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箭头型负泊松比结构体

    公开(公告)号:CN110541906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722918.X

    申请日:2019-08-06

    Abstract: 一种双箭头型负泊松比结构体,涉及空间点阵结构的结构体领域,包括双箭头型负泊松比结构单元,双箭头型负泊松比结构单元包括上横梁、下横梁、第一上斜撑杆、第二上斜撑杆、第一下斜撑杆、第二下斜撑杆、第一中斜撑杆和第二中斜撑杆,第一上斜撑杆、第二上斜撑杆、第一下斜撑杆和第二下斜撑杆的下端分别设有第一上连接座、第二上连接座、第一下连接座和第二下连接座,形成双箭头型负泊松比结构单元;双箭头型负泊松比结构单元在空间上以第一上连接座、第二上连接座、第一下连接座、第二下连接座上横梁和下横梁为连接件组合连接为立体结构的双箭头型负泊松比结构体。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单位空间内质量小,抗压和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

    一种轮足机器人轮足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39605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25819.X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足机器人轮足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轮足机器人技术领域;将轮足机器人划分为若干个监测区域,通过安装在轮式和足式运动控制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实时获取各区域的温度分布和运动负载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确定负荷异常区域;对于负荷异常的监测区域,应用模糊逻辑算法,根据轮足负荷的异常程度和运动速度实时调整负荷分配,优化能量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针对调整后的负荷状态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前调整运动控制策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智能监控与动态调整,解决了轮足分离控制下能量消耗不均和局部过热的问题,延长了系统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运行效率。

    一种碳纤维三片式组合轮辋的成型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025412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0545237.0

    申请日:2019-06-21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三片式组合轮辋的成型模具,本发明涉及轮辋成型模具领域。一种碳纤维三片式组合轮辋,外轮圈的里端面与内轮圈的外端面通过高强度胶粘接密封固定连接组成了轮辋本体,轮辐的里端设有中心凸台,轮辐的中心凸台设置在轮辋本体的中心腔内,轮辐与轮辋本体锁固连接。成型模具包括外轮圈模具组和内轮圈模具组,当外轮圈模具组的上模与下模合模时,上模的环形凸台顶面与下模的圆环形内凹槽的槽底面之间形成与待制作的外轮圈轮廓形状一致的空腔,用以形成外轮圈轮廓;内轮圈模具组的圆管内芯与模盖及圆饼内芯之间同轴设置且相互插接定位,圆管外模与模盖及模底之间同轴设置且相互插接定位。本发明用于成型碳纤维轮辋。

    一种双箭头型负泊松比结构体

    公开(公告)号:CN110541906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722918.X

    申请日:2019-08-06

    Abstract: 一种双箭头型负泊松比结构体,涉及空间点阵结构的结构体领域,包括双箭头型负泊松比结构单元,双箭头型负泊松比结构单元包括上横梁、下横梁、第一上斜撑杆、第二上斜撑杆、第一下斜撑杆、第二下斜撑杆、第一中斜撑杆和第二中斜撑杆,第一上斜撑杆、第二上斜撑杆、第一下斜撑杆和第二下斜撑杆的下端分别设有第一上连接座、第二上连接座、第一下连接座和第二下连接座,形成双箭头型负泊松比结构单元;双箭头型负泊松比结构单元在空间上以第一上连接座、第二上连接座、第一下连接座、第二下连接座上横梁和下横梁为连接件组合连接为立体结构的双箭头型负泊松比结构体。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单位空间内质量小,抗压和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

    一种考虑避障稳定性的机器人安全轨迹规划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483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25678.1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避障稳定性的机器人安全轨迹规划分析方法,包括通过采用占据网格表示机器人运行环境,收集障碍物集合,并设定机器人行驶目标点,确保机器人对障碍物的识别准确无误;通过根据占据网格定义机器人行驶起始点和行驶路径,生成初步轨迹,并搜索最短路径,有利于提高行驶效率;通过优化初步轨迹,设置避障约束条件,并调整轨迹以避免碰撞,提高了机器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根据调整后的轨迹生成控制指令,并发送给机器人执行,提高了机器人的反馈能力和自主性。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方案中机器人导航的轨迹规划不精确和避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检测人体头部加速度的传感器固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8087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275973.0

    申请日:2022-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人体头部加速度的传感器固定装置,涉及加速度传感器固定装置的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的人体头部加速度传感器固定装置对加速度传感器的固定方式不稳定,易产生测量偏差,且对人体头部的舒适感差等问题,本发明用于固定加速度传感器以检测人体头部动力学响应,通过调节限位带的带绳长度可使得固定装置的深度适合头部,通过旋转调节旋钮,使得支撑环尾部长度发生变化来适应头围大小,支撑环选用柔性材料,同时与头部接触的一侧设有硅胶层,有效降低头部在碰撞过程中发生损伤,固定的过程中不会对头部产生损伤,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