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0488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363346.7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透镜的量子点色转换层的制备方法,且是通过倒模的方式制作具有凹透镜槽阵列的PDMS基底,于相邻凹透镜槽间形成挡光层,并于凹透镜槽阵列中沉积量子点形成微透镜结构的子像素单元阵列,键合柔性封装层形成柔性的量子点色转换层。并将柔性的量子点色转换层与Micro‑LED芯片阵列键合实现全彩化显示应用。本发明的微透镜结构可以增加量子点色转换层的垂直出光度,降低相邻像素点之间的光串扰,进而增加整体器件的有效亮度,降低整体器件的颜色串扰,提升最终制备的柔性Micro‑LED器件的显示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9729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184267.5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ni/Micro LED的芯片结构及制备方法,是通过Ar离子轰击p‑GaN层产生高阻区,ICP刻蚀时的沟槽位于高阻区内,从而使刻蚀后器件的四个侧壁均位于高阻区内;然后再在高阻区上制作宽度大于高阻区宽度的电流阻挡层。本发明从限制电流流向的角度出发,通过改变电流的流向,使其无法或尽量少的流向侧壁缺陷处,从而抑制因侧壁缺陷而产生的非辐射复合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59730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169794.9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L33/50 , H01L25/075 , G09F9/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点色转换层的制备方法,通过制作微流控芯片,在微流控芯片的微通道内引入了凹槽和疏水性物质,解决了制备颜色转换层中易出现的量子点层厚度及形状不可控、混色等现象。同时,通过对封装层的设计使颜色转换层激发光的品质得到有效提升,防止光串扰的发生。本发明还公开了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量子点色转换层及其在MicroLED显示器件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1454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88414.0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L3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量子点无损光刻图案化的方法及其荧光色转换层和Micro‑LED全彩化器件。本发明方法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量子点发光层表面沉积抗蚀保护层,可有效提高量子点发光层的光电性能和环境稳定性,避免后序因光刻技术和刻蚀技术对量子点发光层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高性能荧光色转换层,与Micro‑LED发光芯片阵列相结合,实现性能优异的Micro‑LED全彩化器件。该技术方案要求简单、技术难度低、制备速度快、基底选择多样性,且有利于大规模生产与制造。此外,所制备的荧光色转换层对外界环境变化(光照、湿度、温度等)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可大大提高器件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54032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789982.7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L33/50 , G02F1/13357
Abstract: 一种发射三基色偏振光的RGB‑LED器件制作方法,涉及全彩化器件。将绿色/红色钙钛矿材料分别制成钙钛矿油墨,并使用喷墨打印机喷涂在具有双通纳米级多孔结构的基板上,同时对基板的底面施加真空泵以引导油墨进入纳米孔,经热退火后,纳米孔结构将色转换材料重结晶为有序排列的纳米线阵列结构,制得绿色/红色色转换层;将两层色转换层粘合,下方放置非极性或半极性蓝光Micro‑LED作为激发光源,用紫外光固化树脂将两层色转换层与激发光源粘连,制得发射三基色偏振光的RGB‑LED器件。具有高光致发光外部量子效率,减小光损耗,且均具有较高的调制带宽。
-
公开(公告)号:CN11505086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74616.4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前置层的长波长LED外延结构及制备方法,在衬底上依次生长缓冲层和n‑GaN层后,生长一层InxGa(1‑x)N前置层,然后生长InyGa(1‑y)N/GaN多量子阱层、p‑AlGaN电子阻挡层和p‑GaN层,其中,0
-
公开(公告)号:CN11459436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174969.5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芯片低损伤检测的探针装置,包括探针,还包括感受模块,检测模块以及提示模块;感受模块用于感受形变/压力,所述感受模块包括固定件、活动件和形变/压力感受单元,探针带动活动件向上运动,形变/压力感受单元发生形变/压力变化;所述检测模块,测量感受模块发生的形变/压力变化,进行检测并发出信号控制提示模块;本发明提供的探针装置能够减小探针与芯片接触时对芯片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354032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89982.7
申请日:2021-07-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L33/50 , G02F1/13357
Abstract: 一种发射三基色偏振光的RGB‑LED器件制作方法,涉及全彩化器件。将绿色/红色钙钛矿材料分别制成钙钛矿油墨,并使用喷墨打印机喷涂在具有双通纳米级多孔结构的基板上,同时对基板的底面施加真空泵以引导油墨进入纳米孔,经热退火后,纳米孔结构将色转换材料重结晶为有序排列的纳米线阵列结构,制得绿色/红色色转换层;将两层色转换层粘合,下方放置非极性或半极性蓝光Micro‑LED作为激发光源,用紫外光固化树脂将两层色转换层与激发光源粘连,制得发射三基色偏振光的RGB‑LED器件。具有高光致发光外部量子效率,减小光损耗,且均具有较高的调制带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