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1887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19271.X
申请日:2021-11-09
IPC: G01N2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视场快速高分辨的光学内窥显微方法,所涉及整个系统包括光源、光学透镜、二维色散元件、孔径光阑、分束镜、探测器等,其中,二维色散元件、光纤和微型光学透镜被集成在光学内窥镜头端,该光源通过光频梳芯片的调制,出射光为光学电磁频域离散的光谱信号,进一步,所述电磁频域离散光谱信号通过二维色散元件,生成空间二维分布的共聚焦照明光斑阵列,并被用于对被观测样品进行二维共焦照明成像,结合锁模与干涉增强技术,通过对所获取样品表面信息干涉信息的傅里叶解析,得到被观测样品表面高分辨强度图像和相位信息,本发明所提方法借助飞秒脉冲光的超快特性,可以实现对被观测样品表面像的视频级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578158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87101.6
申请日:2023-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聚焦内窥探头的装配方法及装置,使用镜面定位仪对微小距离进行微距的准确定位,本装配方法中所独特设计的多段式的保护套结构,完美配合本发明的装配流程,在保护内部光纤束和GRIN透镜的同时,实现对其位置的固定,并且可以实现屏蔽外部光信号干扰的功能,使本发明的共聚焦内窥探头的装配方法更具可行性和实用性。自主探索了微小镜头的设计与装配工艺,开发了一套完整的微小镜头装配流程,达到1.07μm的横向分辨率,整体成像视场达到230μm,能够紧贴样品表面进行成像,有利于实现对病变组织的细胞级成像。为后续侧向、红外大深度的镜头设计装配打下基础,有利于实现核心元器件的国产化,降低医疗设备成本,提升国民医疗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76055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83240.X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束共聚焦内窥镜图像噪声建模方法、装置和介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原图和与原图像素尺寸相同的光纤图像,基于物理运动模拟算法得到光纤图像中单根光纤的圆形截面,对圆形截面进行二维颗粒堆积,得到噪声遮罩;将原图的对比度调节至白光成像图的对比度,基于白光成像图的透光率调节噪声遮罩的灰度值;叠加噪声遮罩图和原图的矩阵,得到第一噪声图像;设定畸变影响范围,对第一噪声图像切分出畸变影响范围的子图像,对子图像进行非线性的畸变缩放,得到第二噪声图像;添加椒盐噪声,得到结果噪声图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模拟各种不同蜂窝状噪声下的光纤束共聚焦内窥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2666698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0108456.X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色散超表面的光纤束多方位三维共聚焦成像装置及方法,属于光纤显微内窥领域,主要包括宽带光源模组、振镜扫描系统、耦合物镜、微型探头模块、探测模块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其中微型探头模块包含侧向成像模式下将光纤束远端出射光反射到侧面的微型直角棱镜,以及用于三维成像的色散超表面,通过以上各模块的配合可以得到样品的三维图像。本发明提出了利用光纤束共聚焦原理结合超表面设计实现多方位三维成像的新方法,既可以前向成像也可以侧向成像,其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且视场范围大;装置无需装载电动机械扫描探头,极大地简化了成像元件的体积,能真正做到在体低损伤的无透镜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2666698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110108456.X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色散超表面的光纤束多方位三维共聚焦成像装置及方法,属于光纤显微内窥领域,主要包括宽带光源模组、振镜扫描系统、耦合物镜、微型探头模块、探测模块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其中微型探头模块包含侧向成像模式下将光纤束远端出射光反射到侧面的微型直角棱镜,以及用于三维成像的色散超表面,通过以上各模块的配合可以得到样品的三维图像。本发明提出了利用光纤束共聚焦原理结合超表面设计实现多方位三维成像的新方法,既可以前向成像也可以侧向成像,其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且视场范围大;装置无需装载电动机械扫描探头,极大地简化了成像元件的体积,能真正做到在体低损伤的无透镜成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