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8958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360335.4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S13/9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PS目标时空间相干矩阵的极化相位优化方法,利用振幅离差值分别选取VV、VH双极化数据的PS目标,将两种极化数据的PS目标合并后生成时空间相干矩阵,采用相干矩阵特征值分解方法分离出第一主成分,即最大特征值,并采用ESPO算法寻找最优投影矢量使得第一主成分贡献率达到最大,最终相较于单极化数据能有效增加PS点数量,还能提高主导信号比重,从而减少噪声,提高PS目标相位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12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377718.2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数纬智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冻土活动层厚度反演方法、介质和设备,涉及雷达遥感图像处理领域,冻土活动层厚度反演方法主要包括:根据单视复数降轨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大气延迟数据得到形变信息;根据形变信息,利用多种分解算法得到出多年冻土的待选长期形变和待选季节性形变;对待选长期形变和待选季节性形变进行评价,确定长期形变和季节性形变;根据季节性形变和分层土壤含水量数据,得到研究区域的活动层厚度。实施本发明提供的冻土活动层厚度反演方法、介质和设备,能提高冻土活动层厚度反演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9747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02383.6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湖北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20/13 , G06F18/243 , G06N20/20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776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冻土融沉风险评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域的地表沉降驱动因子数据以及卫星图像,划分数据集、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处理测试集,获取区域冻土形变信息、排除训练集数据的多重共线性,得到评价因子、建立三种机器学习模型,输入评价因子获取区域冻土形变速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多因子指数,对研究区域进行风险评价、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应用训练集对研究区域的融沉风险进行评估,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实现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考虑了冻土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多尺度进行衡量,利用多模型择优选取,为工程的冻土融沉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22714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727441.2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ODIS遥感数据的逐日地表温度重建方法及装置。该方法能够在个人终端或云平台(如:GoogleEarthEngine)上独立实现假定晴空条件下任意区域的每日地表温度重建。该模型首先采用最邻近时相线性插值对以云污染为首的缺失值进行初步填充,再通过临年同期数据的加权融合缩小缺失范围,对于存在的噪声点和过拟合问题,引入信号学中的SG滤波进行平滑和校正,最终生成逐日1km的无缝地表温度产品。验证结果表明,该发明获得的产品能够较好地反映假定晴空下地表温度的真实状态,更能在排除天气因素干扰后有效反映地表温度的季节性特征,在长时序分析研究中更具有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83796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069225.2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叠掩信息的SAR图像多类型建筑物高度估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从高分辨率SAR图像中提取建筑物的叠掩区,按叠掩区的形状变异参数对所述叠掩区进行定性分类,分为:低层建筑物叠掩区、中层建筑物叠掩区和高层建筑物叠掩区;采取不同提取方法分别提取所述低层建筑物叠掩区、所述中层建筑物叠掩区和所述高层建筑物叠掩区的叠掩尺寸信息;根据叠掩尺寸信息结合建筑物的成像几何关系估算建筑物高度。本发明根据不同建筑物类别采取不同建筑物高度信息提取方法,能有效的提取出较为准确的楼层高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95163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12531.9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武汉数纬智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V20/10 , G01S7/48 , G06V10/764 , G06V10/762 , G06V10/77 , G06V10/82 , G06V10/26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的位置与走向定位方法。首先,不依赖于先验信息,而是直接利用点云数据进行监督学习,显著提升了适用性和灵活性,能够适应于不同类型电力杆塔及实际环境中的结构变化,提高了识别精度,推动了电力巡检的自动化进程。其次,直接处理三维点云数据,避免了将点云转换为二维影像的复杂运算,减少了信息损失。采用RandLA‑Net深度学习网络对点云进行分割,精准提取电力杆塔点云,有效识别电力杆塔的多样性特征,不仅避免了误判或遗漏,还提高了计算效率,降低了资源占用。再次,引入主成分分析与自动化阈值判断,不仅准确识别了电力杆塔的整体走向,而且提升了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与实时适应能力,增强了电力巡检的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4371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808189.1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S13/9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平台时序InSAR的数据融合及冻融监测方法及装置。考虑到冻土区的冻融规律,利用时序InSAR中的小基线集(SBAS)方法,使用多平台数据得到研究区长时间形变结果。考虑多平台数据形变速率标准差的权重影响,调整卡尔曼增益值,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多平台有时间重叠的形变信息进行融合;利用每年融化指数与冻结指数反演季节性形变值,利用年平均地温数据反演线性形变值,采用季节性形变以及线性形变模型对多平台有时间间隔的形变信息进行融合。利用多环境因子进行地表形变变化综合分析,最终较传统方法能用更小的成本获取更大范围的监测效果,还能获得形变未知段的结果,从而更有效分析多年冻土季节性冻融变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534545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08351.7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InSAR技术的采煤沉降区光伏发电站选址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研究区的多景SAR图像以及地形坡度、土地利用类型、路网、电力需求中心位置、水资源等用于评估土地适宜性的标准数据;基于小基线集干涉测量方法对多个SAR图像进行干涉处理,确定研究区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地表形变速率;基于地表形变速率设置阈值提取研究区的采煤沉降区;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包括形变速率在内的数据对采煤沉降区光伏发电的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估;基于评估结果通过像元密度确定研究区采煤沉降区光伏发电站的最佳选址。本发明可提高采煤沉降区的大面积测绘效率,光伏发电土地适宜性评估的可靠性以及光伏发电站建设选址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4371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08189.1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S13/9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平台时序InSAR的数据融合及冻融监测方法及装置。考虑到冻土区的冻融规律,利用时序InSAR中的小基线集(SBAS)方法,使用多平台数据得到研究区长时间形变结果。考虑多平台数据形变速率标准差的权重影响,调整卡尔曼增益值,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对多平台有时间重叠的形变信息进行融合;利用每年融化指数与冻结指数反演季节性形变值,利用年平均地温数据反演线性形变值,采用季节性形变以及线性形变模型对多平台有时间间隔的形变信息进行融合。利用多环境因子进行地表形变变化综合分析,最终较传统方法能用更小的成本获取更大范围的监测效果,还能获得形变未知段的结果,从而更有效分析多年冻土季节性冻融变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516981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54753.9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动态形变和静态指数的冻土融沉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在传统的静态风险评估指数模拟结果上,提出了一种结合地表动态变形信息和静态模拟信息的风险评价指标。冻土地表形变信息由干涉SAR(InSAR)反演得到,静态指数模拟结果通过融沉指数、风险区划指数和容许承载力指数得到,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将静态指数与动态形变结合,得到一种考虑冻土冻融变化状态的多因子指数。本发明尝试利用现有指数的评估结果和研究区的冻土地表形变数据对多因子指数进行验证,对冻土地区基础设施沿线的多年冻土融化沉降灾害评估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