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脉仿生主动冷却流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75393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670831.4

    申请日:2022-06-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非相变强化换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脉仿生主动冷却流道结构。该冷却流道结构包括主冷却流道、支脉冷却流道、支脉冷却流道入口扰流凸起、支脉冷却流道出口扰流凸起。相邻主冷却流道通过支脉冷却流道相连,支脉冷却流道与主冷却流道内的流动方向呈锐角夹角α,在支脉冷却流道的出入口,分别设置扰流凸起。该冷却流道结构通过支脉冷却流道和扰流凸起,增大了换热面积,改变了冷却液流动条件,增大了冷却液紊流程度,提高了传热系数,强化了冷却液与冷却结构的传热,同时降低了冷却流道结构重量,具有工程推广价值。

    一种基于仿生叶脉的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5096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670813.6

    申请日:2022-06-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主动冷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仿生叶脉的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从前至后顺序连接的燃料进料筒、冷却组件、燃料收集筒,还包括监测系统;冷却组件两端为汇流腔,前、后端分别连接冷却液入口、出口管道,中段包裹用冷部段;中段内置主动冷却内流道,包括相互平行的主冷却流道,各主冷却流道之间通过支脉冷却流道连通。各主冷却流道之间通过断续的隔断隔开,断续的隔断的截面形状为交替排列的上底边短下底边长的等腰梯形和上底边长下底边短的等腰梯形,相邻主冷却流道为交错排列的等腰梯形。该冷却装置采用高超声速飞行器自带的燃料作为冷却剂,有效降低用冷部段温度,提高发动机主动冷却结构的冷却效率、发动机结构热安全性。

    一种重载行星滚柱丝杠牵引加载方法以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1246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15195.3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行星滚柱丝杠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重载行星滚柱丝杠牵引加载方法以及装置。加载方法将行星滚柱丝杠与液压缸分别设置在试验台的上下两侧;再将驱动电机设置在行星滚柱丝杠的同侧;通过滑轮组以及套设在滑轮组上的钢绳将驱动电机与滚珠丝杠连接,以仅向行星滚柱丝杠提供拉力;向控制台输出模拟指令,以控制驱动电机带动钢绳对行星滚柱丝杠进行不同受力情况的模拟;加载装置的试验台呈中心对称结构,驱动电机与行星滚柱丝杠沿中心对称设置在试验台上,钢绳对称式分布在螺母的两侧,模拟两侧耳板受力情况,液压缸用于平衡两侧载荷。加载方法以及装置减少测试台总长度和测试台力臂,降低横向饶曲度和总体变形量,提高测试台总体刚性。

    一种多支点柔壁喷管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35948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93312.6

    申请日:2023-1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洞中柔壁喷管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支点柔壁喷管结构设计方法。包含:预设柔壁喷管的设计输入参数;预设m组设计型面、支撑点数量p、n组支撑点位置以及不同的支撑点伸长量,所述n组支撑点位置中每组支撑点位置包含p个支撑点的位置坐标,p为大于1的正整数;根据所述设计输入参数、任一预设支撑点位置和任一预设支撑点伸长量计算柔板变形曲线;计算所述柔板变形曲线与任一所述设计型面之间的偏差;根据所述偏差调整支撑点伸长量、确定n组支撑点位置中最佳支撑点位置以使m组设计型面均与所有柔板变形曲线的偏差最小。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结构形式,实现了马赫数调整范围1.0~3.0,型面精度优于0.1mm。

    一种用于变温环境下的自润滑球形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1592977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232214.0

    申请日:2023-03-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型低温试验装置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变温环境下的自润滑球形支座。本发明的变温环境下的自润滑球形支座中的球杆、球盖、球座和滑动板的表面均不同程度的采用自润滑材料,使得自润滑球形支座具有良好的润滑和自适应性能。当周围环境温度变化时,被支撑部件与支撑座发生相对运动,一方面部件可沿收缩方向自由移动,另一方面部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旋转和倾斜,自润滑球形支座在移动过程中将始终保持与支撑座的平面接触,实现结构的支撑和导向。本发明的变温环境下的自润滑球形支座有效地解决了变温环境下支撑和导向问题,同时避免了被支撑部件产生过大的应力,适用于大型低温装置及其它在变温环境中的工作设备。

    一种叶脉仿生主动冷却流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753933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70831.4

    申请日:2022-06-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非相变强化换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脉仿生主动冷却流道结构。该冷却流道结构包括主冷却流道、支脉冷却流道、支脉冷却流道入口扰流凸起、支脉冷却流道出口扰流凸起。相邻主冷却流道通过支脉冷却流道相连,支脉冷却流道与主冷却流道内的流动方向呈锐角夹角α,在支脉冷却流道的出入口,分别设置扰流凸起。该冷却流道结构通过支脉冷却流道和扰流凸起,增大了换热面积,改变了冷却液流动条件,增大了冷却液紊流程度,提高了传热系数,强化了冷却液与冷却结构的传热,同时降低了冷却流道结构重量,具有工程推广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