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延伸渐开线蜗杆加工齿面建模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858113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38147.2

    申请日:2019-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延伸渐开线蜗杆加工齿面建模方法,包括:根据延伸渐开线蜗杆设计参数,模拟蜗杆的车削运动和车刀与蜗杆的相对位置建立蜗杆坯三维模型;根据车刀的几何参数,建立车刀几何模型,并结合所述蜗杆坯三维模型及所述车刀几何模型建立蜗杆车削三维模型;根据延伸渐开线蜗杆加工工艺参数,模拟所述车刀与蜗杆的车削运动,建立刀刃轨迹曲面三维模型;通过对所述蜗杆坯三维模型进行运算,减去所述刀刃轨迹曲面三维模型,建立蜗杆齿廓三维模型,并调整所述蜗杆齿廓三维模型,完成蜗杆三维模型的构建,基于本发明,可直观反映蜗杆车削加工延伸渐开线齿廓表面形状,同时获得车刀工作后角值,直观性好,效率高和精度高。

    一种半球体凸模胀形变形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9807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493445.2

    申请日:2018-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半球体凸模胀形变形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坯料三维模型、建立工件三维模型、建立坯料面积曲线和凸模胀形工件面积曲线模型、建立坯料变形分区三维模型、建立工件变形分区三维模型,最后观察坯料变形分区和工件变形分区的三维模型中相同分区代号的片体D(i,j),利用UG软件测量周向和径向尺寸变化量,进一步确认半球体凸模胀形变形量。本发明方案直观反映工件变形特征,计算变形量,可以预测变形可行性和回弹性。

    螺旋铣刀平面加工成形表面三维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45733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095869.7

    申请日:2018-01-3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螺旋铣刀平面加工成形表面三维建模方法,包括:模拟主刀刃一次进给的三维运动轨迹,根据刀具与加工工艺的参数,建立一次进给主刀刃轨迹的三维模型;模拟加工时工件的进给运动,根据一次进给主刀刃轨迹的三维模型,在工件表面沿进给方向移动复制进给主刀刃轨迹的三维模型直至加工完成,获得加工刀刃轨迹三维模型。本发明通过三维建模方法建立成形表面三维模型,能够直观反映铣刀平面加工后的成形表面,因此研究人员能够通过三维模型极其方便的研究成形表面的特征与特性,且具有直观性好、效率高和精度高的优点。

    一种确定车辆转向节回转半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6305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431220.3

    申请日:2017-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确定车辆转向节回转半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转向系统结构模型;步骤2,建立满载工况右转向拉杆‑转向节几何模型;步骤3,建立满载工况右转向节回转运动模型;步骤4,确定转向节回转半径。此种方法采用AUTO CAD根据投影理论建立二维模型,直观性强,效率高,精度高。

    一种矩形板回弹曲率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46440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361874.1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矩形板回弹曲率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根据矩形板双向弯曲工艺过程,以所述矩形板的中心建立矩形板双向弯曲载荷模型;获取所述矩形板双向弯曲载荷模型的参数,根据所述参数建立双向残余应力模型、双向残余弯矩模型;根据所述双向残余应力模型及所述双向残余弯矩模型生成双向弯曲回弹曲率模型。能直观的反应塑性加工提供的回弹情况,直观性好,效率高和精度高,采用双向回弹曲率模型可以帮助计算双向回弹曲率半径,双向回弹角度,双向弯曲半径和双向弯曲角度等工艺尺寸,可以提高弯曲工艺设计的效率、可行性和成形精度。

    一种轮罩骨架方管弯曲回弹的建模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32916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165394.8

    申请日:2020-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罩骨架方管弯曲回弹的建模方法、装置及设备,方法包括:根据轮罩骨架方管截面形心坐标,建立轮罩骨架方管弯曲理论线模型,并对所述弯曲理论线模型进行分段,生成多段弯曲理论线模型;获取每一段所述弯曲理论线模型的参数,根据所述参数生成回弹理论线模型;根据所述回弹理论线模型建立轮罩骨架方管回弹三维模型。能直观的反应轮罩骨架方管在进行弹塑性弯曲后的回弹情况,其直观性好,效率高和精度高,为加工提供准确的依据和参考。

    一种机械加工车端面工艺中已加工表面的三维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29046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810040195.0

    申请日:2018-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械加工车端面工艺中已加工表面的三维建模方法,首先建立车端面工艺二维模型,然后建立车端面刀刃轨迹三维模型,三维模型曲面包含两个区:已加工表面和副刀刃轨迹曲面,已加工表面由主刀刃残余轨迹曲面和副刀刃残余轨迹曲面构成,也称为余高区,已加工表面通过建立两个三维模型在I、II区分界线处结合而成;最后,分解车端面刀刃轨迹三维模型,分别放大I区、II区已加工表面,获得表面粗糙度。此种方法采用三维建模方法建立已加工表面三维模型,直观反映车端面已加工表面形状,同时获得表面粗糙度Ra值,直观性好,效率高和精度高。

    插齿加工渐开线齿轮齿廓表面的三维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89252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810096663.6

    申请日:2018-01-3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插齿加工渐开线齿轮齿廓表面的三维建模方法,包括:根据刀具与齿轮的参数,模拟所述刀具一次径向进给的加工运动,建立插齿加工的三维模型;根据插齿加工的三维模型,模拟插齿加工的周向直线进给和周向转动进给,建立一个加工全齿廓的三维模型;根据一个加工全齿廓的三维模型,在工件上沿圆周方向重复构建加工全齿廓的三维模型直至加工完成,获得加工齿轮的三维模型。本发明通过模拟加工方式来建立加工齿轮的三维模型,能够非常直观反映加工成形的齿轮实际的表面状况,因此研究人员能够通过三维模型极其方便的研究齿轮表面的特征与特性,且具有直观性好、效率高和精度高的优点。

    一种矩形板回弹曲率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46440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61874.1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矩形板回弹曲率的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根据矩形板双向弯曲工艺过程,以所述矩形板的中心建立矩形板双向弯曲载荷模型;获取所述矩形板双向弯曲载荷模型的参数,根据所述参数建立双向残余应力模型、双向残余弯矩模型;根据所述双向残余应力模型及所述双向残余弯矩模型生成双向弯曲回弹曲率模型。能直观的反应塑性加工提供的回弹情况,直观性好,效率高和精度高,采用双向回弹曲率模型可以帮助计算双向回弹曲率半径,双向回弹角度,双向弯曲半径和双向弯曲角度等工艺尺寸,可以提高弯曲工艺设计的效率、可行性和成形精度。

    一种麻花钻副偏角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5404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300877.1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麻花钻副偏角的测量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麻花钻的工作部分结构参数,建立工作部分坯料三维模型,其中,结构参数包括麻花钻直径、工作部分长度及倒锥度;根据螺旋角、螺旋槽结构参数、铣刀结构参数,建立铣刀三维模型,模拟铣刀三维模型与坯料三维模型的相对运动,获得螺旋槽三维模型;根据棱边结构参数,建立棱边结构三维模型,将坯料三维模型、螺旋槽三维模型及棱边结构三维模型进行运算获得麻花钻三维模型;获取麻花钻三维模型的进给方向的轴线及副刀刃轨迹三维模型,根据轴线及副刀刃轨迹三维模型获取麻花钻的副偏角,基于本发明,能直观快速的对孔加工的麻花钻副偏角进行测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