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04087A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810038898.6
申请日:2008-06-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H01M4/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镍氢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一定量的储氢合金粉,加入质量百分数为2%-5%的乙炔黑作导电剂后,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浓度为5%PVA溶液,搅拌均匀后涂抹于泡沫镍上,将泡沫镍折叠并压紧,点焊上镍条即完成极耳的制备。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电极制备过程简单,省时省力(不用压片),省原材料(不用加镍粉或铜粉),还可在不同的循环次数下取出合金粉来测试XRD(没有加镍粉或铜粉做准动态XRD时没有镍或铜衍射峰的干扰),为研究容量衰减与合金粉动态微结构的变化提供了实验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353733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041445.9
申请日:2008-08-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电极材料领域的La-Mg-Ni系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首先设计La-Mg-Ni系储氢合金:(MmxMg(1-x))(NiyCozAlm)n+vTiO2,其中0.6<x<0.90.6<y<1;0.1<z<0.3;0.1<m<0.3;3.3<n<3.8;0.5<v<0.7;Mm是至少一种或几种稀土元素的混合;将原料按用高频悬浮氩气气氛中感应熔炼,然后将高频悬浮氩气气氛感应熔炼制得合金锭进行氩气气氛退火得到所需合金锭,氩气环境下机械球磨合金锭,球磨时加少量纳米TiO2粉末。本发明制得的合金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容量(达到390mAh/g以上);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活化性能好;电化学催化性能好;原材料价格合适。
-
公开(公告)号:CN101353733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810041445.9
申请日:2008-08-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电极材料领域的La-Mg-Ni系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首先设计La-Mg-Ni系储氢合金:(MmxMg(1-x))(NiyCozAlm)n+vTiO2,其中0.6<x<0.90.6<y<1;0.1<z<0.3;0.1<m<0.3;3.3<n<3.8;0.5<v<0.7;Mm是至少一种或几种稀土元素的混合;将原料按用高频悬浮氩气气氛中感应熔炼,然后将高频悬浮氩气气氛感应熔炼制得合金锭进行氩气气氛退火得到所需合金锭,氩气环境下机械球磨合金锭,球磨时加少量纳米TiO2粉末。本发明制得的合金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容量(达到390mAh/g以上);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活化性能好;电化学催化性能好;原材料价格合适。
-
公开(公告)号:CN102738481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210239997.7
申请日:2012-07-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6/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熔盐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制备的电解质材料,可用于高能电池的电解质材料及热量传递的介质材料。本发明通过将原材料溶解混合的方法将原材料混合均匀,从而大大简化了电解质材料的制备过程和制备工艺。将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称量,溶解混合,然后蒸馏,将蒸馏后得到的溶质在高温炉中熔融,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再将得到的熔盐研磨破碎,得到熔盐电解质。不需要整个过程均在干燥环境下进行。本发明与已有的熔盐制备技术相比,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259028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38699.3
申请日:2013-04-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硝酸共熔盐,并涉及这种熔盐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硝酸共熔盐质量百分数为:LiNO3,0~65%;KNO3,30~95%;Ca(NO3)2,0~60%。本发明提供的硝酸共熔盐的熔点低于150℃(最低为109.4℃),热稳定温度高于500℃(最高可达638℃)的材料。这种硝酸共熔盐不仅可以用作高能电池的电解质材料,还可以用作热量传递的介质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优于现有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291510C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200410024775.9
申请日:2004-05-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贮氢/镍电池用无钴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的负极材料的结构是金属贮氢/镍电池的高容量长寿命负极材料属于Ce2Ni7型晶体结构)的无钴材料,组成通式为:(MmxMg(1-x))(NiyAlmR(1-y-m))n,其中0.4≤x<1;0.5≤y≤1;0<m≤0.2;3.3≤n≤3.7。Mm是至少一种稀土元素或是它们的混合;R是Mn、Ti、Zr、Cr、V、Si、Sn等元素中的一种或是它们的混合。合金中不含钴,可以降低合金的成本。合金的主相结构为Ce2Ni7,比AB5型(LaNi5结构)的合金材料有更高的理论容量。合金材料中轻金属镁的加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容量和Ce2Ni7结构形成。通过调整B侧元素配比和成分可以提高材料的寿命和放电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585165A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200410024775.9
申请日:2004-05-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贮氢/镍电池用无钴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的负极材料的结构是金属贮氢/镍电池的高容量长寿命负极材料属于Ce2Ni7型晶体结构的无钴材料,组成通式为:(MmxMg(1-x))(NiyAlmR(1-y-m))n,其中0.4≤x<1;0.5≤y≤1;0<m≤0.2;3.3≤n≤3.7。Mm是至少一种稀土元素或是它们的混合;R是Mn、Ti、Zr、Cr、V、Si、Sn等元素中的一种或是它们的混合。合金中不含钴,可以降低合金的成本。合金的主相结构为Ce2Ni7,比AB5型(LaNi5结构)的合金材料有更高的理论容量。合金材料中轻金属镁的加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容量和Ce2Ni7结构形成。通过调整B侧元素配比和成分可以提高材料的寿命和放电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813657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0910201099.0
申请日:2009-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个传感器敏感层及制备方法,是一种低成本、快速响应的化学氢传感器敏感层。其特征是: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得的钯合金纳米级钯银,钯镍合金粒子等通过硅烷偶联剂的配合作用,化学吸附在玻璃基体表面。其有益效果是:将合金纳米颗粒制备技术与传感技术有机结合,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完全满足氢储运过程中对漏氢的检测要求。应用本发明的技术对保障氢能源相关行业的安全意义重大而深远。
-
公开(公告)号:CN102738481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39997.7
申请日:2012-07-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6/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熔盐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制备的电解质材料,可用于高能电池的电解质材料及热量传递的介质材料。本发明通过将原材料溶解混合的方法将原材料混合均匀,从而大大简化了电解质材料的制备过程和制备工艺。将原料按重量百分比称量,溶解混合,然后蒸馏,将蒸馏后得到的溶质在高温炉中熔融,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再将得到的熔盐研磨破碎,得到熔盐电解质。不需要整个过程均在干燥环境下进行。本发明与已有的熔盐制备技术相比,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813657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910201099.0
申请日:2009-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敏感层及制备方法,是一种低成本、快速响应的化学氢传感器敏感层。其特征是: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得的钯合金纳米级钯银,钯镍合金粒子等通过硅烷偶联剂的配合作用,化学吸附在玻璃基体表面。其有益效果是:将合金纳米颗粒制备技术与传感技术有机结合,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完全满足氢储运过程中对漏氢的检测要求。应用本发明的技术对保障氢能源相关行业的安全意义重大而深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