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控制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硫辛酸包衣片剂

    公开(公告)号:CN1739501A

    公开(公告)日:2006-03-01

    申请号:CN200510029900.X

    申请日:2005-09-22

    Inventor: 毛振民 张剑亮

    Abstract: 一种用于治疗控制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硫辛酸包衣片剂,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片芯处方及配比如下:硫辛酸600mg,填充剂/稀释剂150mg~180mg,粘合剂20mg~25mg,崩解剂20mg~25mg,润滑剂80mg~90mg,片芯总量889.6mg~938.2mg;包衣处方及配比如下:骨架剂/成膜剂10mg~12mg,遮光剂5mg~6mg,着色剂0.1mg~0.2mg,表面活性剂0.5mg~1mg,增塑剂5mg~6mg,包衣总量20.10g~24.20g。本发明赋形剂较少易于服用,采用薄膜包衣避光,制得的大规格硫辛酸包衣片较少地使用赋形剂,采用薄膜包衣避光,延长了药品的保存时间,便于贮藏。由于主药含量高,适于一次性口服,可以免去药物注射的不便。

    包含酯基部分带羟基基团的丙烯酸酯的组合物

    公开(公告)号:CN1687160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200510024587.0

    申请日:2005-03-24

    Inventor: 毛振民 詹晓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酯基部分带羟基基团的丙烯酸酯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A)一种丙烯酸酯的酯基部分带有羟基基团;(B)一种丙烯酸酯或丙烯酰胺单体;(C)一种光引发剂,占组合物质量的0.1%~15%;组合物中单体A、B的比例可以任意调节。由此组合物制备得到的聚合物薄膜可用作经皮给药系统TDDs中的控释膜,通过调节组合物中单体A、B的种类和含量,可以微调薄膜物化性能,快速制备适用于不同药物的经皮给药系统中的控释膜。

    3-羟基苯骈[c]吡咯酮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80323A

    公开(公告)日:2005-10-12

    申请号:CN200510023636.9

    申请日:2005-01-27

    Abstract: 一种3-羟基苯骈[c]吡咯酮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属于药物制备领域。本发明3-羟基苯骈[c]吡咯酮衍生物,分子式为式(I),其合成对方法是通过将(II)化合物溶于溶剂中,搅拌下加入CF3COOAg,逐滴加入Br2,待反应完毕后将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本发明涉及苯环上不同位置、范围更广的取代基和吡咯环N上不同的取代基,并提供一种全新的、反应条件温和、目标产物收率较高的3-羟基苯骈[c]吡咯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用于抗肿瘤的药物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16178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910310382.7

    申请日:2008-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医药化工技术领域的用于抗肿瘤的药物,即6-取代-5,6-二氢吡咯并[3,4-d]嘧啶-7-酮(IV),结构通式分别如下。本发明是一种具有较高蛋白质激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制备方法容易,原料来源方便,易于实现工业化,能够满足临床癌症治疗药物制备的需要。

    1′-硫代氮杂靛玉红类化合物、用途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47339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310372.3

    申请日:2009-11-25

    Abstract: 一种医药技术领域的1′-硫代氮杂靛玉红类化合物、用途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如下式;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5-取代、6-取代、7-取代靛红衍生物或1-烃基-7-氮杂吲哚-2,3-二酮分别与噻吩并[2,3-b]吡啶-3-酮或苯并[b]噻吩-3(2H)-酮在碳酸钠为催化剂的条件下缩合得到R=O的1′-硫代氮杂靛玉红类化合物;将R=O的1′-硫代氮杂靛玉红类化合物与羟胺反应,得到R=NOH的1′-硫代氮杂靛玉红类化合物;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化合物与无机酸、有机酸或氨基酸合成的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本发明的化合物可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特性,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

    用于抗肿瘤的药物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16178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310382.7

    申请日:2008-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医药化工技术领域的用于抗肿瘤的药物,即6-取代-5,6-二氢吡咯并[3,4-d]嘧啶-7-酮(IV),结构通式分别如下。本发明是一种具有较高蛋白质激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制备方法容易,原料来源方便,易于实现工业化,能够满足临床癌症治疗药物制备的需要。

    用于抗肿瘤的药物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03507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310378.0

    申请日:2008-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医药化工技术领域的用于抗肿瘤的药物,即6-取代-5-羟基-5,6-二氢吡咯并[3,4-b]吡啶-7-酮(II),6-取代-5,6-二氢吡咯并[3,4-b]吡啶-7-酮(III),结构通式分别如下。本发明是一种具有较高蛋白质激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制备方法容易,原料来源方便,易于实现工业化,能够满足临床癌症治疗药物制备的需要。

    一种经皮给药系统中控释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25752C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610026570.3

    申请日:2006-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经皮给药系统中控释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紫外光固化技术制备经皮给药系统的控释膜,选用的紫外光固化单体是指含有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双键的适合聚合所使用的单体,还可以是指环氧化物等阳离子聚合所使用的单体。通过将溶解了光引发剂的单体混合液涂布到载体基底上,然后对单体混合液进行紫外光固化反应,最后将得到的固化薄膜从基底上剥离。通过对本发明制备的固化膜进行了药物通透性实验,发现固化膜能够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由此发现通过紫外光固化得到的薄膜在经皮给药系统的控释膜方面有潜在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