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41596B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310298280.4
申请日:2013-07-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分流汇合浇道制备半固态浆料装置和流变成形设备,属于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领域。该装置由浇口杯、金属熔体、分流汇合浇道、石墨板、冷却和加热元件、制备坩埚、温度控制器、加热器、压铸机及压室、压射冲头、挤压铸造机及压室、压射冲头、锻造机及下模和上模组成。本发明利用分流汇合通道来达到冷却和搅拌合金熔体促进熔体形核,制备半固态浆料,制备好的半固态浆料与压铸机、挤压机锻造机结合进行流变成形。本发明构造简单、投资少,生产成本低,连续制备工作稳定可靠,非常适合半固态金属浆料或坯料的制备与成形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741556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76025.1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坯连铸机扇形段连铸辊外支撑装置的冷却系统,涉及金属连铸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支撑装置使用寿命短、耗材严重的问题。其中,包括框架及设于框架上的连铸辊、传送装置,压下装置,所述连铸辊通过连铸辊轴承座安装于框架上,所述压下装置驱动连铸辊对板坯进行压下变形,所述传动装置驱动连铸辊转动用于传送板坯,所述框架与连铸辊之间设有外支撑装置,所述外支撑装置设有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供应装置,所述冷却水供应装置通过冷却水管连接冷却喷头。本发明实施例用以冷却外支撑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861902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32651.1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复合搅拌半固态浆料连续制备装置,属于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领域。该装置由1出料口、2石墨堵塞、3石墨内衬、4不锈钢筒、5加热元件、6冷却元件、7搅拌轴、8保温层、9轴承、10轴承座、11齿轮、12放料手柄、13进料口、14斜挡板、15旋转叶片、16搅拌叶片等组成。合金熔体进入设备后,被高速旋转的旋转叶片抛甩到搅拌室内壁上,熔体沿内壁向下流动,遇到斜挡板后沿挡板向下流动,之后又被旋转叶片抛甩到搅拌室内壁上,此过程循环两次后,熔体沿下部的石墨内衬壁向下流动,并在搅拌桶底部由搅拌叶片带动进行对流,在这个过程中熔体中产生大量晶核,并直接生长为球形,制备出半固态浆料。通过调整石墨堵塞与石墨内衬的缝隙控制浆料流出速度,半固态浆料可以与压铸、轧制、模锻等常规设备进行流变成形,也可以连续不断的制备半固态铸锭。
-
公开(公告)号:CN102019325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289783.1
申请日:2010-09-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nventor: 康永林
IPC: B21D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0/021 , B21B15/0085 , B21B2201/10 , B23K20/24 , B23K2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带钢无头轧制中间坯的连接方法,属于热轧带钢技术领域;所述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切头尾,利用所述剪切机将粗轧后中间坯的头尾切掉,使中间坯形成平直头尾端面,将前后两块中间坯的头尾端部对齐;压齿,利用所述压力机在前后两块中间坯端部的相对表面进行压齿,使前后两块中间坯端部的相对表面上形成齿形区域;搭接,将前块中间坯尾部的齿形区域与后块中间坯的齿形区域相对搭接在一起;压合,利用所述压力机将前后两块中间坯的端部压合在一起。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工艺设备简单、连接强度高、连接速度快、适用范围大;既可用于新建热连轧板带生产线的建设,也可用于现有热连轧板带生产线的改造。
-
公开(公告)号:CN101905247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37764.4
申请日:2010-07-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
IPC: B21B37/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无头轧制超长铸坯头尾温差的控制方法,用以解决在半无头轧制工艺中超长铸坯的纵向温度均匀性差问题。其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所述超长铸坯以某一固定拉坯速度V0进入均热炉,在超长铸坯尾部过加速点后以不高于V1max的某一速度V1行进,其中,V0≤V1≤V1max,直至铸坯头部抵达加热段末端,然后以某一速度V2行进至出坯段末端,最后以与F1轧机相匹配的速度V3进入轧机,直至铸坯尾部离开均热炉。本发明工艺,既不影响生产节奏,又能保证半无头轧制超长铸坯的温度均匀性,大大减小了超长铸坯的头尾温差,且工艺控制简单,现场操作方便,可以进一步节省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100510145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710119543.5
申请日:2007-07-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Ca加RE复合变质处理的高强耐候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耐候钢技术领域。耐候钢的成分为:C:0.04~0.07%,Si:0.2~0.4%,Mn:0.5~0.8%,S:≤0.01%,P:0.08~0.10%,Cu:0.45~0.55%,Ni:0.3~0.4%,Nb:0.02~0.03%,Ti:0.02~0.03%,Ca:0.002~0.006%,RE:0.01~0.03%,余量为Fe;均为重量百分比。制备工艺为:通过电炉或转炉冶炼、精炼、板坯连铸,然后连续热轧。优点在于,采用该发明,Ca和RE复合变质处理耐候钢的屈服强度可达到500MPa,抗拉强度达到590MPa,总延伸超过26%,在耐候性能方面失重率约为SPHC钢的35%。其合金化成本较低,可获得高强度、高耐候性钢板,是用于生产铁路车厢、集装箱和工业设施建设的理想板材。
-
公开(公告)号:CN100457926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610086189.6
申请日:2006-09-08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冷却装置,是高强度低合金钢待温坯加速冷却装置。包括待温坯、传输辊道,待温坯位于传输辊道上,并在传输辊道上来回摆动,传输辊道两侧设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为轴流风机,轴流风机的轴线与传输辊道水平面的夹角为30~60度,轴流风机的轴线与轧制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150度,所述轴流风机为3~10组,各组轴流风机等间距分布在传输辊道两侧,所述间距为0.5~1米。本发明通过风冷来加速待温坯的冷却,本发明能够显著缩短高强度低合金钢生产过程中的待温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920061A
公开(公告)日:2007-02-28
申请号:CN200610086189.6
申请日:2006-09-08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冷却系统,是高强度低合金钢待温坯加速冷却系统。包括待温坯、传输辊道,待温坯位于传输辊道上,并在传输辊道上来回摆动,传输辊道两侧设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为至少三组轴流风机,轴流风机的轴线与传输辊道水平面的夹角为0~90度,轴流风机的轴线与轧制方向之间的夹角为0~180度。本发明的冷却装置还可以是至少三组气雾喷射装置,气雾喷射装置包括雾化冷却喷嘴,雾化冷却喷嘴与传输辊道水平面的夹角为0~90度,雾化冷却喷嘴轴线与轧制方向之间的夹角为0~180度。过风冷或气雾冷却来加速待温坯的冷却。本发明能够显著缩短高强度低合金钢生产过程中的待温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676645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200510011568.4
申请日:2005-04-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颗粒增强的高强韧铸造镁合金及其制备成形工艺,属于镁合金技术领域。镁合金基体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0~10.0%Al,0.1~1.0%Zn,0.05~0.5%Mn,限制元素Si≤0.05%,Fe≤0.005%,Cu≤0.01%,Ni≤0.002%,其余为Mg。使用的颗粒为SiC纳米颗粒,粒径小于100nm,添加量为合金体积含量的0.1~3.0%。在熔化后的液态或半固态镁合金液中加入预处理的块状纳米颗粒,使其弥散分布于合金中,通过重力模铸或压铸获得所需铸件。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重力模铸或压铸条件下,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大于230MPa,延伸率大于15%,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制备的纳米颗粒增强高强韧镁合金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适于在冷室压铸机上进行压铸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15422784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372945.7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2 , G06F3/0481 , G06F111/10 , G06F111/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轧制数值模拟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一键全流程轧制热力耦合模拟方法及系统,一键全流程轧制热力耦合模拟方法包括:自动读取轧制规程,建立各工艺环节模型,处理轧件模型数据,后台调用求解器进行操作,自动进行模型及数据的继承,构建轧制流程模型。本发明可对轧制全流程或指定道次进行模拟,或基于热力耦合、结构进行模拟。本发明减小了轧制模拟从业者的工作强度,降低了轧制数值模拟工作人员的操作门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