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间复合支护构造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047415U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20144561.0

    申请日:2011-05-09

    Abstract: 桩间复合支护构造,易于施工,能有效地节省支护体系的工程造价。它包括间隔设置的锚固桩(10),在所述锚固桩(10)间的坡面上设置喷射混凝土层(20),喷射混凝土层(20)内横向间隔布设纵向钢筋组和纵向间隔布设横向钢筋组,在喷射混凝土层(20)内形成隐形框架梁;在纵向钢筋组和横向钢筋组交汇的节点处设置锚杆(30),各锚杆(30)的两端分别与稳定土体和喷射混凝土层(20)锚固连接。

    抗震包裹式加筋土结构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485764U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20082961.6

    申请日:2009-0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包裹式加筋土结构,旨在提高支挡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并有效地控制面板变形,增强挡土墙的抗震能力。它包括面板(30)和在其内侧分层填筑压实的填料,以及纵向设置的碎石反滤层(20),填料内水平、相间、成层地布置有主拉筋(10)。面板(30)由竖向隔排砌筑的分体砌块(31)、整体砌块(32)构成,分体砌块(31)由沿面板(30)厚度方向拼成的外砌块(31a)、内砌块(31b)构成,主拉筋(10)回折包裹碎石反滤层(20)和内砌块(31b);外砌块(31a)与整体砌块(32)之间还具有竖向榫铆连接结构和/或竖向插接结构,内砌块(31b)与整体砌块(32)之间则具有竖向插接结构。

    二次注浆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公开(公告)号:CN201512786U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20082927.9

    申请日:2009-0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注浆竖向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旨在有效地增强抗滑桩的抗弯能力,降低钢材耗量,并提高施工效率。浇灌混凝土形成的桩身(10)内设置有分布筋(11),所述桩身(10)在受拉侧内横向间隔埋设有与之固结的金属波纹管(22),金属波纹管(22)内设置有锚索;锚索下部锚固段(20a)与桩身(10)下部锚固连接,在对桩身(10)施加竖向预应力后,锚索上端通过锚固装置在桩身(10)顶部与其锚固连接,向金属波纹管(22)内浇灌的水泥砂浆(30)将金属波纹管(22)和锚索固结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滑坡治理工程。

    岩土边坡微型桩抗滑构造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390968Y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920080214.9

    申请日:2009-04-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土边坡微型桩抗滑构造,用于固定稳定地层上的滑体,它包括在滑体坡面周界内纵向间隔成排、横向间隔成列布设的加固单元,各加固单元由铺设于滑体坡面上的刚性构件(10)和对应的微型桩桩群构成,各微型桩的桩体穿过滑体进入稳定地层内,桩体上端与刚性构件(10)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微型桩桩体起着阻滑键的作用,且通过群桩效应大大提高滑体的抗剪强度,使整个滑体保持稳定而不会产生滑移,因此具有优良的抗滑性能,可确保岩土边坡的稳定性;柔性较好,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可以全面采用机械化施工,施工简单,工期短,且利于降低工程的建设投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