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套管钻的大直径气动潜孔锤

    公开(公告)号:CN104033101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18494.0

    申请日:2014-05-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套管钻的大直径气动潜孔锤,包括大直径气动潜孔锤(24)、螺旋输送管(2)和套管钻(13),以上部件同轴布置,所述螺旋输送管(2)外套位于所述大直径气动潜孔锤(24)的外部,以传递动力和防止在冲击过程中使所述螺旋输送管(2)与所述大直径气动潜孔锤(24)相互分离,所述套管钻(13)位于所述螺旋输送管(2)的外部。本发明提供的带套管钻的大直径气动潜孔锤由于采用了潜孔锤与套管钻逆向双回转,再加上潜孔锤的冲击回转作用,该钻进设备在各种软硬地层、碎石层、卵石层及飘石岩层等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具有很高的钻进效率,且孔壁质量好,垂直精度高及施工迅速等优点。

    一种大直径气动潜孔锤冲击器

    公开(公告)号:CN104033100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18493.6

    申请日:2014-05-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訚耀保 黄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直径气动潜孔锤冲击器,包括上接头(1)、螺旋管焊接组件(2)、垫圈(3)、密封圈(4)、逆止阀(5)、弹簧(6)、挡圈(7)、配气座(8)、内缸(9)、配气座密封圈(10)、外缸(11)、活塞(12)、下气室排气阀(13)、卡环(14)、哈呋密封圈(15)、哈呋(16)、衬套(17)、垫片(18)、下接头(19)和钻头(20);上述部件依次同轴布置。本发明提供的大直径气动潜孔锤冲击器的各部件加工方便且制造成本较低,装配简便且容易维护,能适用于600mm以上大直径的桩基施工。

    带阻尼节流器和液容的电液伺服阀

    公开(公告)号:CN101561001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51005.6

    申请日:2009-05-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訚耀保 孟伟

    Abstract: 一种带阻尼节流器和液容的电液伺服阀,包括主阀芯两端的阻尼节流器、阀套,所述两端的阻尼节流器与主阀芯端部及阀套组成一对几何容腔,又与固定节流器、喷嘴及阀套共同组成一对几何容腔,即液容。主阀芯的两端分别采用一个阻尼节流器进行特性补偿:二级控制阀的主阀芯和一级控制阀的喷嘴挡板之间,通过阀内部的主阀芯、喷嘴、挡板、固定节流器、阻尼节流器和阀体等零部件装配后,自然地形成两对容腔,通过这两对几何容腔形成液容进行特性补偿。本发明采用一体化结构,电液伺服阀主阀部分通过两个阻尼节流器和两对几何容腔的综合补偿,实现在振动、冲击、离心等极限条件下输出流量、压力的稳定控制。

    气动伺服阀阀芯阀套重合量间接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329171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810041108.X

    申请日:2008-07-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訚耀保 李长明

    Abstract: 一种气动伺服阀阀芯阀套重合量间接测量方法,通过测量气动伺服阀的静态压力特性,从而得知气动伺服阀内部配合结构上的阀芯和阀套的几何重叠量大小,即上游两个负重合量和下游两个负重合量的大小。阀位移变化过程中,当某一个负载口压力与供气压力完全相等,判定某一个负载口与恒压气源完全相通,从而得知此时与气动伺服阀连接的上游重合量大小;当另一个负载口的压力与大气压力完全相等时,判定该负载口与排气口完全相通,从而得知此时与气动伺服阀连接的下游重合量大小;阀位移在正反两个方向变化时,可分别判定上游和下游的四个重合量的大小。本发明大大地提高了气动伺服阀制造过程中的测量效率和经济性。

    一种轴配流三通比例减压阀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649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53341.9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配流三通比例减压阀,包括定子、转子、工作口、供油口、回油口、供油控制通道和回油控制通道,通过旋转转子控制供油控制通道和回油控制通道与工作口联通的通道大小,或者供油口和工作口连接且供油口不与供油控制通道联通,或者供油口P1分别与工作口A和回油控制通道5连接,实现工作口的压力按比例进行调整。本发明在转子上设置供油控制通道和回油控制通道,供油控制通道和回油控制通道与定子上的工作口连接,通过精确控制角度变化使转子旋转,控制供油控制通道和回油控制通道与工作口的联通通道大小发生变化,实现供油或回油的流量通流能力的比例变化,从而实现调整控制工作口压力。

    一种车载高压储氢瓶热力学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660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95806.2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高压储氢瓶热力学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获取车载高压储氢瓶结构、工况条件及内部气体状态;基于R‑K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分别建立绝热条件下充气与放气过程的储氢瓶热力学模型;基于车载高压储氢瓶内部气体、瓶壁以及外界环境之间的对流换热关系,分别建立对流换热条件下充气与放气过程的储氢瓶热力学模型;基于绝热条件下充气与放气过程的热力学模型以及对流换热条件下充气与放气过程的储氢瓶热力学模型,开展车载高压储氢瓶的温度计算,得到车载高压储氢瓶的充气与放气过程变化规律,完成车载高压储氢瓶的热力学分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车载高压储氢瓶的温度分析精度等优点。

    一种航天器入轨后太阳帆板自主展开处置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9250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733708.3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信息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航天器入轨后太阳帆板自主展开处置方法及系统。该方法获取连续多个通信周期内帆板展开状态对应的遥测参数后,根据遥测参数初步判断是否完成帆板展开并锁定正常,若为是,则自主控制帆板捕获太阳,若为否,则进行自主故障处置,接着根据经过自主故障处置的遥测参数,再次判断是否完成帆板展开并锁定正常,若为是,则自主控制帆板捕获太阳,若为否,则终止自主处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施简单、安全可靠,可实现太阳帆板在正常或故障状态下的自主展开功能,提高航天器入轨初期帆板展开功能实现的健壮性和自主性等优点。

    一种车载供氢系统氢气流量负载匹配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64848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079920.1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供氢系统氢气流量负载匹配控制方法和装置,供氢系统中包括输氢管路,氢气在输氢管路中依次通过比例减压阀和流量控制阀,并与氢气循环泵循环的氢气混合后输入燃料电池电堆,其中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流量控制阀进出口压力比值和流量控制阀出口的压力,控制比例减压阀的出口压力;根据比例减压阀的出口压力、流量控制阀出口的压力和某一负载电流下的给定氢气摩尔流量信号,控制流量控制阀的开度;根据负载需求的燃料电池

    一种双级溢流阀及液压系统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817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083477.X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级溢流阀及液压系统,双级溢流阀包括主阀和先导阀,主阀和先导阀之间串联了一个阻尼小孔,阻尼小孔与主阀芯节流孔、先导阀固定节流孔构成三串联节流孔结构,阻尼小孔串联在主阀和先导阀之间,阻尼小孔前腔为主阀弹簧腔,后腔为先导阀压力控制腔。与现有技术相比,阻尼小孔的加入,使得先导阀压力控制腔的容积减小,提升了先导阀压力控制腔的转折频率,从而提升了先导阀的响应速度,使得整个双级溢流阀的快速性能大大增强,并且由于阻尼小孔具有很强的液阻特性,避免了先导阀压力控制腔的压力波动对主阀弹簧腔压力的影响,从而稳定了该双级溢流阀的入口压力。

    一种基于轴配流的大冲量液压动力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298391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344919.2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轴配流的大冲量液压动力机构,包括互相连接的液压作动器和轴配流阀;液压作动器为双活塞结构的液压缸,包括缸体、前活塞和后活塞,前活塞和后活塞设置在一根活塞杆上,缸体包括前缸筒和后缸筒,前活塞位于前缸筒中,将前缸筒分割为第一工作腔和第二工作腔,后活塞位于后缸筒中,将后缸筒分割为第三工作腔和第四工作腔;轴配流阀包括轴配流阀体定子以及轴配流阀芯转子,轴配流阀芯转子内设有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连接外部管路,的轴配流阀体定子和轴配流阀芯转子由上至下通过密封圈分隔为四个密封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简化液压控制逻辑、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便于活塞的快速往复运动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