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非合作目标的捕获装置及其捕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516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505516.8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非合作目标的捕获装置及其捕获方法,装置包括捕获系统、顶板、支撑驱动系统和样品舱,捕获系统和顶板的上端连接,支撑驱动系统和顶板的下端连接,样品舱通过法兰盘和顶板上端的中心固定连接,顶板的四个顶角通过支撑立柱和地面连接。在防逃逸限位组件中,顶部限位板的第一端设有通孔,通孔和顶部限位销的第一端连接,顶部限位板的第二端和顶部限位短销的第一端连接,顶部限位销的第二端和顶部限位短销的第二端分别与顶部导帘的第一安装端和第二安装端固定连接,相邻两个顶部限位板的第二端接触连接。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展开、捕获、收缩和回收步骤。本发明避免了交会对接和分离释放,占用空间相对较小,操作方便,运行稳定。

    高速薄板轧机自激振动预测与抑制的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34194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710000637.4

    申请日:2017-01-03

    Inventor: 郜志英 管奔 李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薄板轧机自激振动预测与抑制的工艺方法,属于冶金轧制金属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轧机结构动力学模型、动态轧制过程模型、自激振动机理模型、临界轧制速度模型和预测与抑制自激振动的工艺措施。轧机结构动力学模型用于建立机架‑辊系垂直振动子结构模型,动态轧制过程模型用于得到轧制力的增量形式模型。自激振动机理模型由结构模型与过程模型通过动态轧制力与动态辊缝相耦合建立,临界轧制速度模型根据轧制速度与轧机自激振动诱发条件之间的关系建立。预测与抑制自激振动的工艺措施提出相应的工艺调整和优化措施,通过提高临界轧制速度实现对自激振动的有效抑制。该方法简单易行,能够有效实现轧机自激振动的预测与抑制。

    一种热轧金属复合板预矫直辊系

    公开(公告)号:CN105772509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610285657.6

    申请日:2016-04-29

    Inventor: 管奔 臧勇 张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板矫直领域,提供一种热轧金属复合板预矫直辊系,包括中间矫直单元、2个边侧矫直单元;中间矫直单元、边侧矫直单元分别包括上、下2个矫直辊;中间矫直单元的整体高度及2个矫直辊的开口度均可调;边侧矫直单元沿板材进给方向的位置及2个矫直辊的开口度均可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调整中间矫直单元的高度位置有效消除复合板沿长度方向的大挠度挠曲;调整上、下矫直辊开口度可有效消除沿板材宽度方向的大挠度挠曲;矫直辊片的自调节设计保证矫直辊片与复合板在预矫直过程中保持面接触,避免过大接触应力;中间矫直单元整体高度与两辊开口度可调,两边侧矫直单元纵向位置和两辊开口度可调,能适应不同来料板形、板宽与板形缺陷。

    一种双曲度板辊弯成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7003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52859.X

    申请日:2016-08-10

    Inventor: 管奔 黄雪梅 臧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曲度板辊弯成形装置,属于机械工程领域。该装置主要由上部至少一排多个辊压单元、下部至少两排多个下工作辊单元及机架组成;每个辊压单元由压下机构、工作辊自适应与传动机构、支撑体组成;压下机构主要由压下手轮、螺杆、螺纹套和压下座组成。工作辊自适应与传动机构由卡圈轴、中心球副和工作辊组成。支撑体由上支撑辊、内框架、下支撑辊组成。双曲度板辊弯成形装置全部采用刚性的承载和传动结构,使得其不但具有高的承载能力,而且可输入大功率的扭矩。该装置与公开的其他柔性辊弯成形装置相比,在可以成形大尺寸中厚板的同时,提高了压下调整过程中的稳定性。

    基于数值模拟的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的工艺参数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98178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1001607.2

    申请日:2015-12-28

    Abstract: 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的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的工艺参数控制方法,所述工艺参数控制方法方法对复合板轧制过程建模并进行有限元分析,综合分析轧制过程中的各个工艺参数得到优选结果,减少了通过试制确定工艺参数所造成的能源消耗。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复合板板层的物性参数;建立复合板和轧辊的几何模型;将复合板板层的物性参数导入几何模型中;设定分析步中的场输出变量;把影响结合的工艺参数设定为边界条件和载荷,计算分析后得到优选结果;本发明方法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数值模拟在仿真预测方面的优势,以实现复合板轧制过程中界面结合强度工艺参数的优化,减少了通过试制确定工艺参数所造成的能源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铝钢复合板异辊径矫直辊辊系结构及其辊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44750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17957.7

    申请日:2015-12-10

    Inventor: 臧勇 张超 管奔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铝钢复合板异辊径矫直辊辊系结构及其辊径确定方法,包括矫直辊和传动部件,所述矫直辊包括第一矫直辊和第二矫直辊,所述第一矫直辊与所述第二矫直辊呈上下交错排列,所述第一矫直辊位于上排,所述第二矫直辊位于下排。所述第一矫直辊与所述第二矫直辊分别与所述传动部件连接。本技术方案的矫直辊结构能够针对金属复合板上下表面材料力学性能的不同,在保证矫直效果的同时对金属复合板不同表面具有保护效果,同时能最大程度保证板材的咬入。

    一种可变直径的麦克纳姆轮及行走结构和底盘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60203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0926620.8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直径的麦克纳姆轮及行走结构和底盘结构。该可变直径的麦克纳姆轮包括:麦克纳姆轮单体、导向机构和连杆机构,若干麦克纳姆轮单体依次设置组成麦克纳姆轮,导向机构设置在麦克纳姆轮的轴心位置,连杆机构设置在麦克纳姆轮的两侧,一端均与导向机构的端部铰接,另一端均与麦克纳姆轮两端的侧壁活动连接;导向机构的一端与动力单元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麦克纳姆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便于控制,能够在驱动过程中随时改变直径。使麦克纳姆轮在驱动管道检测装置时适应在各种不同直径的管道内运行,同时可以通过改变轮子直径实现所驱动装置的通过性和稳定性的实时调控。

    一种具有梯度层叠特征的蛋盒型单胞及蛋盒型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886988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64160.6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超材料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梯度层叠特征的蛋盒型单胞,该蛋盒型单胞包括上部单胞和下部单胞;所述上部单胞和下部单胞采用镜像对称方式设置;上部单胞和下部单胞的结构相同,均包括至少4层周期间距相同、成形高度不同、单胞单元基体厚度相同或不同的一类单胞单元以一定的布置方式构成梯度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蛋盒型单胞通过一类单胞单元的对称叠加,形成其力学特性沿厚度方向的梯度改变,具有结构梯度变化特征和面外负泊松比特性,提高了等效刚度、压缩特性、吸能特性、振动特性等力学性能。

    一种具有面内负泊松比特性的轻量化蛋盒型单胞及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3864630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60553.X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超材料结构设计领域,涉及一种具有面内负泊松比特性的轻量化蛋盒型单胞,该轻量化蛋盒型单胞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所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正方形,正方形的对称中心处有一个波谷,四个边线的中点处各有一个波峰,波峰与波谷之间通过曲面相连接,若干成形孔且呈交错布置在所述轻量化蛋盒型单胞上。本发明的结构在保证原有蛋盒型结构高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吸能的前提下实现了结构的轻量化;同时花生形孔的引入使得蛋盒型结构的面内负泊松比效应大大增强,对于提高其弯曲稳定性和面内方向的吸能性能有巨大的作用。同时可以通过连续滚切、冲裁等方式高效制造,这使得本发明的制造方式简单,且成本低廉。

    一种异种材料结合过程中结合强度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8083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510561417.X

    申请日:2015-09-06

    Inventor: 臧勇 陈博宇 管奔

    Abstract: 本发明介绍一种异种材料热态结合过程中结合强度的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仿真软件对异种材料结合过程进行力学分析,提取有效结合参数并做相应简化;将实验相关数据输入试验机,通过设定“时间‑应力”的实验测试变化曲线,同时设定拉伸速度输入测试设备作为反应参数;按照Gleeble 3500实验操作要求进行试样装卡,实验参数通过输入试验机参数完成;通过对比实验过程界面应力应变参数与实际反应过程界面状态参数,对于界面强度实际强度参数进行测试,得到界面的结合强度参数。通过对异种材料界面进行结合实验并对结合强度进行检测,可以准确的判断在不同条件下界面结合情况以及强度数值,为生产提供准确数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