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0865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122447.1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纳米结构和γ'相复合结构的镍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纳米结构金属材料技术领域。该镍基合金表层的组织含有尺寸被细化的γ'相,所述缺陷为层错,孪晶和纳米晶,且γ'相尺寸被细化的程度不一样。该方法是先后利用不同道次的表面机械滚压处理含γ'相的镍基合金,从而在镍基合金表层制备不同细化程度的γ'相,所述γ'相元素富集区域尺寸分布在13~40 nm,该结构的微观硬度在5.4~6.8 GPa之间,微观硬度是表面处理前镍基合金的1.1~1.4倍,不仅从整体上提高了镍基合金的强度,还可以得到符合不同强度要求的镍基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330862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122440.X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碳化物和纳米孪晶复合结构的镍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纳米结构金属材料技术领域。该镍基合金表层的组织结构为碳化物和纳米孪晶的复合结构,纳米孪晶上弥散分布着碳化物,形成碳化物和纳米孪晶的复合结构。该方法是先后利用表面机械滚压处理和时效处理对镍基合金进行处理,从而在镍基合金表层制备出纳米孪晶和碳化物的复合结构。所述复合结构中纳米孪晶片层间距分布在15‑50 nm,碳化物尺寸分布在5‑50 nm,该结构的微观硬度在4.9‑5.2 GPa之间,微观硬度是表面处理前镍基合金的1.3‑1.9倍,不仅从整体上提高了镍基合金的硬度,同时使其具有热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18725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67168.X
申请日:2016-07-18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C04B35/80 , C04B35/10 , C04B35/622 , C04B35/64 , C04B35/6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80 , C04B35/10 , C04B35/622 , C04B35/63416 , C04B35/64 , C04B2235/3206 , C04B2235/3225 , C04B2235/3843 , C04B2235/404 , C04B2235/405 , C04B2235/425 , C04B2235/5454 , C04B2235/667 , C04B2235/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纳米片增韧的复合陶瓷刀具及其微波制备工艺,属于机械加工刀具制造技术领域。所述的陶瓷刀具,它是以Al2O3为基体,以TiC和石墨烯纳米片为增强相,并添加一定量的金属粘结剂和助烧剂,其组成按质量百分比为:Al2O3:50.2-60.2%、TiC:20-40%、Ni:3-5%、Mo:3-5%、MgO:0.5-1%、Y2O3:0.5-1%、石墨烯纳米片:0.1-0.8%;本发明的复合陶瓷刀具以微波介质作热源,在氩气气氛保护下,通过优化配比、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采用微波烧结技术制备得到。本发明制备的复合陶瓷刀具中石墨烯纳米片分布均匀,刀具的断裂韧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硬度最高为19.12 GPa,断裂韧性为8.73MPa m1/2,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制备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600165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66633.0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B29/027 , B23B2229/04 , B23Q11/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深孔内槽镗削加工的带导向分段式镗杆,包括导向部分、液压驱动部分、刀头部分、空心镗杆和芯杆。导向部分与空心镗杆通过螺纹相连接。空心镗杆与柱塞缸通过螺纹相连接,并利用定位螺钉进行周向定位。芯杆位于空心镗杆的内孔中,通过圆柱销与柱塞相连接。在镗削过程中,导向部分起支撑作用,可有效提高刀头部分的局部静刚度。刀头部分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刀片,可抵消镗削加工时的径向力和切向力,改善刀头处的受力情况。较之现有技术的镗杆,本发明的带导向分段式镗杆具有较高的静刚度,能承受更大的切削力,大大提高了深孔内槽镗削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且同样适用于深长孔的镗削,加工范围较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8001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39414.3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韧抗裂镍基中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性能中熵合金技术领域。中熵合金的成分包含:Ni 48~50%、Co 21~23%、Cr14~16%、Al 4~6%、Ti 4~6%、Mo 0.5~2%、W 0.1~0.5%、Fe 0.1~0.7%、Zr0.01~0.1%,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精确配比Ni、Co、Cr、Al、Ti、Mo、W、Fe、Zr等元素并进行熔炼和浇铸得到初始铸态合金,随后进行热锻、热轧、固溶、冷轧、多级退火和多级时效处理,合金内部产生了多种具有显著强化效果的微观结构,多种强化机制协同作用,使合金展现出极高的强度,塑性和脆性断裂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4090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645880.2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容错控制的四旋翼无人机精准降落系统及方法,降落系统包括飞行器、飞行控制器、激光测距仪、视觉传感器、容错位置控制器和GPS模块,Openmv4传感器通过识别降落平台上的地标来获取相对坐标,降落平台上的地标采用Apriltag标识码,飞行控制器接收降落平台上的地标的相对坐标,并将相对坐标传输给容错位置控制器,容错位置控制器确保GPS模块在弱GPS信号下飞行器仍可成功着陆到降落平台上。本发明解决了GPS信号易受干扰、误差大以及单纯依赖视觉效率低、易受光照干扰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0862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122434.4
申请日:2020-02-2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记载了一种含有梯度纳米结构的镍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纳米结构金属材料技术领域。该镍基合金表层的组织结构为梯度纳米结构:镍基合金的表层结构从外至内由纳米晶结构逐渐转化为纳米孪晶结构,最后逐渐转变为粗晶结构,这种梯度纳米结构使得镍基合金具有高强度的特点。该方法是利用表面机械滚压处理,从而在镍基合金表层制备出梯度纳米结构。所述梯度纳米结构中纳米晶结构的平均尺寸为20‑40nm,纳米孪晶结构的尺寸分布在50‑130nm,镍基合金表层的梯度纳米结构深度为200‑600μm;该结构的微观硬度在5.0‑5.5GPa之间,微观硬度是表面处理前镍基合金的1.5‑2.0倍,大大提高了镍基合金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947910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007962.X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Ka多波束卫星通信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各个波束内的每个用户链接申请,根据业务量大小分配至不同载波,并结合载波的参数确定链接申请数目;然后对已经分配载波的链接申请,动态调整其对应的调制编码模式,以减少其占用的时隙资源和地面站发射功耗;最后通过人工鱼群算法对各个波束内的链接申请进行寻优计算,以获得Ka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可分配的最大的用户链接申请数目。本发明节省了地面站的发射功耗,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288785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64034.X
申请日:2016-08-1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7B14/06 , F27B14/08 , F27B14/10 , F27B14/12 , F27B14/14 , F27B2014/0843 , F27B2014/104 , F27M2001/1508 , F27M200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刀具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陶瓷刀具用多腔体微波烧结保温装置。所述装置共有三个以上腔体,每个腔体均包含辅助加热部分和保温部分,辅助加热部分由碳化硅、石墨混合粉末或者碳化硅、氮化硼混合粉末构成,保温部分由莫来石箱体、氧化铝泡沫砖、硅酸铝无石棉、多晶莫来石纤维棉、硅酸铝无石棉盖子、莫来石盖子构成。辅助加热所用的粉体不仅可以防止材料的氧化,而且具有低温助烧和高温保温的作用。在烧结过程中可同时制备多个试样,且温度分布均匀,升温速度快,最高可承受2000℃的温度。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显著提高试件的制备效率和力学性能,利于商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3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58345.8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香港大学 , 南京傲宁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15 , H02J1/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PSA‑ECMS的氢燃料混合动力无人机能量管理方法,该管理方法包括建立以氢燃料电池为主电源,锂离子电池作为辅助电源的无人机混合动力系统模型,并搭建能量管理系统模型。结合OPSA和ECMS,以氢耗量最小、效率最高为优化目标,在已知预定航线下,采用OPSA离线计算最优参考能量分配方案,在无人机执行任务过程中,采用ECMS对参考能量分配方案进行在线优化,从而实现系统的最优能量分配。本发明将OPSA离线计算和ECMS在线优化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氢燃料的高能量密度和电池的快速响应特性,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