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31361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10113895.1
申请日:2010-0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P21/14
Abstract: 一种感应电动机的矢量控制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应电动机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装置。它解决了传统感应电动机的矢量控制方法因转速自适应率不能保证算法的稳定性,在低速发电状态下系统存在不稳定且低速时转速观测误差较大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将励磁电流的实际值和观测值之间的励磁电流误差,q轴定子磁链观测值和可变增益(M)的乘积加入到所观测电流偏差和所观测的转子磁链的外积中,经由PI调节器观测得到电机速度。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本发明大幅提高了系统的低速性能,并有效解决了再生发电状态下系统的不稳定问题。本发明用于控制感应电机的转速。
-
公开(公告)号:CN101383548A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810137310.2
申请日:2008-10-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6
Abstract: 多边补偿型高功率密度机电能量变换器,它涉及电极领域,它解决了现有传统的飞轮储能系统存在的使得发电机输出的电压调整率大,以及直流母线电压由电源决定,不能任意可调,从而限制了系统的应用范围的问题,本发明中所述双绕组混合励磁同步电机是改变了原有的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的永磁体,并采用的双绕组结构。双绕组混合励磁同步电机与惯性飞轮同轴相连;双绕组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的两套电枢绕组分别为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并且分别与逆变器的输出端和整流器的交流输入端相连,它的两个直流励磁绕组串联,再串入整流器输出的直流母线上。它的多边补偿型高功率密度机电能量变换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电压调整率低、效率高、功率密度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315550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810064834.3
申请日:2008-06-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B19/042 , G05D3/20
Abstract: 交流伺服系统中的高精度编码器串行通讯接口装置,它涉及一种交流伺服系统中控制芯片与位置编码器的通讯接口,以解决现有高精度编码器的串行输出方式存在的传输延迟较大、对串行通信的速度和可靠性要求较高和芯片价格昂贵的问题。绝对式位置编码器的输出端与缓冲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缓冲电路的输出端与匹配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匹配电路的输出端与接口芯片的输入端相连接,接口芯片的TXD输出端与伺服控制芯片的RXD输入端相连接,接口芯片的RXD输入端与伺服控制芯片的TXD输出端相连接,接口芯片的读写控制输入端与伺服控制芯片的读写控制输出端相连接。本发明在硬件接口上省掉辅助通讯芯片,使伺服控制芯片与位置编码器之间直接进行串行通讯。
-
公开(公告)号:CN1255952C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03132569.6
申请日:2003-08-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3M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Manchester编码器和解码器,它可以用于工业控制总线、计算机接口等装置。它由编码器(1)和解码器(2)组成,编码器(1)将数据信号与时钟信号整合为单一的Manchester编码形式的输出数据信号,该输出数据信号通过数据线(3)输入解码器(2)后分解出使数据传送系统的收发两端同步的时钟信号。本发明仅由较简单的电路组成,不需要锁相环,具有简单可靠、成本低廉和易于实现和使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514538A
公开(公告)日:2004-07-21
申请号:CN03132570.X
申请日:2003-08-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P7/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脉宽调制型变频技术中死区补偿的方法——用于脉宽调制型变频技术死区的补偿方法。它通过以下步骤予以实现的,首先检测出各相的电流信号,并把模拟量的电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判断,根据电流方向判定功率器件是有效还是无效,然后给有效器件发出正常的、不含死区的驱动信号,而不给无效器件发出驱动信号,这样就完全避免了死区问题,改善了PWM单元的性能。这种方法不需要计算,只需要根据电流方向判定是否发出驱动信号,方法简单可靠,易于实现;同时也降低了功率器件的开关损耗,提高了逆变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337918B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310239690.1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高速电机系统,属于电机领域,本发明为解决采用电磁阻尼器产生阻尼力的方式减少系统振动,需要在转子两端各安装一个电磁阻尼器,因此增大了系统体积和损耗;另外,阻尼力作用于转子两端,而通常转子轴向中间点振动振幅最大,因此阻尼效果很难达到最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双绕组交流电机、主功率变换器和控制单元;双绕组交流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定子铁心为圆筒形,定子绕组是由主绕组和副绕组构成的双绕组结构;所述主绕组引出线连接主功率变换器;所述副绕组引出线连接控制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3337918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39690.1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高速电机系统,属于电机领域,本发明为解决采用电磁阻尼器产生阻尼力的方式减少系统振动,需要在转子两端各安装一个电磁阻尼器,因此增大了系统体积和损耗;另外,阻尼力作用于转子两端,而通常转子轴向中间点振动振幅最大,因此阻尼效果很难达到最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双绕组交流电机、主功率变换器和控制单元;双绕组交流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定子包括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定子铁心为圆筒形,定子绕组是由主绕组和副绕组构成的双绕组结构;所述主绕组引出线连接主功率变换器;所述副绕组引出线连接控制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1741216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910217415.3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K41/03
Abstract: 相间电磁解耦圆筒形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它解决了相与相之间存在磁耦合影响电流的控制精度的问题;以及每一相绕组通电产生的磁通所经过的磁路较长而使定子铁耗较大的缺点。本发明的初级的每个相单元由相单元铁心和相绕组组成;每个相单元铁心由2k个铁心单元组成;铁心单元为2n个长齿与2n个短齿之间分别依次连接有2n个外周磁轭段、2n个径向磁轭段和2n个内周磁轭段,每相邻两个铁心单元沿圆周方向依次错开360°/2n个角度;每个相单元铁心位于同一位置上的径向充磁段或齿共同绕有一个线圈,2n个线圈依次串联或并联形成相绕组,并且每个线圈的绕向相同;当电机为m相电机时,则有im个相单元组成,相邻两个相单元铁心之间的中心距L为L=[(j-1)+1/m)]τp。它既可以作为电动机或发电机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789677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24019.9
申请日:2010-03-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低推力波动正弦波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次级结构,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纵向磁场圆筒形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定位力及推力波动大的问题。它通过将次级的气隙侧表面沿运动方向优化呈弧形,设置永磁体与次级轭筒或次级轭板的相对位置,通过永磁体充磁方向的选取,使采用所述次级结构的电机为横向磁通结构或纵向磁通结构。本发明作为一种直线电机的次级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1582625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910072391.7
申请日:2009-06-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K41/03
Abstract: 并联磁路圆筒型单相永磁同步直线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它涉及电机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直线电机电枢铁心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涡流损耗大的问题;以及现有电机驱动控制系统体积大、难以集成的缺点,电机的电枢铁心包括i+1个圆环形铁心段和i个铁心段间隔环;所述的i+1个圆环形铁心段与i个铁心段间隔环沿轴向依次间隔排列;一个圆环形铁心段与一个铁心段间隔环轴向厚度之和等于2τp,其中τp为永磁体极距;每个电枢铁心的内圆周上沿轴向均匀开有2n个齿槽,其中n为正整数,电枢绕组的每个线圈缠绕在电枢铁心的每个齿上,并且电枢铁心相邻齿上的线圈绕向相反,电枢铁心的齿上所有线圈串联为电枢绕组。它在直线压缩机及斯特林发电机系统中具有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