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组装式自钻冻结钻具

    公开(公告)号:CN11501294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630370.8

    申请日:2022-0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和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模块化组装式自钻冻结钻具,包括钻头、冻结管道和运输管道,冻结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一冷却管,运输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凸起、固定圆盘、第三凸起和第二冷却管,第一凸起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滑槽和固定孔,固定圆盘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二凸起上连接有活动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组装式自钻冻结钻具,其通过第一凸起、第二凸起、活动环、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实现了工作人员在可以快速完成管道的增长下还可以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解决了由于隧道的长度过长,运输冷冻液或冷冻气体的管道长度就需要与隧道长度相等,从而导致工作时需要预留较长的工作环境用于安全放置冻结管道的缺陷。

    一种模块化组装式自钻冻结钻具

    公开(公告)号:CN11501294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30370.8

    申请日:2022-0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和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模块化组装式自钻冻结钻具,包括钻头、冻结管道和运输管道,冻结管道上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一冷却管,运输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凸起、固定圆盘、第三凸起和第二冷却管,第一凸起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滑槽和固定孔,固定圆盘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二凸起上连接有活动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组装式自钻冻结钻具,其通过第一凸起、第二凸起、活动环、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实现了工作人员在可以快速完成管道的增长下还可以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解决了由于隧道的长度过长,运输冷冻液或冷冻气体的管道长度就需要与隧道长度相等,从而导致工作时需要预留较长的工作环境用于安全放置冻结管道的缺陷。

    一种无支撑基坑支档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其动态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608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52304.7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支撑基坑支档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其动态设计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沿开挖区的周围施作地连墙形成连续的挡土结构;在开挖区内紧邻地连墙施作扶壁墙,扶壁墙沿着垂直于地连墙和地面方向的截面为直角梯形,且直角梯形的下底边长大大于上底边长;在部分对向设置的两个扶壁墙之间施作隔断墙进行连接;施作垂直于隔断墙的肋墙,使剩余的扶壁墙通过各个肋墙连接至最近的隔断墙;隔断墙和肋墙设置于基坑坑底之下,并嵌入基坑坑底地下一定深度;在开挖区沿着地连墙内侧施作冠梁,在垂直于地面方向冠梁位于地表和扶壁墙之间;施工空间大,施工组织可更便捷,施工过程可节省支撑施作时间,减小基坑暴露时间,提高了开挖效率。

    无扰动土的压缩试验仪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56126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810060896.7

    申请日:2008-03-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扰动土的压缩试验仪。在底板的立柱上端装有横梁,纵梁上端面的承重刀口与横梁下端面凹槽相配后固定,短纵梁上放置平衡砝码,长纵梁下端设有荷载盘及挂钩组成的外框架部件;在底座孔中装有下透水石、限位环和环刀;内筒由三瓣构成并插入外筒中,内筒与环刀外圆配合,三根固定杆的一端分别与底座铰接,另一端上装有顶盖压在外筒端面,待压土体装入内筒中,透水石从顶盖压在土体上,顶压帽压在透水石上组成的压力仓部件。将压力仓部件装在外框架部件底板上,调整横梁和纵梁位置,压力柱套入顶压帽,纵梁经压力柱对准顶压帽中心,构成无扰动土的压缩试验仪。为相关研究提供无扰动的土样,重塑土可在其中成型、受压,并无扰动成样。

    一种隧道施工引起地表位移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90902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85745.1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施工引起地表位移的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地表位移监测数据,构建最大隆起数据集、最大沉降数据集和位移模式数据集,通过各数据集分别对基于GRU的最大隆起预测模型、最大沉降预测模型和位移模式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基于训练后的位移模式预测模型、最大沉降预测模型和最大隆起预测模型,预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位移模式、最大沉降值和最大隆起值;判断最大沉降值、最大隆起值与位移模式是否匹配,若匹配则输出位移预测信息,若不匹配,则发送至工程技术人员分析判断。通过该方案可以实现最大沉降和最大隆起的有效区分,提高位移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