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4824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75374.6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4G1/62
Abstract: 一种基于形状记忆的多级缓冲行星探测着陆装置,包括主缓冲器连接件、压力传感器组件、外筒、吸能内芯和缓冲组件,外筒内设有吸能内芯和缓冲组件,吸能内芯包括材质为记忆合金、外形呈椭圆球状、内部镂空且外周均布有多个弧形板的吸能单元体和外形呈波浪状片材的吸能托盘,缓冲组件包括阻尼杆和扇形阻尼,扇形阻尼内部延其径向向外方向设有多个压缩弹簧,球头圆柱设置在扇形阻尼内部且球头圆柱首尾两端分别与压缩弹和阻尼杆配合;通过阻尼杆上设置的规则的凹凸状突起缓冲结构和扇形阻尼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的内能来吸收着陆过程中产生的冲击能量,同时阻尼杆的移动推动了球头圆柱移动,使得压缩弹簧发生形变,再次起到吸收冲击能量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722337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91987.2
申请日:2021-01-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4G1/62
Abstract: 一种基于记忆合金的梯度吸能内芯行星探测缓冲着陆腿,包括主缓冲器连接件,主缓冲器连接件与压力传感器连接,压力传感器与传感器下连接件相连,外筒首端与传感器下连接件连接,外筒内壁设有加热层,内筒滑动滑动连接在外筒内部,内筒首端设有活塞,内筒末端通过球形铰杆转动连接有足垫,外筒内部活塞与传感器下连接件之间连接设有第一吸能内芯和第二吸能内芯,外筒侧壁连接有贯穿至外筒内部的液体导管,导热液填充在外筒内部活塞与传感器下连接件之间并能在液体导管内流通,该着陆腿具备较强的运动过程中着陆器能量吸收能力以及形状自恢复能力,因其具有形状记忆恢复功能,故使得此着陆腿可以重复使用,便于回收二次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649978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07625.2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的土壤取样器,包括:一体式采样系统、采样驱动机构以及智能感知控制系统,采样驱动机构上端连接动力源;一体式采样系统固定套设于所述采样驱动机构,以随所述采样驱动机构往复转动及上下震动;采样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轴和位于主动轴下端的钻头;所述主动轴包括形状记忆合金轴,所述形状记忆合金轴上开设有容纳加热装置的槽。利用记忆合金的记忆效应驱动采样筒上下震动以使土壤进入采样筒,完成土壤采集工作。实现了对表面松软土壤样品的快速采集、旋挖采样和样品容纳的一体式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526750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74737.6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4/153 , B29C64/379 , B29C64/393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50/02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超耐久仿生异质超疏水表面制备方法,属于超疏水材料领域,这种超耐久仿生异质超疏水表面受到荷叶效应的启发,由增材制造一步成型的仿生微结构和超疏水纳米填料组成,其中仿生微结构可以提供良好的耐磨性,减小纳米填料的破坏,纳米填料可以起到反向支撑作用,减少仿生微结构的断裂。这两种异质材料的协同增效作用可以实现超耐久超疏水性,在经受至少5000次砂纸磨损,约200%压缩应变时仍然能保持超疏水性,此外,这种表面还具备优异的自清洁和耐磨耐蚀性。这种超耐久仿生异质超疏水表面在航空航天、航海、国防军工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430701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881680.6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16C20/70 , G16C20/30 , G06N20/00 , G06F18/211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选择性激光熔化NiTi合金相变温度预测方法,涉及金属材料性能预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从SLM‑NiTi合金相关实验和文献中收集SLM‑NiTi合金的初始特征数据集,步骤S2:对初始特征数据集进行数据预处理;对标准特征数据集进行特征筛选,形成关键特征数据集;步骤S3:将关键特征数据集随机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将筛选得到的关键特征作为模型的输入特征,SLM‑NiTi合金的相变温度特征集作为目标特征,构建多个SLM‑NiTi合金相变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上进行训练;步骤S4:训练完成后对测试集进行预测,获取其中最优的SLM‑NiTi合金相变预测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01833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08059.1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减振减阻防结冰机翼蒙皮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航空航天领域。本发明的结构从蜂窝结构和鲨鱼皮表面的微纳结构中受到启发,本发明将夹层结构与表面微纳结构相结合,实现了机翼蒙皮的多功能化一体设计,有效提高机翼的综合性能,所制备出的仿生减振减阻防结冰机翼蒙皮可加工性强,不仅具备镍钛合金的高强高阻尼效果,而且所制备出的夹层结构减振能力强,能够有效减少高速飞行器的机翼颤振。
-
公开(公告)号:CN1189362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18140.0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异质复合防弹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防弹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的仿生异质复合防弹板通过止裂层、抗侵彻层、吸能支撑层、紧缚仿生外壳相互配合,子弹击中时首先外层紧缚外壳的上盖板受击穿透然后被止裂层和抗侵彻层陶瓷所拦截,使子弹变形并极大削减子弹动能,使其被抗侵彻层和钛合金板所拦截,此时钛合金因为吸收动能而产生背突而吸能支撑层吸收能量,其中仿生钛合金骨架发生变形,泡沫铝产生破坏同时吸收能量并且仿生钛合金骨架和泡沫铝之间结合的相互作用也会吸收大量能量,从而极大的减缓子弹冲击。并且不会产生背部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843070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81680.6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16C20/70 , G16C20/30 , G06N20/00 , G06F18/211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选择性激光熔化NiTi合金相变温度预测方法,涉及金属材料性能预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从SLM‑NiTi合金相关实验和文献中收集SLM‑NiTi合金的初始特征数据集,步骤S2:对初始特征数据集进行数据预处理;对标准特征数据集进行特征筛选,形成关键特征数据集;步骤S3:将关键特征数据集随机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将筛选得到的关键特征作为模型的输入特征,SLM‑NiTi合金的相变温度特征集作为目标特征,构建多个SLM‑NiTi合金相变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上进行训练;步骤S4:训练完成后对测试集进行预测,获取其中最优的SLM‑NiTi合金相变预测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935241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1207385.5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27 , G06Q10/04 , B22F10/28 , B22F10/366 , B22F10/37 , B22F10/38 , B22F10/85 , C22C1/04 , B33Y50/02 , G06F113/10 , G06F119/08
Abstract: 基于Levenberg‑Mar改进算法的激光选取熔化NiTi相变温度预测算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NiTi相变温度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结果进行特征选取;对数据集进行散点分析,通过残差平方和寻找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利用插值法将得到的多项式视为在局部上的逼近被插值函数,在数据拟合区间内,将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数学模型经验公式,定义观测结果yi和预测结果y′i之间的残差平方和为Rss,当残差平方和值越小时,数据拟合越准确,Levenberg‑Mar改进算法反向预测,数据信息前向传递,而误差后向反馈,通过不断调节权重值,拟合真实输出,将需要预测的样本信息分别输入其中,得到预测结果,最终输出为NiTi材料预测相变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99428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069186.1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50/342 , H01M50/3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8 , H01M10/617 , H01M10/659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50/258 , H01M5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防止热扩散功能的液冷电池模组,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包括电池模组,电池模组通过液冷散热组件装填在外壳组件内部,电控组件与电池模组连接,排气组件设置在电池模组与外壳组件之间,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电芯顶部设置有热失控排气口,热失控排气口表面包覆有一层电芯排气膜;排气组件包括复合隔热薄膜,复合隔热薄膜粘接在分隔框的方形缺口上,分隔框安装于电芯顶部,分隔框的方形缺口与电芯排气膜相对应,气室安装在分隔框的上方,分隔框与气室密封圈安装在分隔框与气室之间,气室通过螺栓与容置壳体连接,当任一电芯热失控时,该电芯内部气体使该电芯排气膜和该复合隔热薄膜破裂,气体进入气室后通过单向阀排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