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42557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62783.2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29/024
Abstract: 一种充填管道内料浆状态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矿山充填领域,涉及一种利用超声波监测充填管道内料浆状态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此装置主要由超声波检测仪、探头和圆环组成。探头与超声波检测仪相连,靠螺钉固定在圆环上,用于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信号。此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步骤一:清洁待测管外壁,并在其外壁涂抹一层凡士林;步骤二:将圆环打开后安装在管壁,并使探头与管壁保持接触;步骤三:标记探头的初始位置,转动圆环并记录转动过程中的转角与超声波波速;步骤四:利用转角与超声波波速计算获得管道内料浆状态参数。本发明利用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的特性,可以实现管道料浆状态的精确、无损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442808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10507673.8
申请日:2010-10-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矿全尾砂固结排放技术。该技术首先将金属矿选矿厂排放的尾砂经浓密机浓密至浓度为35%~65%(质量百分比)的尾矿浓浆,经供砂管注入搅拌池并添加1%~6%(质量百分比)的胶凝材料搅拌均匀,再由过滤设备浓缩脱水至含水率为15%~25%的干料,经输送设备转排堆存至矿山塌陷坑或地表适当地方。本技术将尾砂固结处理后堆存排放,不需要建尾矿库,改变了传统的尾矿库排放方式,消除了尾矿库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损坏,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10829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29563.6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溜井变径部位的柔性支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溜井变径部位注浆加固井壁;在溜井变径部位使用胶粘剂安装聚氨酯柔性支护体;在聚氨酯柔性支护体上安装刚性耐磨保护壳,通过调节螺母施加预应力固定刚性耐磨保护壳;在刚性耐磨保护壳中部安装柔性锚索。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溜井变径部位支护体反复受到空腔爆破气体冲击后支护频繁失效与井壁垮塌的问题,减小了空腔爆破效应对井壁的冲击作用,有利于延长溜井的使用时间,减少维护次数。
-
公开(公告)号:CN106898231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1710266268.3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采矿领域,涉及一种井下采空区充填模拟实验装置。此装置包括采空区模拟盒1)、数据采集器(10)、底部出矿巷道(2)、滤水管3)、模拟预留碎石(4)、模拟挡墙(6)、量筒(7)、测压管(8)、水位计(9)、压力盒(11)和应变仪12)。本发明的模拟实验装置,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工程现场实际情况,来获取充填体脱水率、沉缩率、充填体形态、底部出矿巷道渗流水头、充填体侧向压力、充填挡墙压力和充填体脱水量变化等实验数据,为现场充填作业提供更加精确、可靠的数据指导,也为采空区充填过程的教学演示和科研提供更加实用直观的实验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77951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0271708.3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尤其涉及实现工作面末采无专用通道、煤柱与快速回撤设备的方法。结合现有技术存在的煤炭损失、巷道工程量与成本以及回撤速度慢等问题,确定采用末采无专用通道、无煤柱,工作面与上山或大巷直接贯通,自动形成沿空留巷的方法,与传统回撤方式不同,本发明采用无通道、无煤柱,在断面大且配备辅助运输系统的上山或大巷内直接回撤设备的方法。首先,这种布置方式可显著提高矿井采出率;其次,无预掘回撤通道可显著降低巷道工程量与维护成本;最后,该技术在具有断面大、配备有辅助运输系统特征的上山或大巷内直接回撤设备的速度得以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056390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25964.6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废置巷道全尾砂固结处置系统及其处置方法,处置系统包括:管道控制系统、料浆隔离系统、排水系统。废置巷道划分为若干阶段,在第一、二阶段合适位置分别构筑下层挡墙,充填时,第二阶段充填挡墙作为第一阶段隔水墙,最后铺设充填管道,充填料浆制备完毕,通过进料管到达充填区域,料浆废水通过滤水管排出,随充填进行构筑上层挡墙,直至完全封堵,此时第一阶段充填结束,打开管道螺纹,卸下第一阶段管道,对剩余阶段逐步进行后退式充填。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克服了传统充填方法挡墙不稳定、不能进行完全充填等缺点,同时具备了经济、快速、连续、安全、稳定、高效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882175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71139.2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尤其涉及实现一巷三用的工作面回采与停采设备回撤协同作业方法。结合现有工作面末采与煤柱回收工作面布置存在的煤炭损失、巷道成本高与工作面衔接时间长等问题,提出采用末采无专用通道、无煤柱,工作面与上山或大巷直接贯通,自动形成沿空留巷作为煤柱回收工作面的回采巷道,随煤柱回收工作面推进,逐架进行回撤与传统技术不同,本发明采用无专用回撤通道、无煤柱、工作面间无等待衔接,在断面大且配备辅助运输系统的上山或大巷内直接回撤设备的方法。这种布置方式可显著提高矿井采出率;降低巷道工程量与维护成本;可实现煤柱回收工作面与采区或带区内最后一个工作面的高效衔接,提高煤矿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69151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271130.1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开采领域,尤其涉及实现工作面开采与保护煤柱回收的协同作业方法。结合现有煤柱回收工作面与采区或带区工作面之间衔接方式存在的回采率低、工作面间衔接时间长与顶板控制问题等,提出采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即布置煤柱回收工作面进行开采,采区或带区工作面与上山或大巷之间直接贯通,自动形成沿空留巷作为煤柱回收工作面的回采巷道及后续的回撤通道,煤柱回收工作面推至沿空留巷时,随工作面推进直接搬迁液压支架到下一个工作面开切眼,形成采区或带区回采工作面与上山保护煤柱的协同开采,上山保护煤柱的回采与沿空留巷巷旁液压支架回撤的协同作业。这种作业方法可显著改善两类工作面之间的衔接过程,提高矿井的回采率及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8096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76966.9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27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SO‑BP算法的充填体评估参数预测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PSO‑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明确BP神经网络结构和初始化PSO算法粒子群;S2.选择充填体失稳判断指标,将指标数据预处理并将处理的数据集分为训练数据集和预测数据集,导入PSO‑BP神经网络模型中;S3.依据S2步骤,对粒子特征、个体(Pbest)和群体极值(Gbest)进行参量测试,通过神经网络迭代更新粒子位置与速度,计算适应度;S4.使群体极值(Gbest)不断逼近收敛精度,将最优值赋值给BP神经网络,对预测数据集预测与检验。本发明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BP神经网络,建立更符合解决充填体失稳风险本身不确定性和人为判断主观性的评估参数预测模型,提高矿山充填体监测准确性和全面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17635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710264625.2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采矿领域,涉及一种采空区充填脱水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采空区(1)、底部出矿巷道(2)、滤水管(3)、充填挡墙(8)、采空区底部预留矿石与废石(4)、废石反滤层(7);所述的滤水管(3)管体下端与采空区底部预留矿石与废石(4)相接触。该脱水系统具有建造材料廉价易得、施工简单、建造成本低等优点。可以使采空区充填体高效、稳定地脱水,从而使充填体更密实,更有利于矿山生产的安全、环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