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循环装置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71519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80139014.9

    申请日:2009-09-30

    Inventor: 冈崎多佳志

    Abstract: 本发明得到能将旁通喷射器的通常运转时的压力损失降低而使冷冻循环的性能提高的冷冻循环装置。在作为散热器的冷凝器(2)的出口部与第1节流装置(11)的出口部之间的配管路径上,设置了第2节流装置(12)。在喷射器(3)的气体制冷剂吸引部(41b)与喷射器(3)的出口部之间的配管路径上,设置了止回阀(13)。

    冷冻循环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47048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980119913.2

    申请日:2009-03-13

    Inventor: 冈崎多佳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冷冻循环装置,其使用第一压缩机和用膨胀机驱动的第二压缩机,在所述冷冻循环装置中设置高低压热交换器,使高低压热交换器的低压侧出口绕过低压部或中间压部,从而调节膨胀机的入口密度。在本发明的冷冻循环装置的高低压热交换器中,以使膨胀机中的回收动力与第二压缩机的必要动力平衡的方式,使高压制冷剂与在高低压热交换器的高压制冷剂的入口部分支并被减压的减压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量变化,从而调节流入膨胀机的制冷剂的密度。

    空调装置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3307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480077991.1

    申请日:2014-04-22

    Inventor: 冈崎多佳志

    Abstract: 空调装置具备冷冻回路和顶吹型室外机(51),所述冷冻回路包括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3)、减压阀(22)以及室内换热器(6),室外换热器设置在顶吹型室外机上,室外换热器具有3个以上的换热面,各换热面具有液体侧集管、气体侧集管和多个换热管,换热面并列连接,多个液体侧集管借助分流部和至少1个的流量调整部与液体侧集合管相连接,液体侧集管分别具有多孔管,冷冻回路还包括将压缩机的排出侧与液体侧集合管连接的旁通管,在旁通管设置有在制冷时以及制热时闭阀,在除霜时开阀的开闭阀。

    制冷循环装置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04173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480077187.3

    申请日:2014-03-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安全且高性能的制冷循环装置:即使将会发生歧化反应的制冷剂作为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之一使用于制冷循环装置,也能避免引起制冷剂的歧化反应的条件产生。以含有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作为工作制冷剂,所述第二制冷剂具有在同一压力下比第一制冷剂的沸点高的特性。制冷循环装置至少具有按照如下的顺序连接而成的主路径: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膨胀阀、气液分离器以及第二热交换器。第一制冷剂具有产生歧化反应的特性,在压缩机启动之后的初始状态下进行如下的初始运转:基于气液分离器内的液体制冷剂量,相比于正常运转而抑制压缩机的排出制冷剂的温度或压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