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巴肼络合硝酸银制备抗菌织物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5817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73153.1

    申请日:2016-12-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M11/83 D06M16/00 D06M2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巴肼络合硝酸银制备抗菌织物品的方法,通过以硝酸银和卡巴肼络合溶液,浸渗炭纤维(织物),经过加热分解和还原,获得高稳定性的炭纤维(织物)表面吸附纳米银。先配制摩尔比为12:5~9、Ag离子质量浓度为0.01~0.6%的硝酸银‑卡巴肼络合液;炭纤维(织物)与络合液的比例为0.25~1Kg/升浸泡6~24小时;在循环氮气保护下150‑360℃、保温0.5~6小时热分解;清水洗涤后干燥,所得纳米银粒径为 10~60nm;载银量0.01~0.4wt.%。本发明缩短了工艺流程,降低了反应温度,使形成的纳米Ag颗粒分散,提高了载银炭纤维(织物)的杀菌效率,减少了银用量。

    一种氨基丙酸为还原剂制备载银炭纤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36291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173166.9

    申请日:2016-12-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6M11/83 D06M16/00 D06M2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丙酸为还原剂制备载银炭纤维的方法,通过以硝酸银和氨基丙酸络合溶液,再浸渗炭纤维(织物),经过加热分解和还原,获得高稳定性的炭纤维(织物)表面吸附纳米银。先配制摩尔比为3.2~2.5:1、Ag离子质量浓度为0.01~0.6%的硝酸银-氨基丙酸络合液;炭纤维(织物)与络合液的比例为0.25~1Kg/升浸泡6~24小时,再热分解;清水洗涤后干燥,所得纳米银粒径为10~50nm;载银量0.01~0.4wt.%。本发明缩短了工艺流程,降低了反应温度,提高了载银炭纤维(织物)的杀菌效率,减少了银用量。

    一种柠檬酸还原制备载银活性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98616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611173162.0

    申请日:2016-12-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柠檬酸还原制备载银活性炭的方法,以硝酸银和柠檬酸络合溶液,再浸渗活性炭,经过加热分解和还原制得。先配制摩尔比例为3.6~3:1,Ag离子质量浓度为0.01~0.6%的硝酸银‑柠檬酸络合液;活性炭与络合液的比例为0.25~1Kg/升浸泡6~24小时;在循环氮气保护下热分解;清水洗涤后干燥,所得纳米银粒径为10~60nm;载银量0.01~0.5wt.%。本发明缩短了工艺流程,降低了反应温度,提高了载银活性炭的杀菌效率,减少了用银量。

    一种丙氨酸为还原剂制备载银活性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14735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1173150.8

    申请日:2016-12-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银活性炭的制备方法,通过以硝酸银和丙氨酸络合溶液,再浸渗活性炭,经过加热分解和还原,利用硝酸银和丙氨酸络合物的反应热,获得高稳定性的活性炭表面吸附纳米银,具体步骤为:配制摩尔比为3.2~2.5:1、Ag离子质量浓度为0.01~0.6%硝酸银‑丙氨酸络合液;活性炭与络合液的比例为0.25~1Kg/升浸泡6~24小时后于40~90℃干燥;在循环氮气保护下160‑300℃、保温0.5~6小时热分解;清水洗涤后干燥,所得纳米银粒径为10~50nm;载银量0.01~0.4wt.%。本发明银颗粒分散性好、杀菌效率高,工艺流程,降低了反应温度,提高了载银活性炭的杀菌效率,减少了银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