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90043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15472.5
申请日:2012-01-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测定亚甲基蓝在聚合物溶液中轴向弥散系数的装置及方法。所述测定亚甲基蓝在聚合物溶液中轴向弥散系数的装置包括:由玻璃形成的玻璃平板模型,所述玻璃平板模型具有内部腔道,所述内部腔道包括:入口和与入口联通的水平的直形通道,所述入口与所述驱替系统连接,直形通道的各径向截面均形状相同,面积相等。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测定亚甲基蓝在聚合物溶液中轴向弥散系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在水平的直形通道内进行驱替测试,所述直形通道的侧壁由玻璃形成;b、在直形通道上设置观测点,拍照观测点处的溶液颜色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彩图;c、将拍照得到的观测点处的溶液颜色彩图转换成灰度图;d、将灰度转化为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266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43478.1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板自动除尘装置及自动除尘控制方法,包括:送风壳、风扇、控制器和空气电离装置,送风壳的一侧壁上设有出风口,空气电离装置设置为能够生产正负电荷,风扇吹出的风流经过空气电离装置带电后从出风口吹向太阳能光伏板,风扇和空气电离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太阳能光伏板的输出功率数据端口与控制器连接用于实时获取输出的功率数据,控制器根据太阳能光伏板的输出功率值就能够判断太阳能光伏板上的灰尘积累情况下,从而实现了实时检测太阳能光伏板上灰尘的积累情况,并能够根据灰尘积累情况自动控制风扇和空气电离装置的运行,不仅维持了太阳能光伏板的最佳工作状态,还减少了人工干预,避免频繁操作导致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879341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77486.8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nventor: 章星 , 冯佳佳 , 白雷 , 刘同敬 , 杨虎 , 刘红现 , 董杰 , 高鑫远 , 张致雯 , 黄松松 , 李剑 , 张建丰 , 张进 , 任硕蕊 , 陈跃 , 任文涵 , 高盛武 , 史梦圆 , 王兆兴 , 张俊林 , 董子瑜 , 苏智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临界CO2一体化开发中低成熟页岩油装置。该超临界CO2一体化开发中低成熟页岩油装置,包括,超临界CO2生成系统,包括压缩机、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压缩机用于将CO2气体加压至超临界状态,加热器用于将加压后的CO2气体加热至超临界温度,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控并调整CO2的温度和压力,以确保其维持在超临界状态。该超临界CO2一体化开发中低成熟页岩油装置,通过双重介质模型和流体动力学模拟模块,精确描述页岩层的基质和裂缝特性,优化CO2与页岩油的接触效率,提高溶解与萃取效果,实时监控与调整软件基于实时数据自动调整注入和生产参数,并在异常情况下发出警报,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9207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73073.2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nventor: 章星 , 冯佳佳 , 白雷 , 刘同敬 , 杨虎 , 刘红现 , 董杰 , 高鑫远 , 张建丰 , 张进 , 黄松松 , 张致雯 , 李剑 , 任文涵 , 陈跃 , 任硕蕊 , 高盛武 , 史梦圆 , 王兆兴 , 董子瑜 , 苏智鹏 , 张俊林
IPC: C10G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致密油的装置,涉及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领域。该超临界流体萃取致密油的装置,包括罐体和盖体,并且盖体通过紧固螺栓与罐体固定连接,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的底部设置有缓冲腔,所述罐体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通孔,并且通孔与缓冲腔连通,所述混合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底部与混合腔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通过设置缓冲腔、伸缩杆、活塞板和第一弹簧,并且电机、排液管、转轴和搅拌棒均安装在活塞板上,当罐体的内部压力过大时,活塞板会在缓冲腔的内部进行滑动,起到缓冲的效果,避免罐体发生形变,减小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2480895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1353845.0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C09K8/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H响应型驱油剂组合物、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驱油剂组合物包括壳聚糖和表面活性剂;二者质量比为(5~8):(2~5)。该驱油剂包括壳聚糖、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和水;壳聚糖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5~8):(2~5);壳聚糖和表面活性剂的总质量占总驱油剂的质量浓度为0.05~0.15wt%;该驱油剂的pH值为6.33~6.58。采用壳聚糖与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其制备的乳液状的驱油剂能够表现出一定的pH响应性,能实现“乳化‑破乳”的调控;在pH值为6.33~6.58时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和粘弹性,应用于油田采油中具有较佳的驱油效果,在水驱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11905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810838339.7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基纳米流体及其在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具体提供了一种生物基纳米流体组合物,其包括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和SiO2纳米颗粒,其中,SiO2纳米颗粒与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50~500∶1~5。应用时将所述生物基纳米流体组合物配制成流体,所述流体中,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500mg/L~1000mg/L,鼠李糖脂的质量分数为10mg/L~50mg/L,本发明的生物基纳米流体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油率,降低注入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89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76680.7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高油藏井间水窜通道内驱替前缘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该确定方法包括:采集注采井基础数据;根据注采井基础数据,确定驱替前缘形状方程;根据驱替前缘形状方程,确定油水两相区域长度和等效活塞驱替点位置,进而确定驱替前缘。本发明的双高油藏井间水窜通道内驱替前缘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倾斜油藏驱替过程水窜通道内前缘变化确定的问题,在应用中具有时间和经济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600440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611093799.9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渗透油藏调剖堵水动态指标选井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对油井进行测量,建立其动态选井的评价指标,分别计算评价指标中每一项因素的最终得分;对水井进行测量,建立其动态选井的评价指标,分别计算评价指标中每一项因素的最终得分;对井组进行测量,建立其动态选井的评价指标,分别计算评价指标中每一项因素的最终得分;分别计算油井、水井、井组的总得分及单井组的综合得分,根据单井组的综合得分的高低进行排序,得到最终的结果。该方法解决了特低渗透油藏或超低渗透油藏堵水作业采用常规选井方法时,适用性差、与实际动态不符等问题,使得特低渗透油藏或超低渗透油藏调剖堵水科学选井得以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8133511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711374159.X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轴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多孔介质真实拓扑结构生成三维距离矩阵;根据所述三维距离矩阵确定拓扑特征点;将所述拓扑特征点相连,获得中轴模型。本技术方案改进了距离变换生成中轴模型的算法,在抽取拓扑特征点时定义了扩大的邻接点搜索范围,缓解了边界噪声现象,并通过修正距离矩阵解决了路径偏移问题。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距离变换中轴模型生成方法抗噪性差、存在边界噪声,且较易出现路径偏移的问题,改进型的距离变换中轴模型生成方案的稳定性和效率均得到了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10157403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79995.X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渗透油藏驱油剂。该低渗透油藏驱油剂是由改性聚乙烯醇和C12-C18的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改性聚乙烯醇与C12-C18的三甲基溴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质量比为1:9-9:1。该低渗透油藏驱油剂具有良好的驱油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