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1068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195718.2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C22C47/12 , C22C49/04 , C22C49/14 , C22C1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硼酸铝晶须增强稀土镁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含:A、将制备稀土镁合金采用的金属或中间合金原料在保护气氛下加热熔化、精炼,制备镁稀土合金熔体,并保温;B、将硼酸铝晶须预制件与金属垫块预热并保温;C、将硼酸铝晶须预制件和金属垫块一起放入预热后的金属模具中;D、将步骤A得到的镁合金液浇注到装有晶须预制件和金属垫块的金属模具中,并在0.1‑150MPa压力下浸渗成形。本发明通过控制镁合金液成分与浇注温度、晶须预制件预热温度、模具预热温度、挤压压力等调控硼酸铝晶须增强稀土镁合金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首次制备出兼具高强度和高弹性模量的硼酸铝晶须增强稀土镁合金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83112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167760.6
申请日:2015-04-10
Applicant: 凤阳爱尔思轻合金精密成型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2C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热处理自强化铝硅合金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首先将纯镁锭、中间合金AL—Si、AL—Mn、AL—Cu、AL—Ti加入至保温在740—760℃的熔化铝液中,待其熔化后,在740℃下保温30分钟;其次将合金液温度升温到780℃,加入混合稀土,待混合稀土熔化后去除表面浮渣,搅拌3—6分钟后将合金液温度提高至770—780℃,保温静置30分钟;最后将合金液降温至750℃进行精炼,精炼15分钟后,除渣,除气,最后完成铸件生产。本发明将混合稀土与元素Mn通过严格摩尔分数比,对铝合金材料中的Si及Cu进行细化,起到强化作用,获得一种具有高耐热性、高延伸率及优秀变形能力的铝硅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8357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0061993.2
申请日:2023-01-18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轮毂旋压毛坯倾转铸造成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模具准备:模具主要由底模、侧模、上模和上模中心挤压杆组成,形成对应镁合金轮毂旋压毛坯的型腔;2)模具安装与加热:将模具安装在倾转铸造机上,在侧模上部、底模中部、上模外侧、上模内侧和浇包外侧设置电阻加热片,通过电阻加热片加热模具获得非均匀模具温度场;3)镁合金熔体浇注:转动倾转铸造机,将镁合金熔体浇注到浇包中;4)倾转铸造:再次转动倾转铸造机,将浇包中的镁合金熔体浇注到模具型腔中,完成镁合金熔体浇注;5)低压力挤压:浇注完成后,通过上模中心挤压杆对轮毂中心安装盘进行低压力挤压,挤压后进行保压,镁合金熔体在低压力挤压压力下凝固;6)开模取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35744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0057984.6
申请日:2023-01-18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轮毂轮辋/轮辐交界处铸造缺陷的解决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镁合金轮毂模具:所述模具主要由底模、侧模、上模组成,形成对应镁合金轮毂的型腔,在底模上、轮辋/轮辐交界处即热节处对应的区域设置补缩凸台,补缩凸台下设置底模局部挤压杆;2)镁合金轮毂浇注:模具预热后,按照常规低压铸造或重力铸造方法完成镁合金熔体浇注;3)低压力挤压:镁合金熔体浇注完成后,通过底模局部挤压杆对补缩凸台进行低压力挤压,挤压压力为0.2~4.5MPa;将补缩凸台中的镁合金补充到轮辋/轮辐交界处,挤压后保压,轮辋/轮辐交界处在低压力挤压压力下凝固;4)开模取件:镁合金轮毂铸件完全凝固后,打开模具,取出铸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98541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1193311.0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16C60/00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86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铸态铝硅合金力学性能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确定铸态铝硅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对铝硅合金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获得样本数据集;对样本数据集进行归一化预处理;确定BP神经网络结构;对BP神经网络结构进行训练,建立铸态铝硅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与铸态铝硅合金力学性能的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得到BP神经网络模型;向BP神经网络模型输入相关参数,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计算输出结果,输出结果经反归一化处理后为铸态铝硅合金力学性能的预测值。本发明的方法步进可以取代传统数学公式拟合法对力学性能的描述,而且能够规避传统破坏性的取样检测方法,降低时间、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202120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635757.0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转定向冷却铸造成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砂型,金属液输送系统,外部定向冷却系统,铸型翻转系统,翻转动力系统。利用本发明的翻转定向冷却铸造成型系统,能够减少或消除传统铸造工程中充型时的金属液流动状态与凝固过程中温度场相矛盾引起的铸件内部缺陷,以及细化材料组织,提高铸件的性能,并同时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31129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510167760.6
申请日:2015-04-10
Applicant: 凤阳爱尔思轻合金精密成型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2C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热处理自强化铝硅合金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首先将纯镁锭、中间合金AL—Si、AL—Mn、AL—Cu、AL—Ti加入至保温在740—760℃的熔化铝液中,待其熔化后,在740℃下保温30分钟;其次将合金液温度升温到780℃,加入混合稀土,待混合稀土熔化后去除表面浮渣,搅拌3—6分钟后将合金液温度提高至770—780℃,保温静置30分钟;最后将合金液降温至750℃进行精炼,精炼15分钟后,除渣,除气,最后完成铸件生产。本发明将混合稀土与元素Mn通过严格摩尔分数比,对铝合金材料中的Si及Cu进行细化,起到强化作用,获得一种具有高耐热性、高延伸率及优秀变形能力的铝硅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6166607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10757429.4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2D1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造镁合金的真空吸铸装置,包括熔炼装置、吸铸装置、抽真空装置,所述吸铸装置设置在熔炼装置上方,所述抽真空装置与吸铸装置连接。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模具可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调整更换,模块化,易组装,操作方便,不需要将整过装置置于真空状态中,只需部分抽真空,可以根据模具型腔形状的设计,制备出各种形状并且致密性好的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274306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1603439.5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上海可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IPC: B22D1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露加热式升液管,包括:升液管身,升液管头,加热机构;所述升液管身包括插入熔池段(3)与外露空气段(2)两部分,所述外露空气段(2)的末端连接所述升液管头,所述外露空气段(2)外侧上设有螺旋凹槽(4),所述升液管头内置多个盲孔(9)。所述加热机构分为两部分。所述加热机构一部分均匀缠绕在所述升液管身螺旋凹槽(4)上;所述加热机构另一部分插入所述升液管头内置盲孔(9)中。通过升液管身缠绕部分加热机构与升液管头内部插入部分加热机构的方式,对升液管外露空气段整体进行加热,解决了外露式随形升液管难以加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743065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599869.4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翻转定向冷却铸造成型装置的模具系统,包括:翻转箱体、砂型、第一激冷模具和第二激冷模具;翻转箱体用于安放砂型、第一激冷模具和第二激冷模具;砂型内部有多个型腔,底部型腔与第一激冷模具和第二激冷模具相接触,砂型与第一激冷模具和第二激冷模具组合限定出待成形的铸件型腔;底部型腔与第一激冷模具和第二激冷模具在重力方向上投影面积的关系为:第二激冷模具的投影面积>底部型腔的投影面积>第一激冷模具的投影面积。确保了在铸造过程中撤去激冷模具时铸件的留模倾向,避免了铸件随激冷模具一并撤离从而使工艺失效的情况,便于后续对于铸件壳层喷水冷却发挥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