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95122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238597.8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P17/08 , C12P7/22 , A61K31/365 , A61K31/235 , A61P35/00 , A61P31/04 , A61P39/06 , A01N37/40 , A01P1/00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生真菌Chaetomium sp.次生代谢产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该方法包含:(1)将窿缘桉内生真菌Chaetomium sp.在PDA固体培养基活化、继代培养,再在PDB液体培养基中摇培;(2)将步骤(1)中获得的液体种子在大米培养基中发酵培养,获得固体发酵物;(3)固体发酵物采用甲醇冷浸提取,过滤,滤液浓缩得到粗提物,将粗提物水混悬后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层粗提物;(4)通过减压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获得化合物A-F。本发明的方法对窿缘桉内生真菌Chaetomium sp.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并且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抑菌和抗肿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534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294445.5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公开了一种黄曲霉菌CZB‑13及其用途。该菌株的分类学名称为Aspergillusflavus,该菌株已于2024年7月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41494。本发明提供的黄曲霉菌CZB‑13及其发酵液均对油茶炭疽病菌具有拮抗作用,可用于油茶炭疽病菌防治。该菌株可用于制备成菌剂,在油茶种植和病害防控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99464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37468.1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V20/17 , G06V10/8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早期松材线虫病检测方法,包括:获取早期遥感图像集和晚期遥感图像集,在晚期遥感图像集中识别出患有松材线虫病植株和正常植株;在早期遥感图像集中识别出早期松材线虫病植株和正常植株;对分类后的早期遥感图像集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图像集;将所述预处理图像集输入高光谱重建网络,得到高光谱图像数据集;根据高光谱图像数据集提取光谱反射率曲线;使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所述光谱反射率曲线进行分类,建立早期松材线虫病检测模型。本申请结合高光谱重建网络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出患有早期松材线虫病的植株,只需要在无人机上安装RGB相机拍摄松林,成本较低,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6801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40401.9
申请日:2023-01-11
Applicant: 广东省森林资源保育中心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取物制备技术领域的小花山柰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小花山柰根状茎提取物的制备,S1‑1:称取500g小花山柰根状茎,将其粉碎后放入1000ml玻璃容器内;S1‑2:向玻璃容器内加入800ml甲醇,在室温下冷浸提取7d后过滤,重复提取3‑5次浓缩得到小花山柰根状茎甲醇提取物;S1‑3:向浓缩后的甲醇提取物内加入500ml水,将提取物与水混匀,混匀后用等体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分别萃取3‑5次,分别浓缩萃取液得石油醚层、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提取物;S2.小花山柰根状茎提取物抗细菌活性的测定;S3.小花山柰根状茎提取物抗真菌活性的测定;S4.小花山柰根状茎提取物的细胞毒活性测定;S5.小花山柰根状茎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975007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036819.6
申请日:2019-01-1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杜比亚蟑螂共生真菌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该方法包含:将从杜比亚蟑螂上分离得到的共生真菌采用PDB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抽滤,将菌丝和菌液分离,菌液直接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减压浓缩,得到菌液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杜比亚蟑螂共生真菌包含:Penicillium sp.Aspergillus sp.和Clonostachys sp.其中,所述的Penicillium sp.具有抗菌和抗氧化活性;其中,所述的Aspergillus sp.和Clonostachys sp.具有抗菌活性。本发明的方法能够通过发酵培养提取共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并测定其抗菌和抗氧化活性,以期为杜比亚蟑螂及其共生真菌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554398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592298.4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P1/02 , C12N1/14 , C12N1/02 , A61P31/04 , A61P39/06 , A01P1/00 , A01P3/00 , C12R1/77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蕊蛇菰内生真菌抗细菌和/或抗氧化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该方法包含:(1)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多蕊蛇菰中分离内生真菌;(2)将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在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3)将步骤(2)得到的液体种子接入灭菌的大米培养基中培养,将大米培养基的发酵产物在乙酸乙酯中冷浸提取,减压浓缩后得到多蕊蛇菰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4)采用TLC-MTT-生物自显影法和DPPH法筛选具有抗细菌和/或抗氧化活性的内生真菌。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提取多蕊蛇菰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获得具有抗细菌和/或抗氧化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