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83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1139.1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4D19/10
Abstract: 一种供热建筑室温智能调控方法,属于建筑供热领域,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构建供热建筑管网水力和热力模型,并形成水力热力耦合模型;所述水力热力耦合模型包含管网水力模型、调节阀模型、换热器模型和建筑热网络模型;利用所述水力热力耦合模型构建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定义供热建筑的每个热区对应一个智能体;利用所述多智能体深度强化学习模型求解每个热区的阀门开度,根据用户室内温度设定值进行阀门智能调控,实现供热建筑热用户室温调控。本申请基于强化学习的理念,充分利用建筑的供热运行数据,基于仿真模型构建适配强化学习的环境模型,为智慧供热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24995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33405.7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08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温双压的供热二级管网泄漏故障诊断方法,属于智慧供热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根据实际供热二级管网参数构建供热二级管网水力、热力仿真模型;将水力仿真模型与热力仿真模型耦合,构建得到实际供热系统仿真模型;根据所述供热系统仿真模型,构建供热管网发生不同故障工况时管网的水力、热力数据集;根据所述数据集训练基于双压数据的BP神经网络泄露故障诊断模型和训练基于双温时序数据的LSTM神经网络泄露故障诊断模型;调用训练好的泄漏故障诊断模型,对供热二级管网泄漏进行故障诊断。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的定位泄露发生管段,及时进行检修,保障了供热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75731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310027513.0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黑龙江龙唐电力投资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4D19/10
Abstract: 一种基于需求侧调控的供热系统二次网智能控制方法,它包含:步骤一、设定供热系统的建筑调控周期;步骤二、温度采集和建筑调控,执行温度采集、建筑用户分类和建筑调控,所述建筑用户分类是通过聚类算法被划分为过冷建筑、过热建筑和适温建筑;步骤三、热源调控;根据建筑调控周期时刻下,过冷建筑和适温建筑的建筑用户划分不同,执行不同的热源调控策略,以此类推,形成建筑调控周期与热源控制周期嵌套的循环控制模式,完成实现对供热系统二次网的需求侧调控。本发明方法弥补了供热系统需求侧调控的缺失,控制准确,适用性好,在该调控方法下,供热系统大大减少系统的过量供热,同时提升用户舒适程度,提高了供热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28038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08726.3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建筑蓄热特性的柔性智慧供热系统,包含尖峰热源站、换热站、站内调节阀、二次网供水管、二次网回水管、热用户和二次网循环泵;热用户分为自主调控建筑用户和集中调控建筑用户;分别与尖峰热源站与换热站相连的二次网回水管上安装有二次网循环泵,自主调控建筑用户和集中调控建筑用户分别与换热站相连的二次网管路上对应设置有用于调控建筑用户与二次网的水力解耦的自主调控建筑热力系统和集中调控建筑热力系统。本发明需求侧用户调控减少了热网中的过热损失,无自主调控需求的用户具备了更灵活的蓄热调度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958849B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710197946.5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4D3/10
Abstract: 热力站分布式双侧联合蓄热装置,它涉及一种供热系统,以解决在热负荷显著存在较大的日内波动时,现有的两种蓄热方案不能有效地增加基础热源的利用小时数,蓄热温差小,供热系统的运行成本高,区域供热经济性较低的问题,它包括置换式常压蓄热器、二次网循环泵、一次网和二次网,它还包括换热器、蓄热泵、放热泵、供水侧蓄热阀、回水侧蓄热阀和放热阀;一次网和二次网之间布置有换热器,供水侧管上安装有供水侧蓄热阀,蓄热管上安装有蓄热泵,一次放热管上安装有放热阀,二次放热管上安装有放热泵,回水侧管上安装有回水侧蓄热阀。本发明用于供热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0135013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335945.1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构建供热管网动态热力模型的整合方法,它属于集中供热系统领域,该方法主要步骤:管道模型建立,管道的动态热力模型由节点法建立;节点模型建立,节点模型根据能量守恒建立;管网动态热力建模,基于所发明的整合方法,构建流入管道矩阵、流入管道的起始节点矩阵、流入管道数量矩阵和管道起始节点矩阵,进而整合所有节点和管道建立供热管网动态热力模型。利用本发明供热系统动态热力模型可以模拟获得供热系统的动态热力工况,本发明可用在多热源、环状、非对称和动态水力工况的供热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8281883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10008905.1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S3/10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可调谐激光频率扩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产生某一波长λ的基频光,并将所述基频光以一角度θ1入射至倍频晶体进行倍频,所述倍频为I类相位匹配,其相位匹配条件。步骤102:从所述倍频晶体出射的基频光和倍频光以一角度入射至佩林布洛卡棱镜长直角边。步骤103:所述基频光和倍频光在所述佩林布洛卡棱镜内发生折射,分别沿不同方向从所述佩林布洛卡棱镜射出,所述倍频光从所述佩林布洛卡棱镜射出后沿与原入射方向垂直的方向射出。步骤104:所述倍频光从所述佩林布洛卡棱镜射出后入射至一45°全反射镜,所述全反射镜使所述倍频光沿原基频光方向输出。通过采用佩林布洛卡棱镜可有效的对倍频光与基频光进行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833499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230820.8
申请日:2018-03-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供热管网流量及压力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涉及集中供热系统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缺少一种对供热管网流量、压力监测点合理布置的方法的问题。根据供热管网各管段阻力特性系数S对管段流量和节点压力的影响,获得阻力特性系数对管段流量的影响度矩阵XG和阻力特性系数对节点压力的影响度矩阵XP;根据矩阵XG和XP分别获得阻力特性系数相对变化对管段流量相对影响度矩阵YG和阻力特性系数相对变化对节点压力相对影响度矩阵YP;通过加权熵k均值聚类算法对相对影响度矩阵YG和YP进行聚类分析而分别获得k个聚类簇;在每一个聚类簇中,将与簇中心距离最近的数据对象所对应的管段或节点作为布置监测点的最佳位置。用于布置监测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375254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510907163.2
申请日:2015-1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高重频大能量可调谐激光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该系统的流速验证方法,涉及一种激光循环系统。为了解决现有可调谐激光的循环系统的控制过程复杂的问题。所述控制方法为根据需求,确定循环染料池中的液体染料的高度h和黏滞系数η;设置液体染料的流动方向;根据雷诺参数Re=ηh/v,使雷诺参数Re<2000,获得液体染料控制流速v;控制系统采用基于负反馈原理利用实时采集的实际流速修正流速控制指令。所述流速验证方法包括:根据雷诺参数确定流速上限,根据传统办法确定流速下限,待验证的可调谐激光循环系统的流速在流速上限和流速下限范围内时,该流速才可行。本发明用于高重频大能量可调谐激光循环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3336411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277168.2
申请日:2013-07-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3F7/20 , G02F1/1333 , H01S3/086 , H01S3/10
Abstract: 带微沟槽结构的液晶盒及其制作方法和基于该液晶盒控制激光随电压变化连续调谐的方法,涉及一种带微沟槽结构的液晶盒。为了解决目前的分布式反馈激光器的波长调节方式较为单一,只能通过改变相干光之间的夹角的方式来调节波长,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的问题。利用激光光刻技术在ITO玻璃上刻出微沟槽结构,并注入染料和液晶形成含染料液晶共掺结构的液晶盒。采用纳秒激光器发射激光束直射入所述液晶盒的ITO玻璃上,并在所述液晶盒的两个ITO玻璃之间加频率为10kHz的方波电压信号,采用光谱仪采集从液晶盒的微沟槽输出的信号;调整方波电压信号的幅值,实现调整液晶盒输出的激光波长。它应用于各种需波长连续可调谐激光系统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