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81562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681550.X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1D21/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流强比的核能主管道材料安全性能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预设环境下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力应变数据,并获取奥氏体不锈钢的流动应力;获取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变能数据;根据应变能数据构建屈服应力安全模型,并根据屈服应力安全模型构建抗拉强度安全模型;对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流强比的核能主管道材料安全性能测试系统。本发明基于流强比的核能主管道材料安全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结合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流强比,提出了一种基于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流强比计算工程设计中许用应力的模型方法,该方法为工程结构部件的力学分析和评价提供了模型支撑,为量化结构件剩余安全裕量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6919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81971.7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石凯凯 , 艾红雷 , 崔怀明 , 白晓明 , 张丽屏 , 谢海 , 熊夫睿 , 曹锐 , 杨敏 , 李一磊 , 李政 , 唐鹏 , 唐子恒 , 米雪 , 朱笔达 , 郑连纲 , 刘贞谷 , 郑斌 , 何曼如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中裂纹启裂的约束因子计算方法,在不同温度T下结构中不同尺寸裂纹发生启裂的断裂韧性值KJQ随着裂纹尺寸a与结构壁厚W比值a/W变化的分散数据、材料韧脆转变温度RTNDT基础上,分析过程为:第一,不同温度T下断裂韧性值KJQ数据进行线性分析,获得斜率和截距;第二,分析截距值与温度T和材料韧脆转变温度RTNDT之差(T‑RTNDT)之间关系;第三,计算得到理想化断裂韧性KJQ‑idealize值;第四,考虑理想化断裂韧性KJQ‑idealize、基准断裂韧性KJQ‑base获得约束因子F值。所提出的约束因子计算方法,可以服务于核能系统一回路承压设备断裂失效风险分析,更好服务于核能设备分析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0669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20439.8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应堆设备结构的应力叠加计算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反应堆结构力学技术领域;根据应力结果对各评价位置进行应力线性化,得到在不同方向单位载荷下的应力分量,基于载荷组合进行应力分量的线性放大和叠加得到载荷组合的评价位置结果,适用于弹性分析,对快速进行应力分析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对设计参数变更可实现应力结果的快速反馈;避免了ANSYS后处理中耗时的写入结果文件的过程,可通过将评价位置处的关键应力信息写入文本文件,对文本文件上的数据进行应力叠加计算获得最终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598164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910881697.0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存在碳偏析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材料的断裂韧性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对碳元素的含量占比为0.25wt%~0.32wt%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材料断裂韧性试验获得断裂韧性数据;2)、对步骤1)获得的断裂韧性数据进行分析并获得均值和标准差;3)、引入高斯误差函数,建立断裂韧性限值计算模型。本发明所述计算方法不仅考虑了反应堆压力容器材料的碳偏析,而且还考虑了存在碳偏析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材料断裂试验数据的分散性,可更好服务于反应堆压力容器设备的防快断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406543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07442.4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金属C形环结构参数优化方法、装置和设备,方法包括建立弹簧金属C形环三维几何模型;基于建立的三维几何模型,建立C形环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建立DOE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建立梯度优化模型;根据DOE模型和梯度优化模型,建立组合优化模型,以DOE分析所得最优设计点作为梯度优化的初始设计点,进行梯度优化,得到弹簧金属C形环结构参数最优解。本发明通过试验设计方法(DOE)捕捉全局设计空间的最有效区域,再采用梯度优化算法在有效区域内进行精确寻优,能够准确快速获得结构尺寸的最优设计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2364459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306185.0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环套装钨合金飞轮的优化参数获取方法,使用ABAQUS软件建立多环套装钨合金飞轮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使用ABAQUS软件建立多环套装钨合金飞轮的参数化有限元分析文件;使用ISIGHT优化设计软件搭建DOE试验设计模型,获得试验设计矩阵;通过编写.bat文件调用ABAQUS软件分析计算试验设计矩阵中每个数据点,生成DOE样本数据;基于DOE样本数据,采用RBF径向基函数构建神经网络代理模型,得到因子与响应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挖掘数据内在关系,在约束条件下,得到以许用应力值为优化目标时钨合金中间层和外保持环之间的过盈量优化值,以储能密度、转动惯量为优化目标时内轮毂、钨合金中间层和外保持环的尺寸优化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4296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17173.8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组合载荷作用下应用极限塑性载荷分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计算待分析结构在若干种单一载荷作用下的极限载荷和塑性崩塌载荷;将计算获取的极限载荷和塑性崩塌载荷作为待分析结构极限塑性载荷分析的标准化参数;拟合得到待分析结构在组合载荷作用下的极限载荷公式和塑性崩塌载荷公式;获得待分析结构在组合载荷作用下的极限载荷和塑性崩塌载荷下包络公式;对待分析结构所受的实际载荷进行评定;实现结构在组合载荷作用下的极限塑性载荷分析方法,对于组合载荷作用下结构的极限塑性载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7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491985.2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02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设备的疲劳强度可靠性分析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反应堆结构力学领域;适用于反应堆设备结构常规的疲劳分析计算,本方案将各输入参数的随机性引入到计算中,涉及到几何、材料及载荷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建立起完整的疲劳强度可靠性分析流程,得到疲劳强度的失效概率及疲劳强度对各个输入参数的敏感性;实现了反应堆设备结构疲劳分析由确定论向概率论的过渡;此外,本发明方案能够支持后续开展涉及各输入参数的结构优化,满足一系列工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4902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46372.5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裂纹尖端低合金钢材料断裂韧性值的计算方法和装置,涉及断裂力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在核能系统一回路承压设备中假定裂纹深度,并计算假定的裂纹深度与设备壁厚的比值,根据计算的比值判定所假定的裂纹是深裂纹还是浅裂纹;随后根据构建的考虑裂纹深度和双轴载荷效应的裂纹尖端低合金钢材料断裂韧性的计算模型,可以得到更为可靠和准确的低合金钢材料断裂韧性值,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核能系统一回路承压设备的抵抗快速断裂失效分析和评价,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护航。
-
公开(公告)号:CN11874746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885266.2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反应堆设备结构应力评定路径自动生成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反应堆设备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施加任意载荷获得模型的应力分布;划分待生成评定路径的区域,定义内表面节点集,提取内表面节点集里所有节点的应力强度并按降序排列;确定评定路径数量,确定评定路径的区间;根据评定路径的区间,在评定路径的区间内确定评定路径内表面节点编号;对于每条评定路径的内表面节点,计算所有外表面节点与该内表面节点的距离,利用距离最小原理确定该评定路径的外表面节点;根据每条评定路径的内、外表面节点编号,在有限元软件中生成所有评定路径的内外表面节点编号。本发明可实现应力评定路径的自动生成,彻底消除了网格依赖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