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形变秧盘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253927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49331.2

    申请日:2018-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形变秧盘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检测秧盘的扭翘度;检测秧盘的弯曲变形度;检测秧盘的破裂长度;若所述扭翘度、弯曲变形度和破裂长度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则所述秧盘为形变秧盘;其中,扭翘度是指秧盘盘底的角远离水平基准面的变形程度;弯曲变形度是指秧盘的宽度相对于标准秧盘宽度的变形程度;破裂长度是指秧盘上最大的裂缝长度。通过对秧盘扭翘度、弯曲变形度和破裂长度的综合检测,能客观准确的判断出秧盘是否为形变秧盘,并针对形变秧盘给出了具体的等级评价标准,有效的提高了精密育秧播种生产线的机械可靠性,同时为后续育秧生产线中对变形秧盘自动化识别检测、剔除系统的设计奠定研究基础。

    一种杂交稻钵体盘播种性能参数精密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3712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0942178.1

    申请日:2017-10-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交稻钵体盘播种性能参数精密检测方法,该法用于含Linux操作系统及开源跨平台视觉库OPENCV开发出的智能恒量播种检测系统中,实现钵体盘在杂交稻育秧播种时,对其播种性能参数进行精确检测。其包括:种子包衣预处理,秧盘播种作业,秧盘原始图像采集,种子图像处理,钵体盘网格图像处理,最终提取特征参数,建立随机决策森林算法,对播种性能参数精确检测。该法实现对杂交稻钵体盘育秧播种性能参数的精准检测,检测效果好,速度快,算法精度高,同时为后续的播量优化调控、恒量播种奠定了研究基础。

    一种水稻插秧机的漏插率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3255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010666644.X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稻插秧机的漏插率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图像采集模块对秧田彩色图像进行采集,并传送至图像处理分析模块;(2)图像处理分析模块对秧田彩色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优化的秧苗二值图像,获取秧苗连通区域;(3)利用像素投影法累加优化后的秧苗二值图像每行及每列的白色像素值,确定所期望目标区域的左右边界及上下边界,将优化后的秧苗二值图像切分为多个目标区域单元;(4)图像处理分析模块连续处理多幅图像后,统计空白目标区域单元数量以及所有目标区域单元数量;(5)计算空白目标区域单元数量占所有目标区域单元数量的比例,得到漏插率。本发明实现对水稻插秧机漏插率的精准检测,检测效果好、速度快及成本低。

    一种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

    公开(公告)号:CN11188697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60815.8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力式小粒径种子智能穴盘育苗播种器,包括播种机构、漏播检测机构、补种机构以及控制模块;播种机构包括种箱、滚筒、释压组件以及转动驱动机构;所述滚筒转动连接在机架上,滚筒上设有多组吸种孔;所述种箱设置在滚筒的一侧;机架上设有清种片,该清种片设置在种箱的前方;所述释压组件包括释压件以及连接件;所述漏播检测机构包括多组检测传感器,多组检测传感器与同一组的多个吸种孔对应设置;所述补种机构设置在所述滚筒的后方,所述补种机构包括多个吸取件、补种箱以及驱动多个吸取件在补种箱与补播工位之间运动的补种上料驱动机构。本发明智能化程度高,有效确保穴盘一穴一粒播种效果,有利于实现精量播种。

    一种基于功能理论的柔性体输送尾部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50454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0717618.8

    申请日:2018-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功能理论的柔性体输送尾部保护方法,本发明使用了传送机构、柔性体以及传送机构,本发明基于摩擦功能理论,建立了柔性体在传送机构上运动至接送机构上的动力方程,解析出采用传送机构输送柔性体整体至接送机构表面上时所需传送机构的最小线速度,实现柔性体尾部输送恰好全部到达接送机构上,并与接送机构末端不发生碰撞,保证柔性体尾部在输送过程中得到保护。与此同时,解决了工程实际中依据经验估算传送机构最小速度的技术问题,为优化传送机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运输作业时采用该种传送形式对柔性体进行运移,使得柔性体的尾部不被损坏且作业效果良好,该分析模型也可用于工程运输、动力设计等方面,具有实际推广应用意义。

    水稻插秧机的插秧秧苗株距与穴秧苗数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23389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050581.8

    申请日:2018-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稻插秧机的插秧秧苗株距与穴秧苗数的检测方法和装置,首先检测启动模块不断检测插秧机的工作状态和行驶速度,当插秧机处于插秧工作状态时,摄像头开始对插秧机作业区域进行实时拍摄,嵌入式控制器对采集到的秧苗RGB图像进行灰度化、二值化处理,提取秧苗轮廓图像,并根据轮廓陡变度的算法计算获得插秧机栽插秧苗株距和穴秧苗数,语音提示模块播报当前秧苗株距与穴秧苗数,使得插秧驾驶员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管控插秧机工作参数。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技术方案实现了插秧机栽插质量的自动检测,为插秧机田间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保证。

    一种基于UWB的农业机械田间定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54585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124820.1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UWB的农业机械田间定位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若干个固定于定位田块边缘的UWB定位基站,以及安装于作业机械上的UWB定位标签、IMU惯性测量单元和终端处理器;UWB定位基站作为定位参考点,数量不少于3个;UWB定位标签安装于作业机械顶部,与各个UWB定位基站进行无线通信,分别测量出UWB定位标签与各UWB定位基站的距离,将所测量出的距离信息发送至终端处理器;IMU惯性测量单元用于采集作业机械的实时姿态信息,并发送至终端处理器;终端处理器用于根据接收的距离信息和实时姿态信息进行位置解算和校正,得到作业机械稳定的位置信息。本发明定位成本低、精度高且受外界干扰小,适用于各种农业机械的田间定位,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一种水稻秧盘智能码垛机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5550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30213.X

    申请日:2021-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稻秧盘智能码垛机,包括中央控制系统,秧盘输送装置、夹紧机构以及转移机构;所述转移机构包括竖向驱动机构以及横向驱动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安装架、夹紧组件以及夹紧驱动机构,所述夹紧驱动机构和所述夹紧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紧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用于检测已完成码垛的秧盘高度的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秧盘输送装置、夹紧机构以及转移机构均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发明的水稻秧盘智能码垛机尤其适用于水稻工厂化的育秧作业,综合考虑农业生产需求,结构可靠,且成本低,有利于代替人工进行秧盘码垛作业,有效提高秧盘码垛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一种用于水稻插秧机的同步转盘式侧深施肥机

    公开(公告)号:CN111886978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668298.9

    申请日:2020-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稻插秧机的同步转盘式侧深施肥机,包括肥箱、肥料输送装置、侧深开沟装置以及用于堵塞或缺肥检测的报警器;所述肥料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多个转盘式精准排肥器以及机电式同步驱动机构;所述机电式同步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将插秧机传动轴的动力引出到排肥转轴上的同步传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排肥转轴上的用于驱动所述排肥转轴持续正向转动的联动双曲柄机构;所述侧深开沟装置包括带撒肥口的开沟器和掩埋泥沟的覆土板。本发明的同步转盘式侧深施肥机利用机电式同步驱动机构驱动多个转盘式精准排肥器同步工作,与插秧机作业的同步性好,施肥量调节方便快捷,且制造成本低;带有检测缺肥或堵塞报警器,及时掌握作业状况。

    一种小粒径种子自动化穴盘育苗智能播种生产线

    公开(公告)号:CN11188707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66601.1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粒径种子自动化穴盘育苗智能播种生产线,包括用于输送穴盘往前移动的送盘装置、底土铺放装置、智能播种器、表土铺放装置以及淋水装置;沿着穴盘的移动方向,所述底土铺放装置、智能播种器、表土铺放装置以及淋水装置依次设置在所述送盘装置上;所述智能播种器包括播种机构、漏播检测机构、补种机构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播种机构、漏播检测机构以及补种机构连接。本发明实现对穴盘进行连续式的底土铺放、智能播种、表土覆盖以及淋水工序,从而实现穴盘育苗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高,节省人力,满足当前工厂化育秧栽培的作业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