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5291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1725575.0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唐传宝 , 白晓明 , 崔怀明 , 艾红雷 , 王新军 , 张毅雄 , 曾忠秀 , 曹锐 , 王明利 , 李海颖 , 熊夫睿 , 文毅 , 谢海 , 黄代顺 , 郑连纲 , 刘佳 , 王岩
IPC: G21C17/02 , G21D1/00 , G06F30/23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一回路系统疲劳状态监测方法和装置,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关键位置传感器精确采集被测部件的温度状态,进而有效降低疲劳计算中的保守性,另一方面通过自动修正算法,在运行过程中构建了监测位置与现有传感器的对应关系,实现疲劳计算的自动修正,而无需对故障传感器进行更换和维修,保证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极大降低了监测装置的维修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16915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933905.9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应变能分析结构缺口局部变形集中效应的方法和终端,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结构在服役温度下的材料应力应变数据以及弹性模量E;在结构上施加载荷并开展缺口部件的弹塑性计算,获得部件缺口局部应力σlocal和局部应变εlocal;获取无缺口结构的名义应力S和名义应变e;根据局部应力σlocal和局部应变εlocal以及材料应力应变数据,计算局部材料单元体的应变能Wσ‑ε;计算得到名义应力S和名义应变e所围成的名义应变能Wnominal;根据局部材料单元体的应变能Wσ‑ε和名义应变能Wnominal,获得缺口局部变形集中效应的模型。采用本方案,为缺口局部材料单元体进入塑性阶段后提供了缺口局部变形集中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有效描述缺口局部变形集中效应,服务于工程设计分析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406543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11407442.4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金属C形环结构参数优化方法、装置和设备,方法包括建立弹簧金属C形环三维几何模型;基于建立的三维几何模型,建立C形环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建立DOE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建立梯度优化模型;根据DOE模型和梯度优化模型,建立组合优化模型,以DOE分析所得最优设计点作为梯度优化的初始设计点,进行梯度优化,得到弹簧金属C形环结构参数最优解。本发明通过试验设计方法(DOE)捕捉全局设计空间的最有效区域,再采用梯度优化算法在有效区域内进行精确寻优,能够准确快速获得结构尺寸的最优设计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13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019301.5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FD的管束结构流致振动评估临界流速分析方法,涉及核动力装置结构力学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根据流致振动分析模型对管束结构的流致振动行为进行模拟,得到流致振动响应包;根据流致振动响应包判断相应管束结构的流致振动特性是否属于第一预设范围;若属于,则绘制管子有效振幅与流动速度的函数关系图,并通过切线法或门限值法确定临界流速;若属于第二预设范围,则计算管子振动能量,通过能量法确定临界流速。本发明减少了临界流速确定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提高了分析设计精度,为换热器管束的流致振动分析与设计提供一种更为准确的通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9541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725573.1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3 , G21C17/06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疲劳状态监测方法、设备和装置,本发明通过主管道温度传感器测量数据,准确计算压力容器进出口位置温度场,用于计算疲劳使用系数,同时通过溶氧量传感器实时监测进入压力容器冷却剂的含氧量,并利用辐照监督数据对弹性模量和材料硫含量进行修正,最后利用疲劳使用系数修正方法实现疲劳使用系数的自动修正,提高了计算的精准度和可靠性。本发明还通过先进行瞬态识别再进行疲劳计算的方式,有效减少了计算数据量,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减少了硬件资源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882998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1810651573.9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驱动型概率评估方法,该方法用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动力分析,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有限元计算程序建立描述主系统关键参数到载荷分配的输入输出关系;通过参数空间中的采样,建立由大量样本点组成的数据库,通过相关评价规范和设计规格说明,对数据进行标签赋予;基于所得数据库,应用机器学习中的回归和分类算法,建立输入输出的代理模型;计算参数空间中部件失效的边界,并获得关键参数和失效概率的对应关系;对于新的参数组合,利用代理模型和失效边界,可快速对主系统的载荷分配和部件失效概率进行评估,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关键参数的优化提供了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63277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1517951.8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坐标的钢截面夹角自动调整方法及装置,基于型钢的三维坐标信息、载荷点信息和管道信息建立型钢总体坐标系;基于待调整型钢在型钢总体坐标系中的方位,生成型钢局部坐标系;获取待调整型钢的截面形状,并根据待调整型钢的截面形状获取型钢截面局部坐标系;对比型钢局部坐标系和型钢截面局部坐标系的差异,并采用混合积原理计算待调整型钢的截面夹角;基于截面夹角生成钢结构分析软件命令流,用于调整待调整型钢的截面夹角,保障了设计模型与力学模型的绝对一致性、准确性,提高钢结构力学分析效率与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13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1019301.5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FD的管束结构流致振动评估临界流速分析方法,涉及核动力装置结构力学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根据流致振动分析模型对管束结构的流致振动行为进行模拟,得到流致振动响应包;根据流致振动响应包判断相应管束结构的流致振动特性是否属于第一预设范围;若属于,则绘制管子有效振幅与流动速度的函数关系图,并通过切线法或门限值法确定临界流速;若属于第二预设范围,则计算管子振动能量,通过能量法确定临界流速。本发明减少了临界流速确定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提高了分析设计精度,为换热器管束的流致振动分析与设计提供一种更为准确的通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01111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01677.1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21C17/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内构件棒状结构湍流激振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获取流场参数和待评估棒状结构的结构参数,基于流场参数和结构参数,利用相关长度数据库通过插值法获取相关长度,从流场参数中选取速度场,并通过等效功率谱密度计算公式对相关长度和速度场进行计算,得到待计算功率谱密度值,将待计算功率谱密度值沿着待评估棒状结构的长度方向积分,得到湍流激励力曲线功率谱密度值,对湍流激励力曲线功率谱密度值进行分析和组合,计算待评估棒状结构的振动响应,并对振动响应进行后处理,得到评估结果,以根据评估结果快速且精确的确定合适的作用在堆结构上的湍流激振随机激励。
-
公开(公告)号:CN11263277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17951.8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坐标的钢截面夹角自动调整方法及装置,基于型钢的三维坐标信息、载荷点信息和管道信息建立型钢总体坐标系;基于待调整型钢在型钢总体坐标系中的方位,生成型钢局部坐标系;获取待调整型钢的截面形状,并根据待调整型钢的截面形状获取型钢截面局部坐标系;对比型钢局部坐标系和型钢截面局部坐标系的差异,并采用混合积原理计算待调整型钢的截面夹角;基于截面夹角生成钢结构分析软件命令流,用于调整待调整型钢的截面夹角,保障了设计模型与力学模型的绝对一致性、准确性,提高钢结构力学分析效率与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