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8623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44161.3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玻璃的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致密无机玻璃掺杂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该制备方法包括:选取氨基功能化的硅氧烷前驱体、巯基功能化的硅氧烷前驱体以及量子点作为原料,将三者混合搅拌至溶胶态,干燥,以此获得所需的均匀且无开裂的二氧化硅无机玻璃。本发明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反应,避免催化剂对量子点性能的影响,选用氨基功能化和巯基功能化的硅氧烷前驱体作为原料,由于氨基的带碱性、巯基带酸性,二者相互反应实现反应体系中PH的调节,替代催化剂的作用,同时二者比例的调节还能控制反应速率,实现无碎裂的玻璃的制备。通过本发明,量子点玻璃制备中发光性能衰减和易自碎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7643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22388.2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定向互连的高导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将填充颗粒加入模具中,并将该模具置于永磁磁场中,并对所述模具施加震动,使得所述填充颗粒在震动下在所述磁场中自动对齐和排列,形成填充颗粒阵列;S2保持所述永磁磁场,将热固性聚合物胶体注入所述模具中,对所述模具抽真空去除其中的空气,使得所述热固性聚合物胶体填充至所述填充颗粒阵列的间隙中,升温固化,以此获得所需的定向互连的高导热界面材料。本申请还公开了上述制备方法获得的产品。通过本发明,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具备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加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578823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11543309.X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1K9/64 , F21V9/30 , F21V29/58 , F21Y115/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白光光源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激光二极管和荧光粉膜同时冷却的激光白光光源。该激光白光光源包括激光二极管、透镜、反射镜、荧光粉膜、荧光粉基板、水平底座和液冷散热机构,激光二极管作为蓝色光源,透镜将来自激光二极管的光线沿竖直方向出射,反射镜将来自透镜的折射光线反射至荧光粉膜,荧光粉膜与荧光粉基板相互配合将来自反射镜的光线转化为白光并射出;水平底座的下方设置有液冷散热机构,用于降低水平底座的温度,以此降低所述激光二极管和荧光粉膜的温度,从而实现二者的同时冷却。通过本发明,实现高效的同时冷却激光二极管和荧光粉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301696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81339.5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A41D13/005 , A41D31/14 , A41D2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智能制冷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可调温的智能舒适液冷服。该液冷服包括织物本体、调温管道和温控模块,调温管道分布在织物本体上,温控模块用于调节调温管道中液体介质的温度,温控模块包括冷却单元、回收单元、混液阀、控制器、传感器和微型泵,传感器用于检测混液阀输出端液体介质的温度,并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混液阀输入端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开度,使得从混液阀输出端输出的液体介质的温度达到控制器中预设温度阈值,以此调节调温管道中冷却介质温度的调节,进而实现液冷服温度的调控。通过本发明,按照使用者的意愿设定工作模式和工作温度,舒适性高,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957882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43309.X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F21K9/64 , F21V9/30 , F21V29/58 , F21Y115/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白光光源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激光二极管和荧光粉膜同时冷却的激光白光光源。该激光白光光源包括激光二极管、透镜、反射镜、荧光粉膜、荧光粉基板、水平底座和液冷散热机构,激光二极管作为蓝色光源,透镜将来自激光二极管的光线沿竖直方向出射,反射镜将来自透镜的折射光线反射至荧光粉膜,荧光粉膜与荧光粉基板相互配合将来自反射镜的光线转化为白光并射出;水平底座的下方设置有液冷散热机构,用于降低水平底座的温度,以此降低所述激光二极管和荧光粉膜的温度,从而实现二者的同时冷却。通过本发明,实现高效的同时冷却激光二极管和荧光粉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08743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1910347087.2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测井技术相关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测井仪器内的大功率器件散热储热装置,其包括导热基座、导热盖板、导热管和吸热剂模块,其中导热基座安装于大功率器件的表面,导热管的一端与导热基座紧密贴合并采用导热盖板对其固定,导热管的另一端插入吸热剂壳体与壳体内的吸热剂直接接触,吸热剂壳体采用吸热剂端盖对其内部的吸热剂进行密封。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方法。通过本发明,大功率器件的热量可通过导热基座、导热管以热传导的方式直接导入并储存于吸热剂中,减少了传热环节,使得传热储热更加高效,能够有效地抑制测井仪器内大功率器件的温升速率,可解决测井仪内部大功率器件在高温井下长时间工作的散热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9685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67572.7
申请日:2022-10-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器件散热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压电微喷散热装置。一种集成式压电微喷散热装置,该装置包括上盖、压电振子和底座,其中,底座上下两个端面上均设置有凹槽,分别形成泵腔和射流腔,底座的中心设置有多个分液腔,该分液腔的底部设置有喷嘴,冷却液入口与分液腔连接,喷嘴与射流腔相连,泵腔同时与射流腔和冷却液冷却液出口相连;上盖中心设置有压电振子配合的通孔,压电振子设置在上盖和底座之间,压电振子在交变电压的作用下往复振动,将冷却液吸入和排出,以此冷却待冷却电子设备表面。通过本发明,解决主动液冷装置体积大不能满足太空和便携电子设备等紧凑空间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9745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67165.3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8J5/18 , C08L63/00 , C08L83/04 , C08L75/04 , C08L101/00 , C08L1/28 , C08L29/04 , C08L23/06 , C08L39/06 , C08K9/04 , C08K7/06 , C08K3/04 , C08K3/38 , B29B15/12 , B01D29/05 , B01D29/76 , B01D29/80 , B01D29/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辐射状微结构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装置和产品。该方法包括:S1将导热填料与表面活性剂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形成导热填料分散液;S2将导热填料分散液进行抽滤,待导热填料完全沉降在滤膜上后,在导热填料中添加高分子水溶液固定导热填料之间的相对位置,抽离去离子水,从而在滤膜上形成预设排列形状的导热填料沉积体;S3将导热填料沉积体冷冻降温,使得其中残留的水分凝固成固体,持续冷冻干燥,直至沉积体中的残留水分完全升华;S4将热固性聚合物注入沉积体中,升温固化,以此获得预设排列形状的热复合材料。通过本发明,解决热复合材料中无法调控导热填料局部取向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6336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602123.2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量子点散热翅片、LED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白光LED封装领域。本发明通过将量子点、硅胶以及高导热系数材料颗粒充分混合后按照翅片预设结构参数固化成型,所述翅片的结构具有空隙,以为LED芯片和金线留出空间以及用于在封装时填充荧光粉和硅胶,获得具有优良散热性能且几乎不影响光学性能的翅片,将该翅片应用于量子点白光LED的封装当中,可有效降低其工作温度,减少高温对量子点和LED发光性能的影响,提高其寿命和工作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7643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122388.2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定向互连的高导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将填充颗粒加入模具中,并将该模具置于永磁磁场中,并对所述模具施加震动,使得所述填充颗粒在震动下在所述磁场中自动对齐和排列,形成填充颗粒阵列;S2保持所述永磁磁场,将热固性聚合物胶体注入所述模具中,对所述模具抽真空去除其中的空气,使得所述热固性聚合物胶体填充至所述填充颗粒阵列的间隙中,升温固化,以此获得所需的定向互连的高导热界面材料。本申请还公开了上述制备方法获得的产品。通过本发明,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具备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加工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