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47980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1910063834.X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一种机器类通信中基于分簇和数据缓存的随机接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小区中的设备划分为M簇,并在每个簇选择一个具有缓存能力的设备作为该簇的簇头;S2将一次随机接入机会持续的时间划分为簇内接入时间和簇头接入时间,记作T1和T2,簇内的普通设备首先在T1时隙内将接入请求发送至簇头,由簇头缓存在自己的缓存区中,再由簇头在T2时隙内将缓存消息统一发送至基站;S3计算普通设备的接入请求成功发送至基站的概率,依据“最大接入成功概率”原则,最终确定在接入成功概率最大时,小区中设备分簇数M和簇内接入持续的时隙数T1。该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大规模随机接入爆发时基站的压力,通过划分簇内、簇外接入,降低前导竞争的压力,提高随机接入成功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6537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95116.X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5/00 , H04W52/14 , H04W72/04 , H04B7/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导频分配和上行链路功率分配的方法,首先,为小区内用户随机分配相互正交的导频,小区间复用同一组导频,生成用户到本小区基站和其它小区基站的大尺度衰落系数;再依据导频分配优化问题求解系统中各用户的导频;最后,在导频分配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上行链路功率分配,获得上行链路导频功率和数据功率。本发明所述方法考虑了用户间公平性,以最大化系统中最差用户的频谱效率为优化目标,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中最差用户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763236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35554.9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4 , H04B7/155 , H04B17/10 , H04B17/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456 , H04B7/0465 , H04B7/155 , H04B17/102 , H04B17/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预编码的计算前传方法,涉及一种基于预编码的计算前传(Compute?and?Forward,CF)中继协作通信或迫整接收技术的线性优化处理方法,可应用于多用户中继无线通信系统或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多址接入系统。该方法中多个用户采用嵌套格码,通过对多用户发送信息的整数线性组合而非所有发送信息进行直接解码,再线性求解得到所需信息,以低复杂度获得较高的速率。本发明提出将接收放大因子移到发射端变成预编码,克服了传统计算前传方法存在丢番图折中(Diophantine Tradeoff)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多用户通信网络的自由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33776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111622556.0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部分CSI的RIS辅助认知无线电无线安全通信传输方法,在RIS辅助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认知无线电无线安全通信系统中,为使次级发射机和次级用户能与主发射机、主用户在同一频段内通信,保证次级发射机对主用户的干扰在一定阈值以内,设置RIS反射系数矩阵初始值,利用部分CSI,设计波束成形矩阵;根据波束成形矩阵,利用部分CSI,设计RIS反射系数矩阵;重复以上操作直到系统安全速率收敛。本发明可以在已知部分CSI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频谱效率,在实际通信场景中,缓解频谱稀缺问题,提高系统的安全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2061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390752.3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OTFS系统中跨域的高低速多用户接入方法及系统,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包括:OFDM发送端对信息符号进行第一预处理,并将信息符号映射至时延‑多普勒域分配给不同用户;基于第一预处理构建时频域转换方案,并将多用户信号从时延多普勒域转换至时频域,获得时频域复合信号;OFDM接收端接收所述时频域复合信号,并通过时频域解调恢复所述多用户信号,对低速发射端的时延多普勒域信号进行一次检测,得到低速信号检测结果;对低速信号检测结果进行二次检测,得到高低速发射端信号,并恢复至时延多普勒域。本发明可以有效的避免多用户干扰,从而提高频谱效率,并且针对现实中基站对接收到的复杂信号的处理条件,提高系统的译码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2307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397970.9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7/26 , H04B7/0452 , H04B7/04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符号级预编码方案的峰均比抑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包括:获取MIMO‑OFDM系统的下行链路模型,并基于此建立用户接收的频域信号模型;获取MIMO‑OFDM系统的已知信道状态信息并据此建立符号级预编码方案;基于符号级预编码方案将峰均比抑制问题形式化和等价转换得到目标函数;基于Dinkelbach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在求解过程中结合预设的PDD算法,在PDD算法中结合预设的mAPG算法,最终得到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根据最优解计算峰均比最小值,根据峰均比最小值对MIMO‑OFDM系统进行优化,实现峰均比抑制;本发明能够将峰均比抑制至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085779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0543191.0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426 , H04B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MIMO系统中接收天线选择与发送功率分配的联合设计方法,包括:基于相似度最大化准则,一根根将基站接收天线剔除,并比较基站接收端选择不同天线数时的上行能量效率,从而确定使上行能量效率最大化的基站接收端天线数;在基站接收端最优天线数为Kopt的情况下,设计基站接收天线选择矩阵;基于设计的天线选择矩阵,设计发送端功率分配矩阵,再基于该功率分配矩阵重新设计接收天线选择矩阵,重复此过程,直至前后两次能量效率的变化小于一个阈值,最终得到最优的基站天线选择方案和对应的用户发送功率分配方案。本发明可在提升系统上行能量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基站的硬件与能耗成本,大大简化了天线选择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990591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1910065711.X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7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无线携能的NOMA通信系统中无线资源分配方法提出了包括如下步骤:1)基于“系统谱效率最大化”原则,利用迭代法分别计算用户上行导频序列长度、正则化参数、功率分割系数、以及功率分配系数;2)计算当前和前一次迭代后的系统谱效率差的绝对值,并判断该值是否小于等于收敛判决门限;若是,则停止计算,此时的迭代结果即为所求最优值,否则继续迭代;3)用户利用最优上行导频序列长度、最优正则化参数、最优功率分配系数及最优功率分割系数实现系统无线资源的最优分配。本方法具有能使每个用户利用最优的功率分割系数协调接收端的信息解码和能量收集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472403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0748696.6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413 , H04B7/0426 , H04B7/04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交叠可视区域的功率分配方法,包括:构建超大规模MIMO下行的无线传输系统,无线传输系统包括超大规模天线的基站和多个单天线用户组,每个单天线用户组均有各自的可视区域,可视区域包括交叠区域和不交叠区域;基站采用规则化迫零预编码发送信号给所有用户,计算所有用户的总速率;根据总速率,计算得到最优的发送功率。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规则化迫零预编码来计算系统的总速率表达式,通过交替迭代的算法得到交叠区域天线的最优发送功率,使得系统的总传输速率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进一步的,当交叠区域天线的最优发送功率为零时,可以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01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14946.8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5/02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在非对称大规模MIMO下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质阵列的下行信道估计方法。首先,构建基于互质阵列的上下行非对称收发系统模型,并关注阵列宽带信号带来的频域方向偏移;其次,进行上行接收估计出上行信道,并由此恢复路径数,到达角,路径增益等信道参数;最后,利用上行信道恢复出的信道参数重建下行信道;对于宽带信号还可以利用不同频点上的群稀疏特性提高信道估计精度。本发明利用互质阵列角度分辨率高的特点,解决了恢复出的上行信道无法直接用于下行信道预编码的问题。本发明在非对称架构中有效地利用部分天线估计完整的下行信道,在降低上行链路接收压力和提高信道恢复准确性方面具有明显改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