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1846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30388.7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路热管储液器容积与工质量匹配设计方法。本发明通过分析环路热管在低温启动工况、高温耐温工况、高温工作工况以及低温工作工况下,工质在环路热管各部件的气液分布,以及约束条件,进而根据上述约束,建立方程组进行联立求解,获取储液器容积的范围,选择合适的储液器容积,并根据储液器的容积计算工质的充装量。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储液器容积与工质量设计不合理导致环路热管低温启动失效、高温管体破裂以及运行不稳定等问题,本发明设计的环路热管已进行了在轨飞行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2432532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37115.1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蒸发器组件及环路热管,涉及航天器及地面其它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该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和工质出口;蒸发器包括主毛细芯和集气室;蒸发器的壳体内壁设置有蒸气槽道,蒸气槽道用于将主毛细芯外侧蒸发的工质引流至工质出口;蒸气槽道呈折线形或者波浪形;蒸气槽道包括与主毛细芯对应的槽道蒸发段和与集气室对应的槽道集气段;槽道集气段的当量尺寸大于槽道蒸发段的当量尺寸;蒸气槽道呈折线形时,当量尺寸为相邻两个折线顶点之间的距离,蒸气槽道呈波浪形时,当量尺寸为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该环路热管包括蒸发器组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器组件及环路热管,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环路热管启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5067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80945.X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及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散热冷凝器和环路热管。变散热冷凝器包括冷凝管段、控制器和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冷凝管段的一侧,所述散热装置用于对所述冷凝管段进行散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散热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率。本发明通过控制器改变散热效率,进而提升冷凝器的激活程度,使得多余的液体工质会存储在储液器和液体干道,减小漏热影响,形成正向有利于运行的气液分布,最终可减小环路热管的系统热阻,提升其运行稳定性,避免出现烧干等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4535606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410720845.8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相容性试验方法。使用本发明能够有效模拟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氨工质在高温、镍做催化剂情况下的分解过程,判断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相容性。本发明采用等效模拟试验件对月昼期间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氨工质的分解过程进行模拟,直接采用重力热管不凝气体测试方法测量氨工质在月昼期间产生的不凝气体量,能方便地对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的相容性进行判断,试验方法快捷、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4501900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20163.7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F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不凝气体量的间接测试方法。使用本发明能够获得月昼期间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产生的不凝气体量。本发明首先通过分析发现了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中不凝气体量与蒸发器和储液器之间的温差存在一一对应关系,通过对不凝气体量与蒸发器和储液器之间的温差关系进行标定,获得该关系曲线,然后根据实际的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运行过程中蒸发器和储液器之间的温差以及标定的关系曲线,获得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产生的不凝气体量,该方法实现简单,能有效获得多个月昼期间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产生的不凝气体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483148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21042.4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寿命试验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拟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在寿命期间内月昼及月夜的运行过程,检测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在寿命期间是否有效;同时测试重力驱动两相流体回路在月夜运行期间,蒸发器与储液器温差的计算,判断该两相流体回路在寿命期间是否满足探测器热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43253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011337115.1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蒸发器组件及环路热管,涉及航天器及地面其它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该蒸发器组件包括蒸发器和工质出口;蒸发器包括主毛细芯和集气室;蒸发器的壳体内壁设置有蒸气槽道,蒸气槽道用于将主毛细芯外侧蒸发的工质引流至工质出口;蒸气槽道呈折线形或者波浪形;蒸气槽道包括与主毛细芯对应的槽道蒸发段和与集气室对应的槽道集气段;槽道集气段的当量尺寸大于槽道蒸发段的当量尺寸;蒸气槽道呈折线形时,当量尺寸为相邻两个折线顶点之间的距离,蒸气槽道呈波浪形时,当量尺寸为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该环路热管包括蒸发器组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器组件及环路热管,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环路热管启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7918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45336.1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毛细芯加工成形方法、毛细芯和用于环路热管的蒸发器,包括:将原料粉末压结形成多孔毛细孔棒料,并将该多孔毛细孔棒料进行第一加工处理以形成初始毛细芯;对所述初始毛细芯进行烧结处理以形成加固毛细芯;对所述加固毛细芯中的与蒸发器壳体对应的装配面进行第二加工处理,得到用于与所述蒸发器壳体装配的毛细芯。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压结工艺生产的毛细芯导致毛细芯强度不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掉粉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毛细芯加工成形方法、毛细芯和用于环路热管的蒸发器。
-
公开(公告)号:CN11206676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82647.4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F28D1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及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非均匀散热的冷凝器和环路热管。非均匀散热的冷凝器包括冷凝管路和散热结构;散热结构设置在冷凝管路的一侧,用于对冷凝管路进行散热;沿冷凝管路内的工质流动方向,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由低到高变化。环路热管包括上述非均匀散热的冷凝器。本发明通过在冷凝管路上不同位置设置不同的散热效率,来提升在相同工况下的冷凝器的激活程度,使得多余的液体工质会存储在储液装置和液体干道中,减小漏热对冷凝器的影响,形成正向的有利于运行的气液分布,同时有利于在不同热载荷下形成冷凝器与储液装置的饱和温差和饱和压差,驱动工质进行正向流动,最终实现减小环路热管的系统热阻。
-
公开(公告)号:CN110542338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710062.4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渗透压驱动的两相流体回路。本发明回路驱动力大且无需任何能源供给,稳定性高,传热量大、热传输距离远。本发明在储液器或液体管路中设置半透膜,并在半透膜上部分的工质中添加有溶于工质的溶质,溶质的沸点大于蒸发器温度;所述半透膜用于通过工质、并不通过溶质。本发明以渗透压为驱动力,实现了两相流体回路的运行,是一种全新的流体回路驱动方式,实现简单易行且驱动力大,并且为完全被动的驱动力,无需任何能源供给,不存在机械部件损耗问题;且驱动力大,可显著提高环路热管驱动力,提升传输距离和传热能力;稳定性高,可使环路热管始终处于固定热导工作状态,避免因蒸发器向储液器漏热导致不稳定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