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吸收式制冷的LNG船BOG再液化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6699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110594091.6

    申请日:2021-05-28

    Inventor: 巨永林 殷靓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吸收式制冷的LNG船BOG再液化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液化天然气蒸发气增压模块与第一级换热器、第二级换热器、第三级换热器、天然气节流阀、液化天然气分离器依次相连;液化天然气分离器液相出口与液化天然气存储模块相连;氮气压缩模块与第二级换热器、氨气换热器、三通管件进口依次相连;三通管件其一出口与第一级制冷剂节流装置、第一级混合器进口依次相连;三通管件另一出口与第三级换热器、第二级制冷剂节流装置、第一级混合器进口依次相连;第一级混合器出口与第三级换热器、第二级换热器、氮气压缩模块依次相连。本发明的液化工艺流程能耗低、对不同气源有较强的适应性。

    适用于小型船舶的低压燃气供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6192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1911180650.8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小型船舶的低压燃气供应系统,用于将液化天然气从LNG储罐排出并汽化和加热,最终以合适的温度、压力和流量供给所述船舶的低压发动机,该系统具有:位于储罐底部的压力调节阀;用于LNG汽化的换热器;用于加热天然气的换热器;用于缓冲天然气波动的缓冲罐;流量调节阀,出口端连接低压发动机;第一控制器,通过控制燃气流量调节阀实现供气流量调节;第二控制器,通过控制换热介质流量阀实现供气温度调节;第三控制器,通过控制压力调节阀实现供气压力调节;第四控制器,通过控制增压回流气体流量阀实现增压速率控制;第五控制器,通过控制换热介质旁通阀实现增压气体的温度调节。本发明能够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适用于LNG开架式气化器的换热管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15573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0968133.0

    申请日:2019-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LNG开架式气化器的新型换热管,是LNG海水气化器上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了气化器的换热效果,占地规模以及生产成本,属于液化天然气气化领域。与传统翅片管相比其特别之处在于,该换热管包含有内翅片和外翅片,外翅片大大增加了换热面积,内翅片不仅增大了换热面积,同时增强了管内流体扰动,换热效率大大提高,较之国内已有换热管,换热面积提高33.0%,换热效率提高45.5%。同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换热效率高,大大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管外海水结冰导致传热恶化的现象,并且能承受12MPa的高压,安全可靠。

    火箭氧箱冷氦增压系统中增压气瓶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28265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611178318.4

    申请日:2016-1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箭氧箱冷氦增压系统中增压气瓶布置方法,将16个冷氦气瓶列状布置于氧箱内筒段,16个冷氦气瓶分3列布置,每列冷氦气瓶个数分别为5个、6个、5个,16个冷氦气瓶还构成层状设置,每一层上3个冷氦气瓶在氧箱圆周上相距60°,底层3个冷氦气瓶中心位置所处平面距氧箱后赤道面300mm,相连两层冷氦气瓶的间隔为678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冷氦气瓶在液氧箱中的布置方式和数量,在保证增压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减轻增压系统自身重量,同时能够减少增压用氦气量,进而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火箭氧箱冷氦增压系统中增压气瓶环状布置方式

    公开(公告)号:CN10758795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692730.6

    申请日:2017-08-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火箭冷氦增压系统中冷氦气瓶在氧箱内的环状布置方式,具体形式为冷氦气瓶环状布置于氧箱底部和氧箱筒段。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将若干个冷氦气瓶按照一定方式布置于液氧箱内,低温高压氦气经过减压和加温后进入氧箱气枕增压,以保证发动机泵入口的压力要求。通过合理设计冷氦气瓶在液氧箱中的布置方式和数量,在保证增压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减轻增压系统自身重量,同时相比以往气瓶布置方案能够进一步减少增压用氦气量,进而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火箭氧箱冷氦增压系统中增压气瓶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2826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78318.4

    申请日:2016-1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箭氧箱冷氦增压系统中增压气瓶布置方法,将16个冷氦气瓶列状布置于氧箱内筒段,16个冷氦气瓶分3列布置,每列冷氦气瓶个数分别为5个、6个、5个,16个冷氦气瓶还构成层状设置,每一层上3个冷氦气瓶在氧箱圆周上相距60°,底层3个冷氦气瓶中心位置所处平面距氧箱后赤道面300mm,相连两层冷氦气瓶的间隔为678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冷氦气瓶在液氧箱中的布置方式和数量,在保证增压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减轻增压系统自身重量,同时能够减少增压用氦气量,进而提高火箭运载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撬装天然气液化净化一体式冷箱

    公开(公告)号:CN105890281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44134.7

    申请日:2016-04-19

    Inventor: 巨永林 贺天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撬装天然气液化净化一体式冷箱,包括:天然气过冷换热器;天然气单元;气相制冷剂单元对天然气单元中天然气进行冷却;回冷单元通过液相制冷剂与气相制冷剂混合形成混合制冷剂,对经过热交换的气相制冷剂进行冷却,再将混合制冷剂的一部分返还至天然气预冷换热器和气相制冷剂预冷换热器;混合制冷剂的另一部分回流至液相制冷剂换热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冷箱中的换热器采用钎焊板式换热器,同时在冷箱中集成了二氧化碳低温分离器,采用低温分离法脱出二氧化碳,大大节省了天然气净化装置的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同时采用合理的制冷剂流量分配来实现高效的冷量匹配,使冷箱有较高的热力学效率,减少换热过程中的损失。

    小型撬装式液化天然气蒸发气再液化回收无泵循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9498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020588.7

    申请日:2014-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撬装式液化天然气蒸发气再液化回收无泵循环方法,包括步骤:以回热式低温制冷机(3)作为冷源,对低温储罐(1)中的液化天然气(2)产生的蒸发气体(9)进行冷凝液化;通过管道令冷凝形成的液化天然气(2)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流至低温储罐(1)。本发明依靠压差和重力作用,来维持系统内气液的循环往复流动,而无需任何低温泵提供循环动力,简化了装置的整体结构和工艺流程,降低了能耗,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经济性;并可根据低温储罐内实际压力和热负荷的变化,对低温制冷机的制冷温度和输出冷量进行实时监控和无级调节,以实现储罐系统的零损耗,提高了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及控制精度。

    小型撬装式单阶混合制冷剂天然气液化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63778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082270.7

    申请日:2013-03-14

    Inventor: 巨永林 贺天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撬装式单阶混合制冷剂天然气液化系统及其方法,天然气经天然气增压撬块压缩、冷却,经脱酸、脱水撬块脱除杂质后经第一级换热器降温冷却进入重烃分离器,除去重烃后经第二级换热器冷却液化,经节流阀降压至液化天然气存储压力后进入液化天然气分离器得液化天然气,闪蒸气返回换热器提供冷量;混合制冷剂经混合制冷剂压缩撬块增压、冷却,进入第二级气液分离器,气相制冷剂经两级换热器冷却后节流降温为第二级换热器提供冷量,液相制冷剂经第一级换热器冷却后通过节流阀节流降温后与从第二级换热器出来的制冷剂混合后为第一级换热器提供冷量。本发明的液化工艺流程简单、能耗低、便于设备成撬、同时对不同气源有较强的适应性。

    液化天然气船B型独立液货舱绝热系统及其构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43284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577557.1

    申请日:2014-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密封次屏壁的液化天然气船B型独立液货舱绝热系统,包括绝热层,所述绝热层包括防溅屏、次屏壁层、绝热板、上板件以及保护层,次屏壁层连续粘接在防溅屏的上表面,绝热板夹装在防溅屏与上板件之间,保护层覆盖在上板件的外表面。该绝热系统的绝热层连续地安装固定在液货舱主屏壁周围,形成对LNG液货舱的隔热围护层。绝热系统的构造保证在主屏壁与防溅屏之间形成一个连通间隙通道,当主屏壁发生泄漏时,泄漏的液化天然气可以通过间隙空间流到收集容器里。该绝热结构还包含一绝热层的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可以稳固地将整个绝热层支撑、固定在主屏壁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