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4502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728573.9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F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页岩损失气量和解吸气量的装置及方法,该测量页岩损失气量和解吸气量的装置包括:恒温系统;用于放置岩心和页岩非润湿性液体的密封容器,该密封容器置于恒温系统内;与密封容器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连接的恒压驱替系统;以及进口端与恒压驱替系统出口端连接的气液计量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测量页岩损失气量和解吸气量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页岩损失气量和解吸气量的装置与方法,建立了恢复页岩损失气的实验装置,能够在储层温度和压力下实时精确计量损失气量和解吸气量,而不需要通过公式进行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8444890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810409405.9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试中、高渗岩心液测渗透率的非稳态滴定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标准容器、岩心夹持器、ISCO泵、压力传感器及接液管;其中,所述标准容器经由入口阀门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上游端入口相连,该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经由出口阀门通过管线与所述接液管相连;所述岩心夹持器的上游端通过管线还连接有放空阀门;所述ISCO泵经由压力传感器通过管线与所述岩心夹持器的环空相连。本发明所提供的测试中、高渗岩心液测渗透率的非稳态滴定装置及方法对实验硬件要求低,操作简单,实验结果精确可靠,实现了快速、有效、便捷、准确地测试中、高渗岩心液测渗透率的目的,所得测试结果可为中、高渗储层评价和产能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21802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515076.1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面非均质模型、注采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平面非均质模型包括上封板、下封板、筒体、至少一个裂缝模拟件和至少两种分别具有不同目数的石英砂;上封板和下封板分别密封封盖在筒体的两端开口处,上封板、下封板与筒体围合成密封腔;密封腔划分为在水平方向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分区,石英砂分别铺设并充满各分区,相邻的分区中填充的石英砂的目数不同,且相邻的分区之间的分界线形成渗透率等值线;裂缝模拟件埋置于石英砂中;平面非均质模型还具有均与密封腔连通的注水口和出液口,出液口的数量与裂缝模拟件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裂缝模拟件靠近对应的出液口。本发明能客观、准确地模拟平面非均质油藏的水驱油渗流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5181728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441634.5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在线检测页岩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一高温高压探头对其中的页岩样品加温加压至一设定温度和一设定压强,所述设定温度为150~170℃,所述设定压强为50~60MPa;在所述设定温度及所述设定压强下,利用一脉冲序列对所述页岩样品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反演得到所述页岩样品的弛豫时间T2谱;根据所述弛豫时间T2谱计算所述页岩样品的吸附气饱和度和游离气饱和度。本发明的页岩气核磁共振检测方法可更好地评价甲烷气的赋存状态以及快速获得吸附气、游离气饱和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8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87938.6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50/02 ,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7/1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生产早期页岩气井产能评价方法、装置、存储介质,本方法包括:获取已钻页岩气井生产早期的参数类型和对应的参数值,对各参数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根据主裂缝变导流能力建立建了六区线性渗流模型,对六个区的线性渗流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页岩气井无量纲总产气量与页岩气生产时间、参数类型的关系;将所述已钻页岩气井生产早期的参数值分别输入上述总产气量与页岩气生产时间、参数类型的关系,得到岩气井产能评价图版;利用得到的页岩气井产能评价图版对页岩气井产能进行评价。本发明考虑了不同缝网导流能力差异,能指导页岩气井产能精细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94349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0972443.6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气储层动用程度的表征方法、装置和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基于储层基质的解吸作用和滑脱效应对页岩气储层动用体积的影响,确定对页岩气储层动用程度的第一影响因子;基于储层的裂缝形态参数以及改造区参数对页岩气储层动用速度的影响,确定对页岩气储层动用程度的第二影响因子;基于第一影响因子和第二影响因子,对基于波前快速推进法建立的页岩气储层的产能进行预测,以表征页岩气储层的动用程度。该方法实现了储层动用范围内的压力预测以及产量分析,进而优化提高了页岩气动用的气藏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298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0002773.2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于荣泽 , 熊伟 , 张晓伟 , 胡志明 , 孙玉平 , 郭为 , 高金亮 , 端祥刚 , 赵素平 , 王玫珠 , 李俏静 , 康莉霞 , 刘钰洋 , 常进 , 刘华林 , 操旭 , 梁萍萍 , 武瑾 , 程峰
IPC: G06V30/422 , G06V10/56 , G06T7/00 , G06T7/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屏障图完整性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特征包括:通过预设的像素色彩检测方法确定待检测井屏障图的第一二维像素矩阵,并对所述第一二维像素矩阵进行第一元素值统计,确定所述第一二维像素矩阵中第一元素值的第一矩阵元素数量;根据所述待检测井屏障图和所述第一二维像素矩阵确定第二二维像素矩阵,并对所述第二二维像素矩阵进行第一元素值统计,确定所述第二二维像素矩阵中第一元素值的第二矩阵元素数量;如果所述第一矩阵元素数量和所述第二矩阵元素数量不满足预设的完整性条件,则确定所述待检测井屏障图为不完整井屏障图。实现了对井屏障图完整性精确检测,提高了绘制井屏障图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34502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1910728573.9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F2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页岩损失气量和解吸气量的装置及方法,该测量页岩损失气量和解吸气量的装置包括:恒温系统;用于放置岩心和页岩非润湿性液体的密封容器,该密封容器置于恒温系统内;与密封容器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连接的恒压驱替系统;以及进口端与恒压驱替系统出口端连接的气液计量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测量页岩损失气量和解吸气量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页岩损失气量和解吸气量的装置与方法,建立了恢复页岩损失气的实验装置,能够在储层温度和压力下实时精确计量损失气量和解吸气量,而不需要通过公式进行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32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48945.0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气井生产方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指定页岩气井的地质资料数据、现场施工数据和生产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确定影响页岩气井产量的多个参数项的参数值;将多个参数项的参数值输入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指定页岩气井的等级信息;根据预设的页岩气井等级信息与页岩气井生产产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指定页岩气井的等级信息所对应的生产产量;根据指定页岩气井的等级信息所对应的生产产量,确定指定页岩气井的生产方式信息。本发明可以快速且准确地确定页岩气井的生产方式,避免因不恰当的生产方式而导致页岩气井的单井产量及最终可采储量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37219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754397.8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50/02 , G06N3/0499 , G06N3/084 ,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页岩气单井首年生产状态的自动识别方法及模型。本发明以数据为驱动的深度学习算法为基础,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页岩气单井首年生产状态的自动识别方法。本发明完全根据页岩气井开采的特点,主体采用深度学习算法(BP神经网络),可以有效处理页岩气单井首年生产状态自动批量识别的问题。本方法特别适用于总井数多、生产情况复杂的情况,具有较少的人力成本和较高的应用价值,也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在非常规油气资源应用的具体实现之一。本方法基于现有页岩气田相关动态数据进行了测试,测试效果表明,本方法识别率高于97%,而且效率很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