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42183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090371.9
申请日:2013-03-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智能无线充电吸尘器系统,属于能量传输领域,它是为了解决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智能吸尘器充电触点裸露以及无法精确对接进行充电的问题。能量发射模块将发射端交流电以无线方式传输给能量接收模块。能量发射模块用于将220V市电转换为交流电,交流电经由能量发射电路转换为交变磁场。能量接收模块用于将交变磁场转换为直流电并存储在充电电池中,充电电池用于给电机驱动电路提供电能。本发明适用于需要无线充电的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346624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329348.0
申请日:2013-07-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J17/00
Abstract: 能够自动控制的多负载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属于无线能量传输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固定结构只能选择性的给指定需要充电的负载充电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能量发射装置和N个能量接收装置,能量发射装置用于连接外部供电电源,N个能量接收装置分别连接N个负载的电信号输入端,能量发射装置和N个能量接收装置通过耦合方式无线连接;能量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端变换器和无线能量发射电路,能量接收装置包括无线能量接收模块和接收端变换器,无线能量发射电路包括发射端电容装置和发射端电感装置,无线能量接收模块包括接收端电容装置和接收端电感装置,它还包括N个控制器和N个负载检测器。本发明用于单能量发射端和多能量接收端的负载充电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4682581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130442.2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025
Abstract: 基于分段导轨均衡场强的可移动设备动态无线供电装置及其动态无线供电方法,涉及一种可移动设备的动态无线供电装置及其动态无线供电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可移动设备无线供电技术电磁辐射高、成本高、距离长且供电磁耦合机构间互感不均匀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动态无线供电方法,设定磁传感器的敏感边界,根据敏感边界对可移动设备进行定位,开通可移动设备侧受电端系统正下方的两级分段导轨,其余分段导轨处于关闭状态;控制器根据磁传感器的定位信号产生软开关控制信号,软开关控制信号经过隔离驱动器电气隔离和驱动后生成驱动信号,驱动信号控制开通两级分段导轨中高频逆变器的通断;实现动态无线供电。本发明用于可移动设备的动态无线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03346628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329491.X
申请日:2013-07-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J17/00
Abstract: 原端电容选频的多负载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属于无线能量传输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固定结构只能选择性的给指定需要充电的负载充电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能量发射装置和N个能量接收装置,能量发射装置的电信号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供电电源,N个能量接收装置的电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N个负载的电信号输入端,能量发射装置和N个能量接收装置通过耦合方式无线连接,能量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端变换器和无线能量发射电路,每个能量接收装置包括无线能量接收模块和接收端变换器,无线能量发射电路包括电容装置和电感装置,电容装置包括支路选择器和电容控制电路。本发明用于单能量发射端和多能量接收端的负载充电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3051071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310007647.2
申请日:2013-0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J17/00
Abstract: 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的桌面负载供电装置,属于无线能量传输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无线供电装置由于体积较大,使得其能量传输线圈布置困难的问题。它驱动装置、源线圈和发送线圈设置于地面上,接收线圈、负载线圈和能量接收装置设置于桌面上,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位于同一平面内,并且负载线圈处于接收线圈的内部;它的驱动装置用于将输入能量转换为高频能量形式,该高频能量形式在源线圈中产生高频电流,该高频电流进而在源线圈中产生高频磁场,发送线圈、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与源线圈中的高频磁场通过线圈耦合依次感生出高频电流,负载线圈中的高频电流经能量接收装置进行整流、稳压及逆变后,输出电能给桌面负载。本发明适用于给桌面负载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426496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111525399.1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容量损失机理的退役电池余能快速估计方法及系统,涉及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容量损失机理诊断模型;获取退役电池恒流充电测试曲线,基于容量损失机理诊断模型,并利用模式搜索非线性优化算法对曲线进行拟合,提取容量损失特征;建立SVR模型,利用改进的飞蛾扑火优化算法对其核函数与惩罚因子进行寻优,得到ALMFO‑SVR余能估计模型;将预设容量损失特征以其对应的余能真值作为估计模型的训练样本进行训练;利用实际电压、电流提取实际容量损失特征,并将实际容量损失特征输入至训练完成后的估计模型中,对退役电池余能的快速估计。该方法有效解决了退役电池余能估计精度低且测试时间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5432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83770.7
申请日:2023-10-07
IPC: H01R39/10
Abstract: 一种特种环境应用的无线供电滑环装置,它涉及一种特征环境应用的无线供电滑环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磁场耦合式系统在动率密度和电磁干扰问题上受到制约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第一夹层圆盘结构和第二夹层圆盘结构,第一夹层圆盘结构和第二夹层圆盘结构并排设置。本发明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51084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011335324.2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的轻量化共型螺线管式耦合机构,该机构包括设置在降落面上的多个发射端和设置在无人机上的接收端,接收端绕制于无人机支架底部的无人机支架横梁上,接收端包括接收端磁芯和绕设在接收端磁芯上的接收端线圈,接收端磁芯为圆筒形,发射端包括发射端磁芯和设置在发射磁芯上的发射端线圈,发射端线圈包括至少两个分线圈,发射端磁芯为长方体型。解决现有无人机无线充电不共型,电磁干扰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无人机无线充电的轻量化共型螺线管式耦合机构,以提供无人机无线电能补给解决方案,提高无人机无人化水平,接收机构采用螺线管式线圈,能够与无人机支架共型,不改变无人机外形。
-
公开(公告)号:CN111525708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010354779.2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柯艳国 , 朱春波 , 朱金大 , 章海斌 , 江海升 , 朱仲贤 , 郑晓琼 , 严太山 , 杨志宏 , 俞拙非 , 张千帆 , 宋凯 , 别致 , 周少聪 , 唐佳棋 , 骆健 , 武迪 , 温传新 , 吕晓飞 , 左志平 , 于春来 , 王雄奇 , 杜鹏 , 姜金海 , 张剑韬
IPC: H02J50/4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多线圈切换控制的S‑S拓扑广域无线充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压源、工频整流单元、逆变单元、谐振电容Cp、开关阵列、接收线圈Ls、副边整流单元、副边DCDC单元、负载电阻RL和发射线圈。本发明大幅减小了在大范围的充电区域内,保证任意位置的互感平稳性,大幅解决了接收线圈位置随机性带来的效率和传输功率降低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大线圈时,互感最小处相比于最大处降低了27.5%,而采用2*2发射线圈阵列,互感最小处仅比最大处降低5.1%。本发明可以实现在相对于接收线圈尺寸的大范围内,既消除传输效率的低谷,同时简化线圈切换控制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536083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72083.6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抗偏移的自主式无人潜航器双向电能传输磁耦合供电系统。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包括:岸基侧耦合器、母船侧耦合器、子船侧耦合器、岸基侧电网、岸基侧电气总成、母船侧电气总成和子船侧电气总成;岸基侧电网与岸基侧电气总成、岸基侧耦合器依次相连,为岸基侧耦合器提供电能输送,母船侧电气总成与母船侧耦合器连接,子船侧电气总成与子船侧耦合器连接,岸基侧耦合器安装在近海基站的无人潜航器接驳器中,近海基站的无人潜航器接驳器包含有弧形的液压活塞式锁紧夹,用来实现对母船UUV的锁紧,岸基侧耦合器安装在底部的弧形的液压活塞式锁紧夹的外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