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8519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11252.6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冷却与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及实现方法,该系统包括:贮箱、喷射冷却系统和主动热控系统,喷射冷却系统抽取贮箱内低温液态推进剂,通过喷雾形式对贮箱壁面进行冷却;主动热控系统中的热沉回路抽取贮箱内低温气态推进剂,通过管路流经中间换热器对换热介质进行冷却;热控流体回路将飞行器舱内仪器设备的热量进行收集,并通过管路带入中间换热器,通过所述换热介质进行散热,本发明利用剩余低温推进剂作为冷源,通过在贮箱内喷雾冷却为贮箱结构供冷,降低防热代价,并通过中间换热器将低温推进剂冷源与主动热控回路进行热交换,为仪器设备提供散热途径,从而减小飞行器热管理代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566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83605.3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跨域飞行器的热管理系统,冷板设置于设备安装板上;泵驱动第一工质流动,第一工质流经冷板吸收设备产生的热量;飞行器在轨阶段:辐射器位于飞行器外部,流经辐射器的第一工质与外部空间进行热交换后重新冷却;泵驱动第一工质在包含冷板和辐射器的回路中循环流动;飞行器再入阶段:辐射器位于飞行器内部;流经冷板后的第一工质在换热装置中与隔膜储箱提供的第二工质进行热交换,重新冷却后的第一工质返回冷板,吸收热量后的第二工质由相变工质排放管路排除至飞行器外部。本发明采用泵驱单相流体回路热收集技术与辐射器、消耗式热沉热排散相结合的双模式一体化热管理方案,实现了跨域飞行器各阶段的稳定、高吸的热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9995013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10239523.4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2J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飞行器长线供电动态响应性能的方法,通过阻值、重量和电容参数的方面精细设计长线电缆,选用不同等级导线减小分布电容电感,减小长线对母线特性的影响。还对升压控制器的输出滤波网络和升压电路设计方面进行整合优化,进一步稳定了升压控制器输出端的母线特性,从源头减小纹波和负载动态变化对母线调节的影响。改进后的卫星供电控制器能够为载荷卫星负载直接供电,减少电源突变或引入干扰对载荷卫星负载二次电源模块的冲击,进一步保证为载荷卫星工作的寿命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73560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10194742.5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王国辉 , 叶成敏 , 崔照云 , 岳玮 , 李茂 , 黄晨 , 王淑炜 , 岳梦云 , 窦振飞 , 徐晨 , 刘巧珍 , 易航 , 邱玉钦 , 刘欣 , 张绪斌 , 郭源 , 肖泽宁 , 穆晖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高稳定性升压供电系统,首次直接升压至卫星负载电压后传输,采用升压供电系统后,可以满足同时为多个载荷卫星载荷供电的要求,可以节省载荷卫星在飞行器飞行期间的电池消耗,减小了载荷卫星蓄电池的设计难度,提高了载荷卫星电源系统的供电有效率。采用升压供电系统还解决了飞行器为载荷卫星长距离大功率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使长距离供电电缆设计简单且电缆上的损耗小,提高了供电效率,同时大功率供电时或负载突变时还能稳定母线电压,对负载二次电源模块的设计更加容易。更换升压电路中升压功率部分元器件,改变比较器的阈值后能满足卫星各种母线电压要求,可扩展性好,为飞行器升压电源系统开拓了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436382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1421494.5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64
Abstract: 一种锁销类分离弹簧拉紧机构、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通过线轮和锁紧机构可实现插销弹簧在压缩状态下的再拉紧,首先完成载荷对接,再进行弹簧解锁,能够满足轻载荷纵向对接、重载荷横向对接解锁两种需求。该分离装置已在某航天产品中成功应用,顺利实现轻载荷纵向对接、重载荷横向对接解锁两种工况,保证了型号圆满成功。
-
公开(公告)号:CN109995013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39523.4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2J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飞行器长线供电动态响应性能的方法,通过阻值、重量和电容参数的方面精细设计长线电缆,选用不同等级导线减小分布电容电感,减小长线对母线特性的影响。还对升压控制器的输出滤波网络和升压电路设计方面进行整合优化,进一步稳定了升压控制器输出端的母线特性,从源头减小纹波和负载动态变化对母线调节的影响。改进后的卫星供电控制器能够为载荷卫星负载直接供电,减少电源突变或引入干扰对载荷卫星负载二次电源模块的冲击,进一步保证为载荷卫星工作的寿命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12772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0218740.1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林宏 , 张新宇 , 彭慧莲 , 东华鹏 , 王国辉 , 陈益 , 安雪岩 , 王雪梅 , 王明哲 , 于秀丽 , 陆浩然 , 刘欣 , 崔照云 , 刘志伟 , 张群 , 杨自鹏 , 杨勇 , 唐颀 , 曹梦磊 , 杨炜平 , 周佑君 , 苗建全 , 张巍 , 刘建忠 , 叶成敏 , 肖泽宁 , 郭源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频率、振型和频响函数为一体的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针对多星分配器分支多、质心高、频率低的复杂空间构型特点,对建立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集频率、振型和频响函数为一体的模型修正,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对初步建立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初步模态分析,然后再对初筛后的模型进行模态和频响分析,并与模态试验和正弦扫描试验的试验结果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最后将模型设定为飞行状态,从而得到飞行状态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进行动响应分析,或者用于基础级火箭进行全箭动特性和全箭动力学响应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9436382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421494.5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64
Abstract: 一种锁销类分离弹簧拉紧机构、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通过线轮和锁紧机构可实现插销弹簧在压缩状态下的再拉紧,首先完成载荷对接,再进行弹簧解锁,能够满足轻载荷纵向对接、重载荷横向对接解锁两种需求。该分离装置已在某航天产品中成功应用,顺利实现轻载荷纵向对接、重载荷横向对接解锁两种工况,保证了型号圆满成功。
-
公开(公告)号:CN104735142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510116906.4
申请日:2015-03-17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数据实时处理与存储系统及其处理方法,该系统的中心控制模块实现了数据调度、线程控制和进程控制,可以协调各模块之间处理流程,从而实现了试验数据的快速、可靠处理和存储,有效缩短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而且本发明采用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联合工作,实现高速和大容量数据存储;在本发明中,数据发布模块根据设定的通信协议将数据处理结果进行打包和网络发布,使得各网点可以通过监测平台显示相应的数据结果,实现各网点对数据处理结果的实时监测;因此,该系统及其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数据的利用率、提升型号的测试效,解决瞬时大数据处理与存储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912772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18740.1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林宏 , 张新宇 , 彭慧莲 , 东华鹏 , 王国辉 , 陈益 , 安雪岩 , 王雪梅 , 王明哲 , 于秀丽 , 陆浩然 , 刘欣 , 崔照云 , 刘志伟 , 张群 , 杨自鹏 , 杨勇 , 唐颀 , 曹梦磊 , 杨炜平 , 周佑君 , 苗建全 , 张巍 , 刘建忠 , 叶成敏 , 肖泽宁 , 郭源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 G06F17/5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频率、振型和频响函数为一体的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针对多星分配器分支多、质心高、频率低的复杂空间构型特点,对建立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集频率、振型和频响函数为一体的模型修正,具体步骤包括:首先对初步建立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初步模态分析,然后再对初筛后的模型进行模态和频响分析,并与模态试验和正弦扫描试验的试验结果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最后将模型设定为飞行状态,从而得到飞行状态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进行动响应分析,或者用于基础级火箭进行全箭动特性和全箭动力学响应计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