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改性的钛锰系储氢合金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22631C

    公开(公告)日:2005-10-12

    申请号:CN02111213.4

    申请日:2002-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经改性的钛锰系储氢合金,属于储氢合金领域,其特征在于在TiMn2合金中添加V、Fe、Cr三种改性元素,设计出新合金组分通式为:TiFexVyCrzMn(2-x-y-z),其中0≤x≤0.15,推荐范围0.05-0.1;0≤y≤0.30,推荐范围0.10-0.25;0≤z≤0.10,推荐范围为0.05-0.08。Fe、Cr、V三种元素或以其中任意二个或三种元素同时取代TiMn2合金中的Mn元素。由于Fe、Cr、V新元素的引入使合金中出现了新相,从而导致新合金的吸氢最高原子比(H/M)达3.0,吸氢量较未改性的TiMn2明显增加,储氢量可达2%以上,有望作为大规模氢源的储氢材料,应用在燃料电池等方面。

    经改性的钛锰系储氢合金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85546A

    公开(公告)日:2002-12-18

    申请号:CN02111213.4

    申请日:2002-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经改性的钛锰系储氢合金,属于储氢合金领域,其特征在于在TiMn2合金中添加V、Fe、Cr三种改性元素,设计出新合金组分通式为:TiFexVyCrzMn(2-x-y-z),其中0≤x≤0.15,推荐范围0.05-0.1;0≤y≤0.30,推荐范围0.10-0.25;0≤z≤0.10,推荐范围为0.05-0.08。Fe、Cr、V三种元素或以其中任意二个或三种元素同时取代TiMn2合金中的Mn元素。由于Fe、Cr、V新元素的引入使合金中出现了新相,从而导致新合金的吸氢最高原子比(H/M)达3.0,吸氢量较未改性的TiMn2明显增加,储氢量可达2%以上,有望作为大规模氢源的储氢材料,应用在燃料电池等方面。

    稀土储氢合金的氢粉化容器及其粉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59535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710172334.7

    申请日:2007-1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氢合金的氢粉化容器及其粉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化容器为直立的容器,在容器的内部有一个承料器,承料器为带有折边的盘状体,在盘状体的平面上开有小孔,承料器通过中间的孔安放在一个支架上,支架安放在氢粉化容器的底部,承料器位置在氢粉化容器高度的1/2-2/3处;容器的筒体和筒盖靠“O”型密封圈密封。氢粉化时粉化容器放在直立的电炉之中,并安放在振动机上;在合金氢粉化之前要对储氢容器进行予抽真空,在合金氢粉化完成之后,要在加热状态下对储氢容器进行抽真空脱氢。

    氢化球磨法制备纳米金属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222387C

    公开(公告)日:2005-10-12

    申请号:CN02137646.8

    申请日:2002-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化球磨法制备纳米金属材料,其特征在于与氢发生氢化反应的金属或合金装入球磨罐,罐的密封盖上安装有可承受10MPa的通气阀门;将球磨罐加热至100~250℃,抽真空至10-3Pa,保持15分钟;通入压力4~8MPa的氢气保持1小时;球磨15~60分钟,球磨结束后,应先释放出氢气,并再用氩气清洗2~3次,在手套箱或惰性气体保护环境下将纳米级金属单质或合金从球磨罐中取出。本发明优点是由于氢的作用,材料受空气污染少,产品性能好,特别适合与氢发生氢化反应的Zr、V或钛基合金、镁基合金及稀土合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