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42726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329657.9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真菌介导的微藻固定化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微藻的转接;(2)微藻的高密度培养;(3)能成球真菌的孢子的培养;(4)添加新鲜孢子悬浮液到微藻培养基中;(5)真菌介导微藻细胞固定化;(6)固定化的微藻细胞用来处理各种废水。本发明引入了真菌介导的微藻固定化技术,用来处理废水,处理完的废水可回收利用,满足了微藻工业化处理废水应用的要求,是一条经济、高效地制微藻污水处理的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891786B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510082921.8
申请日:2005-07-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0G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乌桕油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它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和一定温度下,将低碳醇与乌桕油混合并搅拌进行酯交换反应,反应结束后,上层为生物柴油的粗产品,下层为甘油和低碳醇的混合物,将上层生物柴油粗产品纯化得生物柴油,其中:低碳醇与乌桕油的摩尔比为3-40:1,催化剂采用碱催化剂、酸催化剂、酶催化剂、固体磁性催化剂中的任意一种,酯交换是在20-120℃下进行的,加入的催化剂为乌桕油重量的0.1%-10.0%。本发明的优点是:乌桕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因凝点为-10℃,不容易凝结。原料丰富,可再生;可采取多种工艺制备生物柴油,工艺流程简单,条件温和。副产物甘油,其容易分离精制,蒸馏出的甲醇或乙醇可循环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294076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810106925.9
申请日:2008-06-1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生物质微波辅助定向热解制备生物柴油抗氧化添加剂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含有丰富的木质素的植物纤维素类生物质在微波辅助条件下,采用无机酸为催化剂、控制裂解的工艺参数、分段收集裂解产物,循环利用还原性不可冷凝气体组分,使木质素最大限度转化为小分子量的酚类残片,采用功能化离子液体吸收酚类产物并对其进行同步的烷基化修饰,溶剂萃取获得了油溶性好、抗氧化效果强且价格低廉的生物柴油抗氧化添加剂,该方法实现了植物纤维素类生物质完全利用的绿色化学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1289629A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810106920.6
申请日:2008-06-1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以生物质基磺化炭为脂肪酸酯化和甘三酯转酯化催化剂一步法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含有丰富的木质素的生物质原料经过粉碎、稀硫酸浸泡,在低温下烘干碳化,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生物质基磺化炭。以生物质基磺化炭为催化剂实现原料油中脂肪酸酯化和甘三酯转酯化一步法制备脂肪酸单烷基酯(生物柴油)。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酸碱催化法生产生物柴油工艺受原料油酸价限制,废水排放量大的问题。该催化剂对生物柴油生产过程的副产物水分不敏感,容易分离,有利于对粗甘油的提纯;该催化剂生产成本低,可以再生利用,也可以废弃作为土壤改良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891793A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200510082920.3
申请日:2005-07-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0L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含水率较高的生物柴油及其应用。属于液体燃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含水率较高的生物柴油,其中:其终产物含有以重量百分数含量计的脂肪酸单酯75-98%,水1-20%,乳化剂0.1-5%。乳化剂选择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1.0-8.0的乳化剂。室温下密度0.80-0.96g/cm3。室温下粘度1.0-10.0mm2/s。热值32.00-42.00MJ/Kg。溶液表面张力1.0×10-2-8.0×10-2N/m。液滴直径0.001-10.00μm。本发明在确保生物柴油终产物产品的存储稳定性前提下提供了一种含水率较高的乳化生物柴油,可以简化制备生物柴油中的除水的工艺,降低制造成本。本发明同时提高了生物柴油的燃烧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891787A
公开(公告)日:2007-01-10
申请号:CN200510082922.2
申请日:2005-07-0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C10G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磁性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本发明在催化剂作用下和一定温度下,将低碳醇与动植物油脂混合并搅拌进行酯交换反应,反应结束后,上层为生物柴油的粗产品,下层为甘油和低碳醇的混合物,将上层生物柴油粗产品纯化得生物柴油,碳醇与动植物油脂的摩尔比为3-40∶1,催化剂采用固体磁性催化剂,酯交换是在40-100℃下进行的,反应时间为1-5小时,加入的催化剂为动植物油脂重量的1%-10%。本发明的固体磁性催化剂含有Ni2O3、Co2O3、Fe2O3等磁性物质,烧结在一起的固体磁性催化剂可以在磁场的作用下,与液体状态的生物柴油更好的分离。可以减少污染。催化剂可回收且能重复使用,且不造成对反应设备的腐蚀。
-
公开(公告)号:CN1836734A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200610018943.2
申请日:2006-04-24
Applicant: 南昌大学
IPC: A61L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辅助杀菌的流体撞击腔,本发明包括头尾互相连接的二元主腔和二元副腔,二元主腔由主管体和主管体内的孔道组成;二元副腔由副管体和副管体内的孔道组成;其中:主管体内的孔道是由依次前后连接的主进料管、二元的主谐振管、主谐振管、主缓冲管、主分流管、主撞击管、主射流管、主突变管、主缩流管和主出料管组成;副管体内的孔道是由依次前后连接的副进料管、二元的副谐振管、副缓冲管、副分流管、副撞击管、副射流管、副扩流管和副出料管组成。本发明采用二元主腔和二元副腔的组合,特别是细小的双股分流管、细小的副射流管等结构,让高速液流剧烈碰撞,在对液体物料进行均质处理的同时能起到更大的辅助杀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641039A
公开(公告)日:2005-07-20
申请号:CN200410015808.3
申请日:2004-01-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尤其是一种竹叶竹叶柄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竹叶竹叶柄经常规的预处理,加水水提,过滤,得到滤液a和滤渣b;滤液a和滤渣b进一步提取各有效成分,预处理后的竹叶竹叶柄与加水量之间的固液比为:1∶8-70;本发明的水提过程中添加了纤维酶,与不加酶解剂的常规水提相比,用水量小,从而节约蒸发大量水所消耗的能源。该法还有提取效率高,产品得率较高,产品纯度高的优点。本发明容易实施,生产过程中不存在三废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590994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90312.1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南昌大学(C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螺旋藻浆灭菌干燥系统,属于微藻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空气压缩机、等离子体发生装置、等离子体喷射头、微藻灭菌罐体、微藻出料装置、微藻进料装置、第一可调节泵、第二可调节泵、检测取样装置和尾气收集处理装置。本系统操作简单,灭菌高效,解决了消费者对辐照灭菌的担忧及其他灭菌方法能耗较高的问题。利用流量较大的等离子射流在低温灭菌的同时起到干燥的作用,大大缩短了微藻加工生产的工艺耗时,减少了微藻热敏性营养物质的损失,同时提高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861371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610262920.X
申请日:2016-04-2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原位连续采收的螺旋藻养殖方法,根据螺旋藻生长特性,建立原位连续采收方法,实现螺旋藻生长速率与采收速率相平衡,使螺旋藻产率最大化。此外,建立基于螺旋藻生长繁殖营养需求的补料策略,实现螺旋藻连续养殖生产;通过补充水避免水分蒸发而引起螺旋藻养殖的底物抑制现象。通过滤布去除螺旋藻采收产生的滤液中不完整螺旋藻,可进一步提高所产螺旋藻产量和质量。本发明创新了基于原位连续采收的螺旋藻连续养殖生产模式,实用性很强,易于规模化,是一种满足工业化需求、环境友好型的新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