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51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99658.3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结构性能测试试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尺寸并适用多种形状的装配式位移计固定装置,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一支撑板上对称设置有螺杆,两个第一支撑板与两个螺杆呈井字形,两个第一支撑板相互背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垫板,处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垫板相对设置,且两个第一垫板之间用于放置位移计。本发明通过第一支撑板和螺杆能够有效的安装在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构件上,有效提高了第一支撑板和螺杆的使用效率,并能够有效将位移计安装到第一垫板上,不仅降低了试验成本,还避免了材料的浪费;本发明结构简单,完全装配式,安装及运输方便,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89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36346.0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弹性固化道床轨道结构理论模型建立及验证方法,包括建立钢轨模型、轨枕模型、复合单元块模型、调整层模型和下部基础模型;将调整层模型装配至下部基础模型上,将复合单元块模型装配至调整层模型上,将轨枕模型装配至复合单元块模型上,将钢轨模型装配至轨枕模型上;在钢轨模型与轨枕模型之间连接弹簧模型,用于模拟扣件系统及回填碎石;赋予材料参数,得到装配式弹性固化道床轨道结构理论模型。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装配式弹性固化道床服役状态的理论及试验研究手段还较为缺乏的问题,实现建立装配式弹性固化道床理论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为装配式弹性固化道床轨道结构的研究和推广提供科学支撑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24197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74787.3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北京国锚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姜晓明 , 何肖辉 , 赵卫平 , 王科学 , 孙志成 , 吴宇飞 , 边文辉 , 翟兆玺 , 李喆 , 刘远建 , 殷小亮 , 何俊 , 杨帆 , 张真煌 , 张宝 , 杨贵均 , 唐丽茹 , 刘凯 , 姜秉成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旋挖钻机与钢筋笼布施一体化设备及地基施工方法,其中,一种旋挖钻机与钢筋笼布施一体化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挖掘组件、排渣组件和布施组件。通过挖掘组件和排渣组件实现了挖掘和排渣的同步进行,不需要往复提拉倒出渣土,降低了作业难度,同时布施组件直接带动钢筋笼跟随挖掘组件伸入地下,在完成掘进的时候钢筋笼也完成了部署,进一步地减少了作业流程提高施工效率。本申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旋挖挤压的方式,以及挖掘后再进行护壁支护、下钢筋笼、注浆凝固等工序,导致施工过程需要消耗的时间较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6749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161555.8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真三轴试验的煤矿巷道模型制样装置,并提供了多种巷道形状的试样制作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圆形巷道、矩形巷道、梯形巷道、马蹄形巷道、直墙半圆拱巷道等,可用于水泥砂浆、混凝土等可固化材料的煤矿巷道模型制备。本发明提供的模型制样装置包括模具盒、不同形状巷道件,不同形状巷道件通过固定螺栓与模具盒紧密连接。本发明制作的不同形状煤矿巷道模型为尺寸100×100×100cm的正方体,制备样品用于深部多维应力试样系统,进行真三轴(三向不等应力)试验。本发明制作得到的模型能够真实模拟不同形状煤矿巷道在真三轴应力下的力学及破坏特征,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有效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4544392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095336.5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动静组合加载锚杆锚索剪切试验系统,涉及锚杆锚索剪切测试,能够实现锚杆锚索动静组合加载剪切测试。所述系统包括:地面压力机、侧墙压力机、落锤冲击试验机以及试件;地面压力机设置于地面上;侧墙压力机设置于重力墙上,能够向试件施加水平压力;落锤冲击试验机设置于重力墙上;落锤冲击试验机能够沿竖直方向自由下落,从而冲击试件;试件由多块试块组装而成,并且在试件的左右两侧沿水平方向分别连接锚杆锚索,试件左右两侧的锚杆锚索形成对拉结构,从而对试件进行张拉预紧;侧墙压力机和落锤冲击试验机分别向试件加载,从而使各个试块之间相互滑动,产生剪切力。本发明适用于对锚杆锚索进行动静组合加载剪切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182805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95573.6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巷道防冲支护装置,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能够有效提高支护性能。所述巷道防冲支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护层和第二支护层;所述第一支护层与所述第二支护层相叠设置且彼此连接;所述第一支护层中设置有可缩部,所述可缩部在所述第一支护层承受的应力超过第一阈值时吸收应力能量可缩变形。本发明可用于煤矿开采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696607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014972.6
申请日:2014-01-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钢支撑的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由带有预埋件(3)的预制柱(1)、预制板(2)和钢支撑(5)组成,预制板为双向带肋的密肋预制板,预埋件与预制柱一体浇筑成型,预制柱通过预应力筋产生的预应力和摩擦力与预制板连接在一起,钢支撑通过高强螺栓与预埋件连接。其中,预埋件由两个单角钢(6)、一块节点板(7)和四根带弯钩的锚栓(9)组成,节点板拼接在两个单角钢的第一边之间,锚栓分别从单角钢的第二边中伸出并锚固在预制柱中。根据本发明的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其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并且抗震性能高,适用于建筑结构抗震的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9904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61514.9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类岩石材料真三轴试样制备方法领域,提出了模拟不同倾角巷道的真三轴试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水泥砂浆制备。②计算试样内部孔洞角度以及孔洞与试样相接椭圆的位置。③不同倾角孔洞模具组装。④水泥砂浆浇筑养护。⑤拆模。拆除模具后,蜡烛位于试样内部,通过热风枪融化蜡烛,进而试样内部形成带倾角的孔洞。本发明能够制备出含有倾斜孔洞的类岩石孔洞试样,包括水平方向倾斜、竖直方向倾斜以及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均有倾斜角度的类岩石孔洞试样。解决了目前孔洞试样只能垂直于试样端面的难题。可以为煤矿巷道与地应力场具有水平、竖直以及空间夹角提供室内力学试验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916692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1147317.4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多锚杆和/或锚索协同抗冲击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涉及矿山支护领域。为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多锚杆和/或锚索协同抗冲击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而发明。所述多锚杆和/或锚索协同抗冲击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立架、多个落锤悬挂升降组件、冲击落锤、和压力传感器,在所述立架顶部设有顶梁,在所述立架形成的空间内设有工字型固定板,在所述工字型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第一装夹部,在所述锚杆或锚索上、位于所述第一装夹部和所述工字型固定板之间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落锤悬挂升降组件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工字型固定板上,所述落锤悬挂组件的下端连接有所述冲击落锤。适用于多锚杆和/或锚索的抗冲击性能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0374600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10686642.4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下层煤开采回采巷道的布置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煤层采高1.0~3.5m,煤层间距3~12m内具有显著相互影响时,上下层煤开采工作面回采巷道无错矩式布置方法,本发明提出的极近距离煤层群回采巷道无错距布置方法,主要原理是上位煤层实施激缝断顶自充填沿空留巷,通过取消上位煤层区段煤柱留设及其对下位煤层开采造成的应力集中影响的方法,使得下位煤层开采及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布置处于上位煤层采空区下的均匀卸压区内,同时取消上位煤层煤柱可使得下位煤层回采巷道采取正常的小煤柱留设方式布置,无须考虑与上层煤煤柱之间的内错和外错距,避免了内错式带来的下层煤煤柱过大和外错式带来的上层煤煤柱过大造成的资源浪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