G06V20/13 , H04W84/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卫星边缘计算的安全在轨差异识别方法,在初始化阶段,可信第三方TA配置基本安全参数,初始化布谷鸟过滤器,并为两颗卫星分别选择对称的可逆矩阵作为密钥,同时生成公钥,并在卫星与地面站之间共享对称会话密钥。在粗粒度比较阶段,两颗卫星将收集的遥感图像划分为子图像,并通过布谷鸟过滤器识别可能存在差异的子图像,然后使用MSIP协议计算子图像的结构化项向量的内积,以比较差异而保护数据隐私。在细粒度比较和识别阶段,第二卫星利用DCTree结构进一步精确识别差异。在结果处理阶段,第二卫星将根据比较结果决定是否将加密的子图像内容发送至地面站。该方法确保了卫星间数据交换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同时减少了卫星下行传输的数据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31518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615865.4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用于确定在地形影响下的雷达探测范围的方法,包括:获取自由空间中的雷达探测范围和地理地形数据;对自由空间中的雷达探测范围和地理地形进行网格剖分,并将剖分结果分别存储至雷达范围集合和地形集合;对雷达范围集合进行一次数学形态学的膨胀运算,并将膨胀结果与原始集合作差,得到雷达探测范围边界集合;根据需求选取膨胀的结构元素,选取辐射源所在网格作为膨胀起点,并将其加入膨胀集合和地形影响下的雷达探测范围集合;在考虑地形影响的情况下,从辐射源开始逐层向外膨胀,在每层膨胀时通过判断地形遮挡情况决定是否向相应的方向膨胀,直到达到预定的终止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727810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46226.7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B7/185 , H04W12/122
Abstract: 一种面向远海风电场的卫星在轨安全异常识别方法,包括:系统初始化阶段:可信权威中心设定系统的基本安全参数,包括哈希函数和指纹函数,并初始化XOR过滤器;第一类卫星和第二类卫星经设置以准备后续的数据处理;异常数据组织阶段:第一类卫星接收远海风电场的远程管理者发送的异常数据并添加到XOR过滤器,利用XOR过滤器的指纹来生成相应元素并发送给第二类卫星;异常数据求交阶段:第二类卫星接收远海风电场传感器实时数据集合,用XOR过滤器过滤掉不属于交集的元素,然后与第一类卫星共同完成两个集合求交过程,即异常数据的识别过程本方法既满足卫星在轨处理中异常数据机密性、可用性和完整性的安全需求,又极大减少了在轨计算开销和通信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167093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972570.6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远程监控的卫星边缘计算方法与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控制中心进行系统初始化;S2、任务生成:通过控制中心对远程监控系统进行监控期划分,确定不同监控任务的时间间隔,并对监控任务进行签名,发送给地面站的过顶卫星,以使所述地面站的过顶卫星验证签名并存储签名和监控任务;S3、任务委托:所述地面站的过顶卫星将监控任务委托或分配给地面接入点的过顶卫星来完成;S4、任务执行:所述地面接入点的过顶卫星接受委托后,先与地面接入点完成身份验证,再对来自所述地面接入点的数据进行计算,最后发送给控制中心,完成当前时间段的监控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924949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67478.7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隐私保护的高效低空航路认证方法,在系统初始化阶段,可信权威中心配置系统安全参数,并初始化Bloom过滤器,同时设置哨站以准备数据处理。在航路验证信息生成阶段中,可信权威中心为每个哨站定义无人机的合法航路,并生成Bloom过滤器。可信权威中心利用该过滤器生成元素并发送至哨站,为后续验证做准备。在航路验证阶段,哨站接收无人机的实时飞行数据,使用Bloom过滤器筛选非法航路元素,并处理后发送至可信权威中心。可信权威中心验证接收到的元素,成功则确认为合法航路。该方法确保仅合法航路上的无人机通过验证,保护航路信息的隐私,同时减少计算和通信开销,适应资源受限的无人机环境,提供安全高效的航路认证。
-
公开(公告)号:CN118778081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42372.5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 广西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核最大熵的GNSS自适应滤波定位方法,针对城市复杂环境设计,有效提升VT型GNSS接收机在非高斯噪声中的定位精度和鲁棒性。该方法中,首先收集并初步处理GNSS接收机的伪距和多普勒观测数据,随后初始化状态向量和协方差矩阵,进行量测噪声协方差矩阵的白化处理。核心在于应用MKMC‑KF算法,结合系统动态模型进行状态预测,并通过当前观测数据进行状态校正,实现精确的后验状态估计。MKMC‑KF算法利用核密度估计自适应确定核带宽,为不同观测值分配不同核函数,适应其分布特性。最终,利用滤波后的状态信息进行定位计算,得到接收机的精确位置和速度估计,显著增强了在多径和NLOS条件下的导航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