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支撑的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96607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014972.6

    申请日:2014-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钢支撑的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由带有预埋件(3)的预制柱(1)、预制板(2)和钢支撑(5)组成,预制板为双向带肋的密肋预制板,预埋件与预制柱一体浇筑成型,预制柱通过预应力筋产生的预应力和摩擦力与预制板连接在一起,钢支撑通过高强螺栓与预埋件连接。其中,预埋件由两个单角钢(6)、一块节点板(7)和四根带弯钩的锚栓(9)组成,节点板拼接在两个单角钢的第一边之间,锚栓分别从单角钢的第二边中伸出并锚固在预制柱中。根据本发明的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其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并且抗震性能高,适用于建筑结构抗震的技术领域。

    一种带钢支撑的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96607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410014972.6

    申请日:2014-0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钢支撑的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由带有预埋件(3)的预制柱(1)、预制板(2)和钢支撑(5)组成,预制板为双向带肋的密肋预制板,预埋件与预制柱一体浇筑成型,预制柱通过预应力筋产生的预应力和摩擦力与预制板连接在一起,钢支撑通过高强螺栓与预埋件连接。其中,预埋件由两个单角钢(6)、一块节点板(7)和四根带弯钩的锚栓(9)组成,节点板拼接在两个单角钢的第一边之间,锚栓分别从单角钢的第二边中伸出并锚固在预制柱中。根据本发明的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其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并且抗震性能高,适用于建筑结构抗震的技术领域。

    组合密肋板及其制作方法、装配式板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389374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602845.8

    申请日:2014-1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组合密肋板及其制作方法、装配式板柱结构,能够提高所述组合密肋板的抗震能力及抗冲击能力。所述组合密肋板,包括:包括混凝土翼板、抗剪连接件及钢梁;其中,所述钢梁的上翼缘连接所述抗剪连接件,所述混凝土翼板位于所述钢梁上方并通过所述抗剪连接件与所述钢梁相连;所述钢梁包括横梁和纵梁,所述横梁与纵梁正交连接,并且在相邻的两个横梁及与所述相邻的两个横梁正交连接的两相邻纵梁之间留有空格;每条横梁和每条纵梁均包括上翼缘、位于上翼缘下方的下翼缘、以及位于所述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并连接所述上翼缘和下翼缘的腹板。本发明适用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组合密肋板及其制作方法、装配式板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389374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02845.8

    申请日:2014-1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组合密肋板及其制作方法、装配式板柱结构,能够提高所述组合密肋板的抗震能力及抗冲击能力。所述组合密肋板,包括:包括混凝土翼板、抗剪连接件及钢梁;其中,所述钢梁的上翼缘连接所述抗剪连接件,所述混凝土翼板位于所述钢梁上方并通过所述抗剪连接件与所述钢梁相连;所述钢梁包括横梁和纵梁,所述横梁与纵梁正交连接,并且在相邻的两个横梁及与所述相邻的两个横梁正交连接的两相邻纵梁之间留有空格;每条横梁和每条纵梁均包括上翼缘、位于上翼缘下方的下翼缘、以及位于所述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并连接所述上翼缘和下翼缘的腹板。本发明适用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组合密肋板及装配式板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112582U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20643212.7

    申请日:2014-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组合密肋板及装配式板柱结构,能够提高所述组合密肋板的抗震能力及抗冲击能力。所述组合密肋板,包括:包括混凝土翼板、抗剪连接件及钢梁;其中,所述钢梁的上翼缘连接所述抗剪连接件,所述混凝土翼板位于所述钢梁上方并通过所述抗剪连接件与所述钢梁相连;所述钢梁包括横梁和纵梁,所述横梁与纵梁正交连接,并且在相邻的两个横梁及与所述相邻的两个横梁正交连接的两相邻纵梁之间留有空格;每条横梁和每条纵梁均包括上翼缘、位于上翼缘下方的下翼缘、以及位于所述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并连接所述上翼缘和下翼缘的腹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