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6157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70600.X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9/02
Abstract: 一种高瞬间加速度与高应力工况摩擦副静动摩擦性能测试装置,它涉及摩擦副静动摩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摩擦副静动摩擦性能测试装置存在无法同时满足高应力、高瞬态加速度工况需求的用于测量静动转化过程中的摩擦系数的问题。本发明的力加载组件本体的力加载输出端与二维力传感器上端连接,二维力传感器下端与球夹具组件连接,球夹具组件底部安装有试验球,气动旋转组件设置在球夹具组件下方,气动旋转组件的固定部分与装置底板连接,气动旋转组件的活动部分安装有试验盘,气动旋转组件的进、出气口分别通过气管与供气系统的供、回气口连接。本发明用于测量不同摩擦副在高加速度、高应力工况下的静动摩擦转化过程中的摩擦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75860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77980.X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13/045 , G01M13/04
Abstract: 一种智能轴承自供电感知系统,属于轴承状态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轴承的传感监测采用有线方式供电,易受到安装环境的限制、传感数据准确度易受环境影响、电路连接存在安全隐患及需要定期维护的问题。包括:自供电模块:设置在轴承端面与轴承端盖之间,用于以电磁感应的方式产生交流电并转化为直流电,作为感知模块的工作电源;感知模块:设置在轴承端面与轴承端盖之间,用于监测轴承状态,并对轴承状态数据进行整合,将整合后状态数据以无线方式进行传送;上位机模块:用于接收和显示整合后状态数据。本发明用于轴承状态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27254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455663.8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基于误差控制策略的滚动轴承拟静力学快速收敛方法,属于滚动轴承设计与分析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求解轴承拟静力学平衡方程的方法,存在迭代计算量大,不利于多次调用的问题。包括建立绝对坐标系估算滚动体和轴承内圈的初始位置;建立滚动体力平衡方程和轴承内圈力平衡方程并设置对应的误差限;基于对应的误差限分别迭代计算滚动体方程误差和轴承内圈方程误差,并更新滚动体位置和轴承内圈位置;判断当前两个误差限是否同时小于对应的目标绝对误差限:并根据对比结果分情况进行下一轮迭代计算,直到某一轮迭代计算中轴承内圈迭代次数为1,输出最终位置。本发明基于误差控制实现滚动轴承拟静力学方程的快速收敛,并实现位置判定。
-
公开(公告)号:CN112283240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011158318.4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保持架外表面具有螺旋槽的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包括外圈、保持架、滚动体和内圈;内圈为双半内圈,内圈和外圈之间布置有保持架,滚动体布置在保持架兜孔内并分别与内圈和外圈滚动接触;所述保持架的外表面设置有两组凹槽,两组凹槽布置在保持架兜孔的两侧,每组凹槽包含多个凹槽,每个凹槽由保持架的端面向保持架兜孔延伸,且所述多个凹槽沿周向呈螺旋式排布,两组凹槽的旋向相反。本发明基于螺旋槽微结构的动压效应与泵送功能,通过保持架与引导套圈之间的螺旋槽结构形成微动压效应并将流体泵入接触面,从而发挥增加接触面润滑膜厚度、提高承载能力、稳定保持架运动、增强散热的多重积极作用,为航空发动机性能的提升提供支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