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209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23765.1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18/2431 , G06F18/15 , G06F18/2131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96 , H04W4/38 , H04W4/80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知识蒸馏的RFID人体坐姿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相位数据;对相位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得到频谱图数据,并将频谱图数据作为训练数据集;将训练数据集输入教师模型以得到第一输出结果,以及将训练数据集输入学生模型以得到第二输出结果;根据第一输出结果和第二输出结果得到学生模型的损失函数,并以最小化学生模型的损失函数为目标,迭代训练学生模型,以得到人体坐姿识别模型;获取待识别目标对应的相位数据,并将待识别目标对应的相位数据输入至人体坐姿识别模型中进行人体坐姿识别,以得到人体坐姿判别结果;由此,通过双向知识蒸馏对RFID采集数据进行人体坐姿识别,不仅无需将标签贴在人体,且识别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73814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10942.3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K17/00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的人体行为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由所述天线传输的预定时间长度内的信号特征信息,所述信号特征信息包括所述天线在所述预定时间长度对应时间段内所接收到信号的信号接收强度以及信号相位;对所述信号特征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待识别数据集;将所述待识别数据集输入至预先训练完成的人体行为识别模型,以使所述人体行为识别模型输出对应的人体行为识别结果,所述人体行为识别模型基于概率稀疏化自注意力机制训练得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设备部署的难度,减少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并保证人体行为识别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8634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73044.5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V20/52 , G06V40/10 , G06V10/774 , G06K17/00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的人体行为识别模型的训练、识别方法及装置。该训练方法包括:分别对目标域训练数据集中的信号接收强度指示序列和相位值序列进行预处理,得到对应的信号接收强度指示矩阵以及相位值矩阵,并输入至经源域训练数据集预训练后的人体行为识别模型,以输出对应的加权后的目标特征向量;将加权后的目标特征向量输入至域判别器,以输出对应的域判别标签;进行批量光谱惩罚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以及域判别标签,对人体行为识别模型进行调优,以得到目标人体行为识别模型。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消除不可转移的特征和特定领域特征的影响,提高人体行为识别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9359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943434.X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室内定位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采用RFID阅读器获取与目标标签的多条通信数据以及目标标签的定位信息;建立GRU网络模型,并采用多目标进化算法对GRU网络模型的超参数进行调整以获取最优超参数,其中,在采用多目标进化算法对GRU网络模型的超参数进行调整时,每隔M代进行一次自适应邻域调整;根据最优超参数、多条通信数据以及目标标签的定位信息对GRU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以便通过训练好的GRU网络模型预测待定位标签的定位信息;由此,通过多目标进化算法对超参数进行调整,可以根据进化的不同阶段扩大或缩小邻域,有效提高了算法的整体性能,在保证多样性的基础上提高了收敛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93592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0943434.X
申请日:2022-08-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C2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室内定位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采用RFID阅读器获取与目标标签的多条通信数据以及目标标签的定位信息;建立GRU网络模型,并采用多目标进化算法对GRU网络模型的超参数进行调整以获取最优超参数,其中,在采用多目标进化算法对GRU网络模型的超参数进行调整时,每隔M代进行一次自适应邻域调整;根据最优超参数、多条通信数据以及目标标签的定位信息对GRU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以便通过训练好的GRU网络模型预测待定位标签的定位信息;由此,通过多目标进化算法对超参数进行调整,可以根据进化的不同阶段扩大或缩小邻域,有效提高了算法的整体性能,在保证多样性的基础上提高了收敛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0343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04587.9
申请日:2023-05-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T7/207 , G06T7/246 , G06F18/213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K7/10 , G06V10/82 , G06N3/0475 , G06N3/0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样本学习的RFID手指踪迹识别方法,首先,获取标签阵列发送的带有时序性特征的原始手指反射信号;接着,对原始手指反射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以得到可视化的手指踪迹空间特征图;最后,构建踪迹识别模型,并将手指踪迹空间特征图输入到踪迹识别模型,以便完成对手指踪迹空间特征图的识别;由此,能够在无需人体佩戴任何设备和极少数训练样本的情况下实现高精度、细粒度的手指踪迹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85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58829.6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N5/04 , G06F18/22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文物安防管理智能决策和应急处置系统,包括案例数据库模块、案例匹配模块、应急预案库模块、后台管理模块、预案可视化流程管理模块及应急处置指令动态生成模块,所述案例数据库模块用于存储文物安全事件典型案例,并将典型案例进行结构化分类管理,所述案例匹配模块用于将文博突发事件与典型案例进行案例匹配,所述应急预案库模块用于根据案例匹配结果生成分类型分层级的应急预案,所述后台管理模块用于对系统各个模块进行编辑管理,所述预案可视化流程管理模块用于对应急预案中各个角色的预案关键要素进行灵活配置,所述应急处置指令动态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并下发各个角色的应急处置指令。
-
公开(公告)号:CN11565692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12684.X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室内定位方法,涉及RFID定位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RFID技术的室内定位方法不够完善,且定位的精确度、可靠度以及稳定性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通过在对信号进行接收时采用对包括反射、绕射、散射和透射的电磁波以及直接视距传输的电磁波在内的系列信号进行接收,通过应分别从基于视距与非视距两个方面出发分析计算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从而有效克服多径现象对应对精度的影响,有效提高了定位的精确度、可靠度以及稳定性。本方法具有基于视距与非视距两个方面出发分析计算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从而有效克服多径现象对应对精度的影响,有效提高了定位的精确度、可靠度以及稳定性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65800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539590.5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投资组合优化方法、介质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S1,生成邻居;S2,初始化种群的计算目标;S3,初始化帕累托平面的两个极值点;S4,遍历种群;S5,生成随机数,并判断随机数是否大于预设的阈值,是,则执行S6,否,则执行S7;S6,将种群作为父代备选池;S7,将邻居作为父代备选池;S8,确定当前个体对应的子代个体,以得到子代目标;S9,根据子代目标更新两个极值点;S10,计算相应的切比雪夫值,以及更新父代备选池中的个体和目标;S11,迭代结束后确定最终目标;能够在通过多目标进化算法进行投资组合优化的过程中,提高算法的收敛性、多样性和全局搜索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5376343U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20765630.3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K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定位地下作业人员的RFID系统,包括:安全帽本体,佩戴在地下作业人员头上,一侧设置有第一RFID电子标签,另一侧设置有第二RFID电子标签,第一RFID电子标签与第二RFID电子标签具有不同的工作频率,且第一RFID电子标签和第二RFID电子标签内均记录有地下作业人员的个人信息;RFID读写设备,设置在地下,以便在地下作业人员经过RFID读写设备时读取第一RFID电子标签和第二RFID电子标签内的地下作业人员的个人信息;控制服务器与RFID读写设备相连接,以接收RFID读写设备读取的地下作业人员的个人信息;终端设备与控制服务器相连接,以根据RFID读写设备读取的地下作业人员的个人信息对地下作业人员的位置进行显示,从而不仅保证了作业安全又提高了定位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