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69041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410067691.7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4L12/4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网络中动态路径规划的方法,包括:进行各交换设备初始化配置;依据精确时钟同步协议使各交换设备时钟同步,并生成初始化通信路径,然后各个交换设备按照信息收集报文发送时间间隔在一环端口发送信息收集报文,从另一环端口回收,各个交换设备都应向信息收集报文注册自己的信息,当交换设备的在信息收集接收超时时间内未收到信息收集报文时,则为网络故障,在故障解除之前采用固定路径,如果交换设备接收信息收集报文完毕,则对设备信息进行分析,选择更为合理的路径,随后清空MAC地址转发表,重新进行路径生成。使用本发明的方法,使得环网中的路径规划更为灵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工业自动化网络的实时性要求。
-
-
公开(公告)号:CN112355441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011297486.1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镁稀土合金TIG焊接头热影响区的熔覆剂及TIG焊接方法,所述熔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15‑37%二氧化硅,60‑80%碳化钛,3‑8%氟锆酸钾。TIG焊接前在母材坡口表面处涂覆一层熔覆剂,经预热处理后通过较小电流焊接将坡口表面处熔覆剂熔化形成均匀熔覆层;再采用常规TIG焊完成连接,可得到热影响区较小的镁稀土合金焊接接头。本发明能够显著减小镁稀土合金TIG焊接头热影响区的宽度,有效提高镁稀土合金TIG焊接头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201659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13714.5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镁合金熔体细化处理的Zr复合盐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所述Zr复合盐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各成分:50‑70%氟锆酸钾、25‑40%氟化锆、5‑25%碳酸锆。先将氟锆酸钾和氟化锆进行熔融混合并冷却凝固得到复合盐块,随后将复合盐块与碳酸锆同时加入球磨机中充分混合,制得Zr复合盐;使用时在660‑720℃下将Zr复合盐置于镁合金熔体中,待反应停止后撇去表面浮渣后浇铸,实现镁合金晶粒细化。本发明能显著降低镁合金Zr细化处理温度,Zr元素收得率高,细化效果好,不会向熔体中引入新的夹杂。
-
公开(公告)号:CN11285084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26132.1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压载水处理紫外单元智能自洁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用于压载水处理紫外单元中紫外灯管的超声自动清洁控制,该系统包括用于检测紫外灯管的紫外光线强度的光敏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超声发生器启停的超声控制器,所述的超声控制器包括事件驱动器和反馈控制回路,所述的事件驱动器设置在反馈控制回路中,所述的事件驱动器用于事件触发时启动反馈控制回路,所述的反馈控制回路用于根据紫外光线强度对超声发生器进行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系统用于低洁净度水体时存在的因结垢而频繁停机维护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5544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97486.1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镁稀土合金TIG焊接头热影响区的熔覆剂及TIG焊接方法,所述熔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含量的各组分:15‑37%二氧化硅,60‑80%碳化钛,3‑8%氟锆酸钾。TIG焊接前在母材坡口表面处涂覆一层熔覆剂,经预热处理后通过较小电流焊接将坡口表面处熔覆剂熔化形成均匀熔覆层;再采用常规TIG焊完成连接,可得到热影响区较小的镁稀土合金焊接接头。本发明能够显著减小镁稀土合金TIG焊接头热影响区的宽度,有效提高镁稀土合金TIG焊接头的力学性能。
-
-
-
-
公开(公告)号:CN10857255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218580.X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在线实时推力分配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船舶推进装置布局,载入各推进器的参数,其中,推进器的参数包括:推进器推力方向可变范围、推力大小可变范围、推力方向变化率范围,推力大小变化率范围;步骤S2:接受到控制信号后,根据控制信号得到目标合推力,其中,所述合推力由纵向推力和、横向推力和与艏摇力矩和组成;步骤S3:将各推进器的推进器推力方向可变范围、推力大小可变范围、推力方向变化率范围,推力大小变化率范围作为约束条件,建立目标函数:步骤S4:采用机器学习算法中的粒子群算法对推力分配问题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推力分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粒子群算法收敛速度慢的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