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8644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676275.1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递减载荷船用发电型燃气轮机多级动力涡轮气动设计方法,在确定动力涡轮设计参数后,选择动力涡轮级载荷分配系数、各级反动度作为载荷控制参数并进行逐级分布规律的参数化设计,通过动力涡轮一维气动设计、典型工况动力涡轮气动性能分析、全工况整机总体性能评估,获得满足全工况性能要求的动力涡轮气动方案。本发明通过个别关键控制参数的特定规律设置,实现了动力涡轮负荷分配及各级反动度的参数化与定制化,加速了设计过程,提升了设计效率。同时该方法不仅局限于船用燃气轮机动力涡轮,同样适用于各种使用工况范围宽、全工况性能指标要求高的工业型燃气轮机多级动力涡轮气动设计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18644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675151.1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发电型燃气轮机双级高速动力涡轮气动设计方法,确定动力涡轮设计参数后,选择动力涡轮功率分配比例系数、级反动度及各列叶片相对前缘半径作为控制参数并进行逐级分布规律的参数化设计,通过动力涡轮一维气动设计、典型工况动力涡轮气动性能分析、全工况整机总体性能评估,获得满足全工况性能要求的动力涡轮气动方案。本发明通过个别关键控制参数的特定规律设置,实现了动力涡轮功率分配及各级反动度及各列叶片相对前缘半径的参数化与定制化,加速了设计过程,提升了设计效率。本发明不仅局限于船用燃气轮机动力涡轮,同样适用于各种使用工况范围宽、全工况性能指标要求高的工业型燃气轮机双级动力涡轮气动设计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89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595180.7
申请日:2022-05-2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侧排气的气冷涡轮导叶尾缘结构,是一种通过涡轮导叶尾缘压力侧将冷却空气排出的尾缘结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可有效减小涡轮导叶尾缘厚度,降低涡轮导叶尾迹损失,改善涡轮导叶叶片气动性能,而且还可降低下游动叶非定常作用力的导叶尾缘排气结构。从而解决传统尾缘中间劈缝排气方式导叶尾迹损失大的难题。本发明用于降低燃气轮机涡轮导叶尾迹损失、改善涡轮导叶气动性能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96187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95179.4
申请日:2022-05-2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侧排气的气冷涡轮导叶尾缘结构,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通过涡轮动叶尾缘压力侧将冷却空气排出的尾缘结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可有效减小涡轮动叶尾缘厚度,降低涡轮动叶尾迹损失,改善涡轮动叶叶片气动性能的动叶尾缘排气结构。从而解决传统尾缘中间劈缝排气方式动叶尾迹损失大的难题。本发明用于降低燃气轮机涡轮动叶尾迹损失、改善涡轮动叶气动性能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56949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42853.X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流压气机端部弯曲静叶片设计方法,通过在S2反问题通流设计中进行沿径总压损失分布设计,在叶片造型设计中进行积叠线控制参数设计,完成静叶片的叶片造型;并通过三维CFD计算分析对总压损失与控制参数进行修正,获得能够有效控制端区流动的最终静叶片造型方案。本发明充分考虑了轴流压气机在多级环境下静叶片叶栅槽道内部流动的端区损失与攻角匹配,从而实现了对压气机静叶片端区流动的高效控制,有效提高了压气机的气动性能;可直接集成至现有的压气机气动设计体系中,能够有效提升设计精度,缩短设计周期,十分适合实际工程应用。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各种工业用轴流压缩机、航空发动机轴流压气机/风扇的气动设计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13181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397872.6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FPGA的步进电机驱动方法,当接收到控制器给出的指令信号时,FPGA发出控制信号给数模转换电路,使之产生相位差相差120度的正弦波,这两路正弦波与驱动电路反馈输出的电压进行叠加计算,输出3路相位差相差120度的正弦波,输出的三路正弦波与三角波发生电路输出的三角波分别连接到电压比较电路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和反向输入端,比较器输出三路幅值为15V的宽度按正弦曲线变化的PWM方波信号,该信号通过模数转换电路,转换电压为0~3.3V的SPWM信号送回FPGA,FPGA经过计算处理输出3对SPMW信号送给H桥驱动芯片,来控制H桥电路每一对桥臂的开通与关段,继而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本发明驱动效率高、驱动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75695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0201072.7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三转子船用燃机宽裕度低压压气机通流负荷一维设计方法,在确定压气机设计参数后,选择流量系数φ、载荷系数ψ与反动度Ω作为负荷控制参数并进行逐级分布规律的参数化设计,通过一维反问题求解,获得压气机通流负荷的一维分配方案。本发明通过关键控制参数的特定分布规律设计,实现了低压压气机内部通流负荷的参数化与定制化,提高了设计精度,缩短了设计周期。同时,本发明不仅局限于船用燃机低压压气机,同样适用于各种使用工况范围宽、低工况喘振裕度要求高的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21920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210676271.3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拉式高温涡轮出口气流角测量装置设计方法,以便对新研燃气轮机高温涡轮出口不同通流高度位置气流角进行测量,为新研燃气轮机高温涡轮优化改进提供数据参数。从而解决现有固定式出口气流角测量方法结构可靠性偏低的问题,减少燃气轮机整机试验过程中由于固定式出口气流角测量装置故障导致整机分解次数增加,加快新研燃气轮机研制进度。本发明用于燃气轮机高温涡轮出口气流角测量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23837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0675147.5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燃气轮机单级涡轮通流尺度快速评估方法,在确定动力涡轮设计参数后,给定涡轮平均半径及叶片高度两个参数,计算得到涡轮级载荷系数、涡轮级流量系数,利用经典的Smith图评估涡轮气动性能,通过涡轮通流结构示意图绘制、燃气轮机整机结构匹配性评估,获得满足总体性能及结构匹配要求的动力涡轮通流方案。本发明仅通过两个参数即可对船用燃气轮机单级涡轮通流尺度进行评估,实现了船用燃气轮机单级涡轮通流尺度的快速评估,提高了船用燃气轮机涡轮的气动设计速度,避免因结构尺寸不匹配导致设计的返工,缩短设计周期。同时该方法不仅局限于船用燃气轮机涡轮,同样适用于工业型燃气轮机单级涡轮通流尺度评估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09895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595205.3
申请日:2022-05-29
Applicant: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F01D9/02 , F01D25/12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力侧排气的气冷涡轮导叶造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传统涡轮气动、冷却设计及叶片造型;2、全三维数值计算分析;3、减小各截面尾缘半径,调整尾缘附近叶片外型线;4、设计叶片吸力侧短排气尾缘;5、构建吸力侧排气尾缘截面结构;6、建立吸力面尾缘叶片三维叶型;7、建立排气连接筋;8、全三维数值计算分析,得到涡轮导叶叶型损失、叶片温度数据。本发明的吸力侧排气导叶造型方法能够减小涡轮导叶尾缘厚度,从而降低涡轮导叶叶型损失,改善涡轮导叶气动性能,提高涡轮及整机机组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尾缘中间劈缝排气方式导叶尾迹损失大,涡轮气动效率难以满足要求的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