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量评价源上圈闭油气成藏有效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4030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06496.0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地质勘探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定量评价源上圈闭油气成藏有效性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基于获取的关键成藏期时断层活动速率和统计的油源断层与烃源岩的接触面积得到断层输导系数;基于测量的圈闭投影所占的断面脊横向长度和断层所有断面脊的横向长度之和得到圈闭‑构造脊关系系数;基于获取的断层位置的平均排烃强度和测量的烃源岩至圈闭的距离得到圈闭的油气运移系数;根据断层输导系数、圈闭‑构造脊关系系数、油气运移系数得到圈闭油气成藏有效性系数;根据圈闭油气成藏有效性系数判断圈闭成藏有效性大小及对比不同圈闭之间的成藏差异。本发明能够实现直接、定量化评价圈闭油气成藏有效性,有效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的成功率。

    一种方位角道集划分方案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3108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30152.0

    申请日:2023-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位角道集划分方案的确定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按照预设角度划分步长,确定地震数据的多个初始划分角度;对各初始划分角度,根据初始划分角度和预设划分规则,将地震数据划分为多个方位角道集数据,从而得到多个待评价方位角道集划分方案;对每个待评价方位角道集划分方案,获取各方位角道集数据对应的地震特征数据,并基于地震特征数据确定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精度评估因子;基于各待评价方位角道集划分方案对应的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精度评估因子,确定目标方位角道集划分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震数据方位角道集划分方案的量化评定方法,实现了快速高效的确定最佳地震数据方位角道集划分方案,从而提高裂缝预测的精度。

    基于数据融合的地震成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22202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110544430.X

    申请日:2021-05-1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地震成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获取的第一地震数据和第二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分别得到对应的第三地震数据和第四地震数据,第三地震数据和第四地震数据之间的数据匹配度满足匹配度要求;基于第三地震数据和第四地震数据分阶段求取多维的时空变匹配因子;基于时空变匹配因子对第三地震数据和第四地震数据进行分阶段匹配融合,以得到共中心点道集;基于共中心点道集进行后处理得到叠加图像。本发明实施例得到的叠加图像兼具了不同地震数据在不同频段的优势,并且通过预处理,较好的消除了不同地震数据在相位、频率和能量的差异,避免了融合后在中深层同相轴连续性差和假断层现象。

    一种地震道集剩余时差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75515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64573.0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道集剩余时差校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原始地震道集;对原始地震道集进行划分,得到第一地震道集和第二地震道集;根据第一地震道集,构建第一模型道,并基于第一模型道依次对第一地震道集中的地震道进行剩余时差校正,得到校正后的第一地震道集;根据校正后的第一地震道集和第二地震道集,构建第二模型道,并基于第二模型道依次对第二地震道集中的地震道进行剩余时差校正,得到校正后的第二地震道集,从而完成对原始地震道集的剩余时差校正。本技术方案,由时差较小的近道逐步向远道构建精确的动态模型道,有效消除道集剩余时差,减少远道子波拉伸,提高地震道集同相轴的连续性和叠后地震数据分辨率。

    一种储层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73851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10593.7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储层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区域的测井数据以及地震道集数据,确定目标区域的储层弹性参数;根据所述储层弹性参数,确定目标区域各储层的孔隙空间结构参数;根据各储层的孔隙空间结构参数,对各储层是否为目标储层进行预测。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准确确定孔隙空间结构参数,根据孔隙空间结构参数与储层的优质程度之间的关系,对储层进行预测,从而解决了中深层储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不明确,难以根据孔隙度以及渗透率对储层进行预测的问题,提高了储层预测的准确性的便捷性。

    考虑多重孔隙介质的富有机质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8107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22556.9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考虑多重孔隙介质的富有机质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设置初始不同矿物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并获取岩石骨架的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基于测井曲线获取预测有机碳含量;通过预测有机碳含量获取干酪根含量;通过干酪根含量,校正岩石骨架中连通孔的孔隙度;将干酪根作为固体填充物添加到岩石骨架中;区分不同孔隙类型添加孔隙到岩石骨架中;向岩石骨架中添加束缚水;向岩石骨架中添加可动流体;确定岩石骨架中矿物的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优化纵横波速度预测效果。其将有机碳转换为干酪根并加入岩石骨架中修正干燥连通孔和束缚水孔隙的含量,考虑不同孔隙情况添加流体,从而提高模型速度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面向储层预测的地震数据拼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69968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686496.1

    申请日:2023-06-0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震数据拼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至少两个工区的共反射点道集以及时间域层速度体确定至少两个工区的角道集;根据待反演时窗内至少两个工区中目标层位的角道集的特征信息确定至少两个工区的角道集角度范围,确定各角度范围的交集范围;根据目标工区中目标层位的角道集的特征信息,对交集范围进行划分得到交集子范围;根据交集子范围对至少两个工区的角道集进行处理得到拼接数据体。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各工区内的角道集按照交集子范围进行叠加得到分角度的叠加体,再对分角度的叠加体进行拼接,减少需要进行处理的数据量,进而缩短地震数据拼接的周期,以便于快速的进行叠前储层预测。

    地震弱信号的增强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81962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02589.6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弱信号的增强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包括:获取所有地震道集的原始地震数据,并根据所有地震道集的原始地震数据确定弱信号区层位信息;根据弱信号区层位信息和道集优化参数对每个地震道集的原始地震数据进行优化,得到每个地震道集的优化地震数据;对所有地震道集的原始地震数据和优化地震数据进行叠加处理,得到弱信号增强后的地震数据体。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原始地震数据进行优化并叠加得到最终的地震数据,实现在将地震有效信号保留的情况下,增强地震弱信号,进而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改善成像质量。

    多方位地震数据的融合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73637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44158.9

    申请日:2023-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方位地震数据的融合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个方位的地震道集原始数据,并对至少两个方位的地震道集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至少两个方位的地震道集待融合数据;对至少两个方位的地震道集待融合数据进行叠加处理,得到地震道集叠加数据;分别确定至少两个方位的地震道集待融合数据和地震道集叠加数据的相似系数;根据相似系数确定至少两个方位的地震道集待融合数据的融合权重,并根据融合权重对至少两个方位的地震道集待融合数据进行融合。本发明通过对地震道集进行预处理、叠加及融合处理,得到融合数据,解决了不同方位采集的数据之间方位各向异性问题,提高了不同方位采集的数据融合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