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10853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47822.8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共固定化酶体系制备葡萄糖酸的方法,它包括玉米秸秆预处理,共固定化酶的制备,共固定化酶催化秸秆木质纤维素转化葡萄糖酸等步骤。一种利用共固定化酶体系制备葡萄糖酸的方法,其复合酶活性高,纤维素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可达到协同作用,可较长时间进行连续反应,使得玉米秸秆纤维素转化率高,可高达48.75%,同时,固化酶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使用共固定化酶进行催化反应1次后,酶活力保留95.85%,循环使用5次后,共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58.43%,产物溶液中没有其他原材料残留,可简化提纯工艺,另固定化酶体系可重复利用,成本大幅度降低,值得市场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383119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339040.7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01B32/348 , C01B32/324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法制备玉米秸秆多级孔活性炭材料的方法是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分别经过粉碎、与无机培养液混合、灭菌、接种培养、高温碳化、与复合碱研磨混合、高温活化、洗涤、干燥等步骤实现。本发明一种微生物法制备玉米秸秆多级孔活性炭材料的方法,其原料来源于玉米秸秆,原料简单易得,变废为宝,不仅可以解决玉米秸秆废物处理的问题,还提供了一种对罗丹明b具有高吸附量的活性炭材料,对罗丹明b平衡吸附容量为1333.32mg/g,约为市售商品粉末活性炭的6倍,同时也是传统KOH活化方式制备的秸秆碳材料的吸附容量的两倍,吸附性能好,材料稳定性好,常温条件下放置1年,其对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不变,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值得市场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74072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019304.2
申请日:2014-01-16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10 , C12N15/84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花油体蛋白基因启动子OleosinCT1,它是以塔城红花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引物Oleosin-F:CTGCAGACCTTGCTCTTCGA,Oleosin-R:TCTAGACGAGAGAGATGAA,通过PCR方法获得。经实验证明是种子特异性的基因启动子,而红花油体蛋白启动子OleosinCT1驱动的目的基因只在植物种子中有较高的活性,进行高表达;而在根、茎、叶、花不表达,可适用于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对改良作物种子性状以及植物种子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78956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06458.7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10 , C12N15/82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豆豆荚特异性启动子GmPLC12来源于威廉姆斯82,其核苷酸序列见SEQ ID No.1。它是以威廉姆斯82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获得中间片段后,在大豆基因组中map到该基因启动子区域,从而获得GmPLC12基因启动子的全长核苷酸序列。GmPLC12基因启动子在早期豆荚中特异表达,而在其他部位表达较低。证明GmPLC12基因启动子具有豆荚表达的特异性;为豆荚专一性遗传信息改造提供优质的启动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686552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0340676.X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12P21/06 , C07K1/113 , A23L33/165
Abstract: 一种油茶籽粕多肽锌螯合物的制备方法,是以油茶籽粕为原料提取油茶籽粕蛋白,采用风味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依次水解,制备出分子量<3KDa的油茶籽粕多肽,配制成多肽溶液并依次进行水浴和超声处理,然后加入硫酸锌进行螯合,螯合结束后洗涤、取沉淀进行干燥。本发明制备的油茶籽粕多肽锌螯合物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具有7种必须氨基酸,油茶籽粕多肽与锌离子螯合率达到58.79%;具有优异的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达到97.4%,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油茶籽粕多肽锌螯合物中锌离子释放率达到78.23%,透析率达到60.51%,具有较好的生物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72574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135185.7
申请日:2021-02-0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 A23K50/00 , A23K10/12 , A23K10/26 , A23K20/137 , A23K20/20
Abstract: 一种基于鹿粪养殖蚯蚓的方法,包括饲料的发酵和蚯蚓的接种养殖,所述饲料发酵是用离子液体[AMIM]Cl预处理鹿粪和玉米秸秆的混合物,混合物的碳氮比为20~35:1,然后加水搅拌后,加入由枯草芽抱杆菌、白腐菌、黑曲霉和里氏木霉组成的复合发酵菌剂和草木灰得混合基料,发酵8~12天得发酵饲料,然后将发酵饲料暴晒后加水搅拌,放置3天充分浸透发酵饲料,使得发酵饲料的含水量保持在60~65%,然后接种幼年蚯蚓进行养殖;本发明制备的发酵饲料养殖的蚯蚓生长速率快,从幼蚓长成具备繁殖能力的成蚓只需要28天,蚓茧孵化只需11天,日繁殖倍数为0.424%,日增重倍数为0.127%,每条蚯蚓产茧数平均为16个。
-
公开(公告)号:CN11315112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672662.3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温下产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蜡样芽孢杆菌,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分类名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TK‑2,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433,保藏日期为2021年4月22日。蜡样芽孢杆菌TK‑2具有低温耐受性,适应在较低温度下生长和产酶,尤其15℃低温下生产的木聚糖的酶活达到37℃下的2.3倍,所产的木聚糖酶的酶活可达到60.57IU/mL,纤维素酶(内切纤维素酶)的酶活为28.2IU/mL,所产的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在较低催化温度下依然具有高酶活力,且具有优异的pH耐受性,在弱酸性、中性及碱性环境下均有较好的酶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66807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115656.2
申请日:2022-02-0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制备黄贮饲料的方法,首先采用混合溶液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培养完成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添加到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上;最后将添加由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玉米秸秆装袋抽真空进行培养,即可获得黄贮饲料。其中,混合溶液由过氧化氢溶液、尿素以及蒸馏水混合而成;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以及酿酒酵母。该方法利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对黄贮饲料进行处理,不需添加任何抗生素,能有效提高黄贮饲料的品质,易消化、营养价值较高、适口性好,并能有效减少消化系统疾病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8949602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810954604.8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产木聚糖酶酿酒酵母菌株S8‑H,通过将来源于黑曲霉CICC2462菌的木聚糖酶xynB基因构建表达盒,利用rDNA整合法构建得到8拷贝木聚糖酶基因菌株,木聚糖酶表达量325U/mL,通过转化pYES6‑PGK‑HAC1片段到该菌株得到过表达HAC1 8拷贝木聚糖酶酿酒酵母工程菌,木聚糖表达量达到381U/mL,过表达HAC1提高了与内质网蛋白折叠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同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酿酒酵母菌分泌表达多拷贝外源基因的模型,可利用该模型构建表达其他基因,本发明所提供的高产木聚糖酶酿酒酵母菌株可优势的应用于秸秆降解,饲料制造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182163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0941826.6
申请日:2018-08-1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低温高效降解玉米秸秆的复合菌剂及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菌剂由5株菌株构成,通过长年创造性筛选和积累得到低温条件可高效表达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酶,突破低温酶活力不足,腐熟降解秸秆困难等特点,在室外温度1℃‑6℃的环境下均表现优异,使腐熟天数提高了2‑3天,特别适合北方地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