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70802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577124.1
申请日:2013-11-1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02K9/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气枕增压系统,该系统采用了冗余设计,增压电磁阀在设定的时序条件下受贮箱压力反馈控制,在发动机启动初期,增压控制器控制主、辅增压电磁阀并监测贮箱内压力,当压力过低时,增压控制器控制主或辅增压电磁阀打开对贮箱应急增压,防止在小气枕条件下由于贮箱气枕压力衰减过快导致的发动机工作异常,保证发动机顺利启动,避免了单点故障,可以有效的提高增压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02416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038740.X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李林 , 周宏 , 周浩洋 , 贺启林 , 霍毅 , 税晓菊 , 张翼 , 石佳 , 张萌 , 吴立夫 , 卫强 , 陈牧野 , 王儒文 , 武园浩 , 周冠宇 , 马方超 , 吴姮 , 尹文辉 , 牛沫雯
Abstract: 一种防涡旋流动的五通装置,包括六通和导流装置。六通包括空心球体、第一法兰和四个第二法兰,空心球体上冲压出第一过孔,以第一过孔为顶端,在空心球体侧面对称冲压出四个第二过孔,在底端加工第三过孔。第一法兰焊接在第一过孔处,形成进口;第二法兰焊接在第二过孔处,形成出口。导流装置包括流动面、十字隔板和底部柱状结构,流动面为圆锥状,锥顶上设计有十字隔板,十字隔板将流动面均分为四块区域,导流装置从第三过孔放入六通中并焊接,导流装置将四个出口流动区域分隔开,形成防涡旋流动的五通装置。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球体内形成“纺锤形”纵向涡旋,防止压力下降造成发动机端入口压力不足,消除飞行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252389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59960.9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异形贮箱出流装置,属于液体火箭增压输送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消漩板和分隔板安装在共底贮箱的出流口上,通过在消漩板上设置孔减小消漩板的结构载荷同时降低了其结构重量,同时通过孔的合理布局提高消漩板的承载能力,消漩板采用120°V形结构,使流体过渡尽可能平滑,同时使液体有向中心填补的趋势,盖板安装在共底贮箱出流口(贮箱轴向)上部,使液体有向下流(加速)的趋势,破坏形成漩涡的切向力,通过上述设置抑制漩涡及塌陷的发生,从而减少贮箱内液体的不可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10241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2010038740.X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李林 , 周宏 , 周浩洋 , 贺启林 , 霍毅 , 税晓菊 , 张翼 , 石佳 , 张萌 , 吴立夫 , 卫强 , 陈牧野 , 王儒文 , 武园浩 , 周冠宇 , 马方超 , 吴姮 , 尹文辉 , 牛沫雯
Abstract: 一种防涡旋流动的五通装置,包括六通和导流装置。六通包括空心球体、第一法兰和四个第二法兰,空心球体上冲压出第一过孔,以第一过孔为顶端,在空心球体侧面对称冲压出四个第二过孔,在底端加工第三过孔。第一法兰焊接在第一过孔处,形成进口;第二法兰焊接在第二过孔处,形成出口。导流装置包括流动面、十字隔板和底部柱状结构,流动面为圆锥状,锥顶上设计有十字隔板,十字隔板将流动面均分为四块区域,导流装置从第三过孔放入六通中并焊接,导流装置将四个出口流动区域分隔开,形成防涡旋流动的五通装置。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球体内形成“纺锤形”纵向涡旋,防止压力下降造成发动机端入口压力不足,消除飞行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9695514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11486460.4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贮箱内燃烧快速增压系统,包括小贮箱和大贮箱,充气系统连接外部气源,充气系统、贮气系统、增压启动及过滤系统、增压调节系统、第一增压启闭系统、第一推进器隔离系统顺次连接至小贮箱,为小贮箱注入高压气体;小贮箱加注系统、单向阀隔离系统顺次连接至小贮箱,为小贮箱加注燃料A;小贮箱还设有小贮箱排气系统;小贮箱依次通过第二增压启闭系统、电动喷注阀、第二推进剂隔离系统连接至喷射装置;喷射装置封闭于大贮箱内,大贮箱内置燃料B,燃料A和燃料B燃烧产生高温燃气以增压。其利用自燃推进剂组元相互作用的原理,使得燃烧形成高温燃气对大贮箱进行快速增压。
-
公开(公告)号:CN106368940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68424.9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04B4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4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活塞泵的增压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水箱、气体减压器、驱动气减压器、驱动气电磁阀、第一压力传感器、活塞泵、进水电磁阀、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压力传感器、调节阀、控制测量系统、蓄能器和高压气源;高压气源通过驱动气减压器与驱动气电磁阀的一端相连接,驱动气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活塞泵的进气口相连接;高压气源通过气体减压器与水箱的进口相连接,水箱的出口与进水电磁阀的一端相连接,进水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活塞泵的进水口相连接。本发明用于活塞泵的增压系统通过水箱、气体减压器和进水电磁阀能够提供给活塞泵一定压力的液体,并且能够保持在活塞泵内持续的有液体,从而有利于活塞泵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670799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556828.0
申请日:2013-11-1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02K9/50
Abstract: 一种具有冗余功能的常温补压系统,包括氢箱补压系统和氧箱补压系统。氧补压系统由两个电磁阀、压力信号器、孔板以及相应的导管组成,电磁阀的开闭由压力信号器控制;通过对两个压力信号器的开闭压力进行控制,实现氧箱补压系统的冗余设计。氢补压系统由两个电磁阀、压力信号器、孔板、控制系统以及相应的导管组成,通过对电磁阀的供电时间进行控制,实现氢箱补压系统的冗余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3674459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577173.5
申请日:2013-11-1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7/02
Abstract: 一种紧固件螺纹涂胶防松性能试验方法,通过将涂抹厌氧胶的紧固件按照真实安装状态进行连接,并用不涂厌氧胶的试验件进行对比。将不同状态的紧固件固定于高温或低温工装上,模拟紧固件所经受的真实热环境(包括常温、低温和高温)。将整套工装固定于试验台上按相应工作环境下的振动条件进行振动试验,模拟紧固件所经受的真实力学环境。为检验防松效果,在试验前进行力矩校验,振动试验结束后进行力矩复校。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检验紧固件涂胶后在高温、低温、振动环境下的防松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62781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60657.4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隔板贮箱的增压系统,隔板设置在推进剂贮箱中,将推进剂贮箱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方的大贮箱容积大于下方的隔板贮箱容积;隔板上均布若干常开隔离阀。隔板贮箱内侧壁上设置有隔板贮箱压力传感器,内部设置有隔板贮箱增压消能器;隔板上设置有与隔板贮箱连通的排气管路,排气管路上安装有隔板贮箱保险排气阀;隔板贮箱增压消能器通过隔板贮箱增压管路与增压气瓶连接,隔板贮箱增压管路上设置有增压电磁阀。大贮箱内设置有大贮箱增压消能器,大贮箱增压消能器与大贮箱增压管路连通。本发明可有效解决由重复使用带来的返回段增压气量大、沉底需求大和推进剂温度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1198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65586.X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02K9/00
Abstract: 一种基于贮箱排气的推进剂沉底系统,包括推进剂贮箱、电控安溢排气阀、排气管、限流元件、喷管、控制气瓶、综控器、箱压传感器、隔离装置;推进剂贮箱内的推进剂消耗掉一部分后,推进剂贮箱内上部是增压气体,下部剩余推进剂采用隔离装置与上部气体进行隔离;推进剂贮箱内上方的增压气体通过电控安溢排气阀再经过排气管分为两路,通过两个对称布置的喷管使增压气体向下喷出,产生反推沉底力;电控安溢排气阀的开启与关闭共有两种方式,一是综控器控制电控安溢排气阀;二是控制气瓶提供控制气强制打开;排气流量通过两侧排气管出口处的限流元件进行控制;箱压传感器用于监测推进剂贮箱内的压力,并反馈给综控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