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6420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1185220.8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中一种敏捷卫星主动推扫成像实现方法,敏捷卫星可以沿滚动、俯仰、偏航三轴进行快速机动,可以实现对地面目标高效、灵活的观测,敏捷卫星不仅实现了沿任意欧拉角大幅、快速机动稳定后推扫成像的能力,还具备了在姿态机动过程中对地成像的能力,即为主动推扫成像过程。本发明敏捷卫星主动推扫成过程实现方法,包括匀地速主动推扫成像和匀积分时间主动推扫成像,这两种主动推扫成像方式均在高分多模卫星设计中得到应用,经过了型号的验证,方法有效,可以保证敏捷卫星主动推扫成像的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6874546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710010069.6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卫星一轨内成像任务优化方法,属于卫星成像任务规划领域。相比于传统卫星,敏捷卫星可沿滚动、俯仰、偏航三轴进行快速机动,可以实现对地表任意走向的条带目标的成像,典型的三类扫描成像方式是被动式扫描、俯仰匀速主动扫描与均匀地速主动扫描。对于一轨内多个任意走向的条带目标,何时成像会造成成像过程中侧摆角的差异,进而影响成像时能量的消耗,本发明建立了可适用于敏捷卫星三类扫描成像方式的成像起始时刻规划模型,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方法进行求解,使成像时卫星的侧摆角尽可能小,能够有效降低成像时能量的消耗,满足目前卫星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808025A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10800936.6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 G06F17/5095 , G06F2217/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结构热致变形抑制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对航天器的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热变形分析,求得结构位移与空间热流载荷和控制热流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给定温度场和热变形抑制要求,通过结构位移与空间热流载荷和控制热流之间的函数关系,求得控制热流;在薄壁杆件表面上施加所述控制热流,改变薄壁杆件的温度分布,抑制航天器结构热致变形。可见,本发明可以利用了飞行器上现有的温控设备,通过改变结构自身的温度分布来抵消不利的热变形,具有控制简单、可靠性高、便于工程化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257902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024306.2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用于星群协同工作的任务分配方法,步骤如下:地面对星群中任意一个卫星上注任务序列,接收到任务序列的卫星即为本轮任务招标星;本轮任务招标星制作每个任务的招标任务书,广播给星群中的所有卫星;星群中的各卫星根据任务、自身状态和能力确认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任务,如不能完成则放弃投标;如能完成,则作为投标星,进行任务投标;任务招标星根据投标的合同情况对各卫星的投标进行评估,判断并发布每个任务的中标星和星群总体效能,完成任务分配。本发明充分发挥星群的观测潜力,实现多星任务规划,解决多星系统与动态任务的在线调度分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719701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710801980.9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总装过程风险分析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按照航天器总装作业的流程顺序,从航天器总装作业中选择多个工序,得到特征工序集;根据风险分析模型,对特征工序集中的各个特征工序分别进行严重度、频度和探测度评估,得到严重度评分、频度评分和探测度评分;根据的严重度评分、频度评分和探测度评分,确定各个特征工序的风险顺序数;根据各个特征工序的严重度评分、频度评分、探测度评分和风险顺序数,设置一个或多个风险点。可见,本发明通过对航天器总装作业过程中的各个特征工序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准确识别出航天器总装作业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指导航天器总装作业,保障航天器总装过程的顺利实现。
-
-
公开(公告)号:CN107719701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801980.9
申请日:2017-09-0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总装过程风险分析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按照航天器总装作业的流程顺序,从航天器总装作业中选择多个工序,得到特征工序集;根据风险分析模型,对特征工序集中的各个特征工序分别进行严重度、频度和探测度评估,得到严重度评分、频度评分和探测度评分;根据的严重度评分、频度评分和探测度评分,确定各个特征工序的风险顺序数;根据各个特征工序的严重度评分、频度评分、探测度评分和风险顺序数,设置一个或多个风险点。可见,本发明通过对航天器总装作业过程中的各个特征工序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准确识别出航天器总装作业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指导航天器总装作业,保障航天器总装过程的顺利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6353771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665358.5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S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9/00
Abstract: 一种敏捷卫星成像任务全局优化分配方法,属于敏捷卫星成像任务规划领域。该方法分析卫星对所有成像目标的可见性,选择处于降轨段,且中间时刻卫星指向各个目标起始点的侧摆角不超过一定范围的可见时段,按可见时段的先后顺序在对应的轨道圈内,对可见目标依次成像。本发明从卫星应用的角度兼顾考虑卫星能源、成像效率、成像质量等多方面因素,提出了目标成像时段在降轨段且可见时段中间时刻侧摆角小于一定范围的优化原则,将多个成像任务分配到合适的轨道圈次,使成像任务规划更加合理,符合卫星应用需求,从而优化观测结果,保证成像质量,降低能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207374709U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21318330.0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便于微振源抑制的动量轮安装板,包括主连接梁(8)等;四根主连接梁(8)组成井字形支撑结构,主连接梁(8)之间分别通过辅助连接梁(9)加强,辅助连接梁(9)与主连接梁(8)垂直,辅助连接梁(9)与主连接梁(8)形成框架结构;在框架结构中各连接梁的交叉位置处设置设备安装面(11);在平行的两条主连接梁(8)中部分别设置拉杆支座(12);在设备安装面(11)底部对应设备安装点的位置处,各主连接梁(8)、辅助连接梁(9)工字梁的内部增加加强筋(10)。本实用新型在实现振源集中布局及微振动有效抑制的同时,通过优化构型和加强结构设计,改善了安装较多数量的大质量设备导致的力学响应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7374708U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21256717.8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8
Abstract: 一种避免微振动共振影响的动量轮支架,包括顶结构壁、左侧结构壁、右侧结构壁、中结构壁、前外结构壁、安装结构壁、后外结构壁、耳片安装板、动量轮支架安装孔和动量轮安装孔,用于航天器动量轮执行机构的安装,选用硬铝LD10CS为材料,重量仅为0.9kg,动量轮安装面和支架本体安装面平面度小于0.10mm,固有频率在150Hz左右,本实用新型通过综合考虑动量轮支架与动量轮和动量轮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空间约束等因素设计的支架产品,其固有频率避开动量轮和控制力矩陀螺等执行机构的微振动频率,且具有较大的安全裕度,不与微振动源发生耦合,能够有效避免微振动产生的共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